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梅

  • 脑瘫儿能治愈吗(视频)

    脑瘫儿能治愈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治愈这个词的定义,所谓治愈在英文中是Heal,意思是使恢复健康,可以分为行动上和语言上,治愈是一个医学概念,一般所说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是指控制住,比如高血压目前为止不能完全痊愈,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叫临床治愈。比如症状轻、发现早、及时治疗且无明显其他合并症的患儿可以临床治愈,但痊愈可能性不大,临床上一般都说正常化、接近正常化,这样更贴切一些。
    2023-08-02
  • 脑瘫儿怎么治(视频)

    脑瘫儿怎么治
    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康复训练、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还有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电疗等。目前最科学有效也是得到最广泛认可的还是综合康复治疗,医院遵守的是康复治疗。所谓综合康复治疗是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具体临床表现制定一套治疗方案,其中以PT、OT、按摩等功能训练为核心,肌张力高患儿需要进行石蜡疗法、中药蒸汽浴治疗以及低频脉冲电治疗,使其放松肌肉降低肌张力。而肌张力低患儿需进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以及根据患儿病情口服适当肉碱等综合康复治疗。家长接受情况下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利用头部反应区所取头针,利用经络理论选取体针,治疗都是非常行之有效方法,尤其合并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认知功能反应差的患儿,进行针灸后能起到醒脑开窍作用,会大大提高患儿整体预后水平。但需注意如果该患儿合并有继发性癫痫,且处于发作期建议暂缓针灸治疗。
    2023-08-02
  • 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区别(视频)

    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区别
    发育迟缓与脑性瘫痪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存在不同程度发育落后,但二者也有本质区别。发育迟缓一般没有肌张力改变,而脑性瘫痪诊断必要条件之一是有肌张力改变。另外发育迟缓是症状学的一种描述,而不是疾病诊断名称,即脑性瘫痪的患儿一定存在发育迟缓,而发育迟缓的患儿不一定是脑性瘫痪,比如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遗传代谢病、染色体病、线粒体病等疾病都可引起患儿出现发育迟缓,而这些疾病很显然不是脑性瘫痪。脑性瘫痪的宝宝往往存在明确的中枢神经损伤因素,而且其临床症状会合并有肌力、肌张力及反射、姿势异常。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发育迟缓或怀疑发育迟缓存在,建议家长加以关注,至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023-08-02
  • 宝宝头往后仰是脑瘫吗(视频)

    宝宝头往后仰是脑瘫吗
    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运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运动障碍常常伴有感知觉、认知、交流、行为障碍以及继发性的癫痫、肌肉、骨骼问题。其诊断主要有四个方面:1、中枢性的运动障碍持续存在;2、运动和姿势发育的异常;3、反射发育异常;4、肌张力和肌力异常。临床诊断的时候还会参考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证据以及其辅助检查,比如头颅核磁、CT等。头后背确实属于脑损伤患儿的超早期表现之一,如果宝宝出现颈背部肌群紧张老喜欢头后背,需要加以关注,结合其其他表现,比如宝宝肌张力、反射是否异常,判断是否存在发育异常,但如果宝宝只有哭闹的时候才偶尔出现这个症状,只需定期体检即可,无需担忧是否是脑瘫。
    2023-08-02
  • 宝宝拉尿不哭会脑瘫吗(视频)

    宝宝拉尿不哭会脑瘫吗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脑瘫,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以及活动受限的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以及行为障碍甚至合并癫痫,继发性的肌肉骨骼问题。其诊断标准有包括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肌张力及肌力异常。参考条件包括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证据;头颅影像学佐证,比如头颅核磁和CT、彩超等。宝宝拉尿哭不哭不能反映脑损伤与否,和脑性瘫痪的诊断条件毫不相干,所以和宝宝是否是脑瘫也无必然联系。
    2023-08-02
  • 智力发育迟缓症状有哪些(视频)

