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改云

  • 高度近视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吗(视频)

    高度近视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吗
    高度近视会引起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患者是发生视网膜病变高危人群,大于600度以上近视归类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区别于一般屈光性近视,是由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较长,相应视网膜、脉络膜较薄,很多患者会自发视网膜萎缩、变性,甚至裂孔形成。由于眼内容积变大,高度近视患者玻璃体液化,后脱离发生率也正常人要高。发生玻璃体液化、后脱离会造成对眼底视网膜牵引,高度性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几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临床发现,视网膜脱离患者里有67%患者是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几率比正常人高很多倍。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容易发生黄斑病变,也是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较长,对黄斑进行有物理性牵引,造成黄斑区劈裂、黄斑区前膜,甚至黄斑区裂孔,这些病症都会造成患者视力下降,甚至造成不可逆损伤。
    2023-08-03
  • 视网膜能更换吗(视频)

    视网膜能更换吗
    视网膜不能更换,至少目前为止临床上视网膜不能更换。虽然实验室层面,现在我国和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人工视网膜研制,但人工视网膜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报道能达到最好视力效果大概相当于0.03,还属于盲范畴。 另外用电子眼看东西跟正常视觉体验还不一样,相当于黑白马赛克图案,对患者得到有用视力和较正常视觉体验人工视网膜和电子眼在临床上还不能应用。全世界和我国正朝这方面努力,因为患者受众群体有需要,到临床使用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患者不要放弃希望,因为这是所有医务工作者,包括科学家都在努力的方向,让失明病人能获得人工视网膜或电子眼更换。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失明吗(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失明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失明,但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失明。通畅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跟患者患糖尿病时间,还有对血糖控制程度和患糖尿病类型有关。对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10年以上,视网膜病变几率是50%;如果患糖尿病病史达20年以上,可能患视网膜病变几率为100%。对于1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时间会提前,病情会加重。 要想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失明,首先要做定期眼底检查,如果患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非增殖期基本没有主观感觉,但在这个时期也一定每年定期复查眼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都要得到控制,眼底病变才能缓慢发展,甚至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患者视力会明显下降,甚至失明。这时患者不要放弃希望,还要寻求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因为现在玻璃体手术已经进入微创阶段,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非常有效,如果结合血糖全身病控制,接受及时正确眼部治疗可以避免眼睛失明。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自愈吗(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自愈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不能自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目前为止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同样由于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即视网膜病变也不能治愈,只能控制。控制最主要的是一定做定期眼底检查,眼科医生会根据眼底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对患者作出指导。如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第Ⅰ期、第Ⅱ期、第Ⅲ期时,可以通过改善原发病变控制,比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合理调整用药。如果血糖、血压、血脂得到控制眼底病变程度也会发展缓慢,并且保持在较健康状态。 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第Ⅳ期、第Ⅴ期、第Ⅵ期,患者会有明显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丧失。这时应该寻求专业眼底病治疗,比如到第Ⅳ期、第Ⅴ期,可能需在眼科接受眼底激光治疗。但如果已经到眼底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阶段就需进行眼部玻璃体手术,帮助恢复一部分视功能。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切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和治疗。
    2023-08-03
  •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病因是什么(视频)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病因是什么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原因,主要有几大类,具体如下: 1、最常见原因是变性疾病,比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造成脉络膜新生血管; 2、遗传性黄斑变性造成视网膜出血,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伸展; 3、渗出性疾病,比如葡萄膜炎、原田氏病等; 4、肿瘤性疾病,比如眼内血管性肿瘤,造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 5、外伤,比如外伤造成黄斑区瘢痕或做激光治疗时造成医源性损伤,外伤刺激会造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生成; 6、特发性病变,原因不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生成。 上述几大类原因会造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生成,但是共同机制是由于眼内发生局部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机体反应性会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弥补对缺氧机制刺激。所以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治疗主要是抗VEGF眼内药物注射,缓解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疾病。
    2023-08-03
  • 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怎么办(视频)

