梁赟

  • 骨髓抑制能恢复吗(视频)

    骨髓抑制能恢复吗
    骨髓抑制多发生在恶性肿瘤接受传统的化疗以后的患者,绝大部分的骨髓抑制可以恢复。造成骨髓抑制的原因是传统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对于正常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对于骨髓里的造血细胞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会有明显乏力的症状,白细胞减少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热以及感染,血小板减少会造成出血。针对这部分患者,一般在化疗结束后的5-6天开始出现骨髓抑制,在8-11天时骨髓抑制达到高峰,11天之后骨髓正常的造血开始逐渐恢复,机体为下一轮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少数患者化疗之后骨髓抑制的时间非常长,主要原因如下: 1、个体差异,患者可能对化疗或者放疗耐受性特别差,此时考虑到抑制时间很长,下一轮化疗时需要减低化疗药物的剂量; 2、考虑到是否存在肿瘤累及到骨髓或者直接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当肿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时,骨髓抑制难以恢复; 3、部分实体肿瘤化疗以后的患者,通过免疫或者炎症因子的介导因素,使得骨髓正常造血受到明显抑制。通常出现在中老年放、化疗多次之后,而且肿瘤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放、化疗要暂停,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等待骨髓功能恢复。
    2023-08-02
  • 淋巴瘤早期会发烧吗(视频)

    淋巴瘤早期会发烧吗
    淋巴瘤早期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发热。恶性肿瘤早期通常比较隐匿,淋巴瘤也不例外。淋巴瘤的早期表现最多是淋巴结肿大,据统计大致有80%的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肿大发生在外周浅表的部位,也可以发生在内脏。浅表部位主要出现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其他表现称为淋巴瘤的B症状,主要是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以及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淋巴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与发生部位有关系,比如发生在胃肠道的淋巴瘤,患者表现可能是食欲不振、便血或者肠梗阻表现。如果发生在皮肤的淋巴瘤,可以出现皮肤红斑、皮损或者糜烂等表现,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的金标准。
    2023-08-03
  • 淋巴瘤会转移吗(视频)

    淋巴瘤会转移吗
    淋巴瘤不讲转移的概念,因为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而所谓恶性肿瘤转移,一般认为是其他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早期时是局限性症状,可以通过手术的切除,但是到晚期时可以转移或者扩散到其他部位。而手术治疗不作为淋巴瘤的首选,需要全身治疗。淋巴瘤所谓转移,实际上是淋巴瘤的累及范围,临床上有标准的Ann Arbor分期,把淋巴瘤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具体如下: 1、Ⅰ期:指淋巴瘤的范围相对比较局限,是淋巴瘤的结区; 2、Ⅱ期:指在横膈的同一侧,上侧或者下侧有超过一个部位,两个部位以上的淋巴结区的侵犯; 3、Ⅲ期:指横膈上下都有淋巴结区的累及,比如有颈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或者腹腔淋巴结的侵犯; 4、Ⅳ期:即晚期,通常指淋巴瘤累及到结外部位,比如累及到肺、骨、皮肤、肝脏。
    2023-08-03
  • 骨髓瘤能治愈吗(视频)

    骨髓瘤能治愈吗
    骨髓瘤目前虽然有许多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以及新的治疗方案,但仍然不能治愈。根据国际RISS分期,骨髓瘤不同分期5年生存率不同。对于低危患者,5年的生存率是81%,而对于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40%。初治骨髓瘤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应该对患者进行遗传性检测,以判定危险因素。一线的治疗对于年龄小于65岁以及耐受性比较好的患者,推荐进行靶向药物联合,即三药联合。目前推荐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加地塞米松的三药方案,随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患者经历缓解到复发,再次缓解,再次复发,最后过渡到疾病难治的阶段。 目前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对本身疾病克隆演变的了解,期望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靶向药物治疗阻止疾病的进程。其次对于难治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新药,比如CD38单抗,还可以采用免疫治疗BCMA的CAR-T,治疗难治和复发的患者,期望在不久的将来,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
    2023-08-01
  • 血小板60需要治疗吗(视频)

    血小板60需要治疗吗
    血小板正常值是在(100-300)×10^9/L,而血小板60是指血小板在60×10^9/L,临床最多见血小板减少症,称为ITP,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不需要启动治疗。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人体的免疫机制介导的血小板破坏,以及骨髓中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的生长受益。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为主,当外周血中的血小板超过30×10^9/L,而且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患者以观察为主,不需要启动特殊的生血治疗。但是如果血小板计数在30×10^9/L以下,或者有活动性出血时,则要启动治疗。 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以及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二线治疗包括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重组TPO或者TPO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以及手术切脾治疗。对于年轻以及体弱的患者,手术切脾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需要慎重考虑。
    2023-08-01
  • 白细胞计数偏高有事吗(视频)