    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怎么办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要尽快就医,接受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是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高危人群,一旦发生后要及时治疗,早期内可以进行视网膜复位。 目前对视网膜脱离主要有两种手术方案,包括外路手术和内路手术。外路手术主要针对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小、脱离时间较短、视网膜裂孔处于外缘患者,可以接受外路手术。内路手术主要针对视网膜脱离较复杂病例进行治疗,内路手术一般要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惰性气体填充或硅油填充,并且术后要根据患者眼底视网膜脱离情况进行体位配合,比如患者需要趴、侧位甚至坐位,同时结合眼内填充气体和硅油,对视网膜有顶压,最后促成脱离视网膜复位。所以出现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一定不要放弃,有很多方法帮助视网膜复位,最后获得术后较满意视力。
    2023-08-03
  • 视网膜手术后视力还会下降吗(视频)

    视网膜手术后视力还会下降吗
    视网膜手术后视力不会下降,且正好相反,视网膜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视网膜功能在不断恢复,虽有患者自我感觉视力下降,但实际上是因视网膜手术后并发症引起视力下降。 有人会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有人会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由于并发症存在,且没有得到很好控制,有的患者主观感觉视力下降。如果患者视网膜手术很成功,并且并发症也很好的得到控制,实际视网膜功能会在术后不断恢复。 临床发现两年以内患者视网膜不管是从解剖结构还是从视功能上,都在不断改善,不断提高。虽然患者自我感觉不明显,但医生和研究者用更精密、更专业仪器测试发现患者视网膜功能在术后不停完善、修复,并且功能不断提高。
    2023-08-03
  • 视网膜手术后多久取油(视频)

    视网膜手术后多久取油
    视网膜手术后一般在3-6个月取油,因为玻璃体切除后填充硅油作用是对视网膜原发病变有填充顶压作用。玻璃体手术,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保持一定体位,有的要采取俯卧位,有的采取侧卧位,甚至采取坐位,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手术医生有相应指导。因为硅油比眼内房水密度要轻,采取正确姿势以后,可以让硅油有效顶压视网膜病变位置。 硅油填充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如果时间太短,视网膜病变没有得到有效修复,硅油过早取出后,可能视网膜病变会复发,视网膜手术失败。但如果硅油在眼内填充太长也会发生危害,比如硅油填充超过1年、2年,甚至有的患者超过5年、7年、8年以上,这时眼内硅油物理性状已经发生改变,称为发生硅油乳化,硅油乳化硅油就不是一整块,会分解成很多微小颗粒,小颗粒称为硅油乳化滴,顺着视网膜眼内组织间隙进入眼内各个组织间隙内,并且有的患者甚至脑室内发现硅油行踪,进入不该去的空间会对眼部组织,甚至其它组织发生危害。
    2023-08-03
  • 眼睛玻璃体后脱离是怎么回事(视频)

    眼睛玻璃体后脱离是怎么回事
    玻璃体后脱离是指眼内玻璃体组织和视网膜结构分开,早期时玻璃体和视网膜紧密连接,但随年龄增长,玻璃体可能发生液化,支架结构可能坍塌,跟后极部视网膜连接就有空隙发生,会发生玻璃体后脱离,但因玻璃体跟视网膜视盘结构,联系较紧密,脱离时往往会把视盘边缘组织连带下来,患者面前会出现近圆形环状物,也就是经常看到飞蚊。 玻璃体后脱离90%是生理现象,但10%是由于后脱离时造成对视网膜牵引,造成视网膜裂孔、出血甚至脱离。所以玻璃体后脱离患者一定要做散瞳眼底检查,排除病理性飞蚊症可能。玻璃体后脱离一般不影响视力,只有发生病理性玻璃体后脱离,才会造成视力下降、视力损伤甚至视力丧失。
    2023-08-03
  • 早产儿视网膜几周长好(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几周长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如果患儿胎龄不足31周,出生体重低于1500g,出生后有吸氧史时,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如果早产儿符合上述一条或几条就要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筛查需定期反复进行,一直到早产儿视网膜成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几周长好不准确。提供时间点胎龄30-34周是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容易发生,34-40周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能向更严重阶段进展时期,0-45周时是ROP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可能回退阶段。 上述时间点需要家长和医生特别注意,更加重视进行眼底筛查时间段。因为早产儿,每个人体质和情况不一样,眼底视网膜长好时间,区别比较大。所以要听从眼底医生专科建议,定期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一直到观察患者眼底视网膜血管成熟为止。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