    白细胞计数偏高有事吗
    白细胞计数偏高即白细胞增多症,是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白细胞正常值是4000-10000/μL,部分检测正常值会有轻度偏差,如部分单位的白细胞正常值在3500/μL以上属于正常,如果高于10000/μL临床上则称为白细胞增多症。出现白细胞增高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四大类,具体如下: 1、感染性因素:白细胞是人体主要的防御性细胞,当病原微生物、各种细菌、各种病毒侵入人体时,白细胞产生与释放均会增多。增多的白细胞可以杀灭外来入侵的病原菌,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比如发热、乏力症状,炎症指标增高等,当病原体被清除时,白细胞会逐渐恢复到正常; 2、药物相关:最多见GCSF,即促粒细胞的生长因子,注射升白针之后,白细胞会增高。另外糖皮质激素,部分过敏的情况,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果抗过敏药物中含有激素成分,会导致白细胞释放增多,但属于一过性增多,经过一段时间后,白细胞会逐渐恢复到正常,不需要额外处理; 3、少见情况:比如在运动、进食、妊娠的情况下,白细胞会轻度升高,需查明原因,再过一段时间之后白细胞会恢复到正常; 4、白血病:急性、慢性的白血病都会导致白细胞增高,通常此时外周血里还会伴随有红细胞或者血小板异常。但确诊是否为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造成,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
    2023-08-01
  • 血小板无力症是什么缺陷导致的(视频)

    血小板无力症是什么缺陷导致的
    血小板无力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生率大概是1/50万。血小板无力症的发病机制在于血小板膜的糖蛋白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结构异常。在正常的止血过程中需要纤维蛋白原结合到血小板的膜表面,当血小板膜的糖蛋白结构发生异常时,血小板不能很好的聚集,而导致止血功能障碍。血小板无力症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为主,所以从轻微的出血,如皮肤出血、黏膜出血以及可能会发生重要脏器的严重出血,女性患者基本上都有月经过多。 血小板无力症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以预防为主,比如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非甾体类消炎药。一旦发生出血,首先选择血小板输注,但多次反复的血小板输注之后,有30%以上的患者发生自身抗体,而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此时治疗则非常棘手。采用的方式可以用重组的凝血因子Ⅶ,通过旁路激活的方式止血,但价格非常昂贵。在动物试验中尝试用基因治疗的手段弥补缺陷,希望将来可以推广到临床,极少部分患者可以尝试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2023-08-01
  • 血小板增多症是什么病(视频)

    血小板增多症是什么病
    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的血小板高于正常,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一种,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骨髓中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异常增殖,造成外周血血小板增多,通常外周血中血小板的计数高于45万/μL。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小板增高所导致血管栓塞,治疗以控制血小板计数为主,争取把血小板计数控制在60万/μL之内,以避免血管栓塞等相关副作用。采用的药物,比如抗血小板的药物阿司匹林,也可以加羟基脲、干扰素等控制血小板。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原因较多,比如慢性炎症、大量失血以及脾脏切除术之后出现。因为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重要场所,如果脾脏切除之后会造成继发性血小板增多,通常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随后人体的血小板会逐步恢复到正常。在该过程中,常规需要用阿司匹林,预防血小板增多引起的血管栓塞情况。
    2023-08-01
  • 骨髓穿刺怎么做(视频)

    骨髓穿刺怎么做
    有行动能力的门诊患者可以直接在门诊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不需要住院。首先由门诊血液科医生进行评估,随后开单、缴费,然后预约检查。骨髓穿刺的部位并不是在腰部,而是在臀部两侧,医学上称为髂后上棘,是成人做骨髓穿刺最常用的穿刺点。该部位没有大血管、神经,相对比较安全。在操作过程中,首先患者选择侧躺,然后整个人体屈曲,屈曲之后可以把髂后上棘的骨质充分暴露。操作的医生站在患者后侧,先打麻药,然后进针、抽吸,随后进行按压和止血。穿刺部位后续会进行消毒和包扎,尽可能在2-3天穿刺部位应避免接触水。 绝大部分患者穿刺比较顺利,因为操作医生的经验丰富,整个过程通常10-20分钟即可完成。但部分患者穿刺有一定难度,时间会延长,如比较肥胖的患者局部脂肪组织较多,穿刺势必有难度。另外,骨质疏松的患者,穿刺针的固定会有难度,以及骨质非常硬,比如骨髓纤维化的患者,操作起来也会增加难度。
    2023-08-02
  • 蚕豆症是地中海贫血吗(视频)

    蚕豆症是地中海贫血吗
    蚕豆症与地中海贫血是两个概念,蚕豆病是红细胞膜的先天性缺乏,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造成红细胞特别容易破坏。而地中海贫血又称为海洋性贫血,因为发现该疾病时是在地中海地区,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的部分省份。地中海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链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缺失,或者合成不足所造成。 地中海贫血主要分为两大类,称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临床上根据珠蛋白链的缺失程度,分为轻度、中间型和重度。轻型患者一般没有临床表现,只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有轻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不需要额外治疗。因为本身是遗传性疾病,所以常规补血治疗没有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感染或者部分药物作用,有可能会加重溶血过程。而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会有明显症状,有长期慢性溶血过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到生命。治疗主要依赖于输血,以及长期输血之后导致的高铁蛋白负荷的去铁治疗。针对年幼、年轻患者,如果有合适的供者,可以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促红细胞的成熟剂在临床试验中,希望后续能够推广到临床。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