    智力发育迟缓症状有哪些
    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与同龄儿童相比,在某方面或多方面发育水平明显滞后,通常滞后同龄儿4-6个月。如果可以在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早期发现并及早进行干预训练,对宝宝今后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要注意的方面有: 1、9个月时宝宝仍不能伸手拿东西,如果跟其他宝宝对比,一旦发现宝宝到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则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 2、哭声异常,有些宝宝会因为受刺激,而引起啼哭时间比较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特别尖锐,有的宝宝又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特别的乖巧。如果爸爸妈妈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就知道其中隐含的健康信号; 3、吸吮能力差,有的宝宝会比较晚才学会咀嚼,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等现象,智力障碍的宝宝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这样则表现出神经系统有损伤。到宝宝半岁添加辅食以后咀嚼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特别容易引起呕吐; 4、竖头不起、转头困难,有些宝宝满百天的时候头还竖不起来,或者转头非常困难,即头控不好,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目内斜视或者外斜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抬头的训练,如果没有效果要立即带去医院检查,询问医生原因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干预、训练; 5、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有的宝宝会一直处于睡眠状态而且不容易被唤醒,一般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昼夜内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8-20个小时,每天只能大约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正所谓是吃饱了就睡的状态。当宝宝到2-3个月大的时候,每天需要睡眠是16-18个小时左右,而到5-9个月时,宝宝需要睡眠的时间到15-16个小时,满周岁的宝宝一般大概需要14-1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宝宝长时间超过合理的时间,最好让宝宝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6、表情呆滞,宝宝一直表现都比较呆滞,满百天后才开始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大部分处于淡漠和呆滞的状态,到半岁以后仍不能表现出自然笑容,据了解有些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会出现异常表现。
    2023-08-02
  • 新生儿不哭闹智力低下吗(视频)

    新生儿不哭闹智力低下吗
    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时会自然地出现大哭,产科医生往往通过宝宝哭声洪亮程度判断新生儿健康程度,是出生评分重要一项。如果评分十分的新生儿本身需大量睡眠时间,在无明显原因的情况下,比如宝宝饿或者尿尿等,其他时候基本上都处于睡眠状态,不会过多哭闹,这也是所谓新生儿吃了睡,睡醒了再继续吃。 但如果新生儿不哭闹同时一直嗜睡甚至拒乳等,需要及时请儿科医生诊治。总之新生儿哭闹的正常与否需要结合其哺乳情况、体温、反应、其他发育情况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去判断,哭闹与否与智力低下没有必然关系。反而根据临床经验,临床上遇到很多脑损伤患儿,其超早期表现会出现易惊、易哭闹症状。 所说的哭闹叫做脑性哭闹,即无明显原因,患儿出现拼命的撕心裂肺的哭,整夜整夜的哭,这种哭闹反而是脑损伤患儿的超早期表现之一,其智力反应也比较落后。所以综上所述,可见新生儿哭闹与否与智力低下没有必然关系。
    2023-08-02
  • 两个月宝宝腿抖是脑瘫吗(视频)

    两个月宝宝腿抖是脑瘫吗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的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会合并癫痫继发性的肌肉骨骼问题,其诊断标准包括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运动姿势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肌张力及肌力异常。其参考条件有: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证据和头颅影像学佐证,比如头颅核磁、CT等。2个月宝宝由于月龄小神经系统发育功能不完善,可能会出现肢体、口唇等短暂快速抖动,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减少或消失。但如果抖动频率较高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因为脑电波异常即婴幼儿癫痫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由此可见宝宝腿抖可以见于正常宝宝,也可以是某些疾病异常表现,但绝不能从腿抖认定宝宝是脑瘫。
    2023-08-02
  •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视频)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有: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早期治疗,三个月之内属于超早期,六个月之内属于早期治疗时间,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2、输入正常运动模式,纠正和抑制出现异常姿势,根据患儿具体月龄设定康复目标,制定其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 3、综合康复治疗,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项目进行全面康复,包括理疗、针灸、按摩、手法治疗等; 4、整体观念,依据患儿入院进行的相关检查结果调整患儿整体状态,比如存在贫血及时纠正,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时会诊、及时用药等; 5、采用医院治疗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利用日常查房教会患儿家长简单易学的训练方法和日常护理注意事项,保证患儿治疗的后续性以及对日常护理正确引导; 6、关注随访,患儿出院后需动态观察务必定期复诊,监测其智力、语言、行走姿势等,最少至三岁入园,最好至六岁。
    2023-08-02
  • 宝宝智力低下的危害(视频)

    宝宝智力低下的危害
    宝宝智力低下有诸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吃奶困难,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现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到影响; 2、面容、体态异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会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会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患脑积水的患儿头围又会特别大,小头畸形的患儿头颅又特别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苯丙酮尿症患儿皮肤有异常白,毛发颜色特别浅等; 3、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宝宝比正常宝宝明显存在运动发育迟缓,仰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要比正常同龄儿要晚,尤其是走路更明显,往往要到3-4岁或者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因为平衡协调能力不好; 4、语言发育落后,正常婴儿在7-8个月的时候会模仿声音,1岁左右开始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1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4-5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的宝宝,都应看作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信号; 5、对环境反应性差,正常婴儿出生后不久对环境中的人、事开始产生兴趣,只要醒着总要东张西望眼睛都不够用,可是智力落后的婴儿却对环境漠不关心、无所谓,出生1-2个月时还不会与成人用眼睛对视,逗他时也不会笑,整天非常的安静很少哭闹,这类婴儿往往因为其过分安静而受到表扬,一般很容易忽视他的智力问题; 6、多动和过于安静的婴儿相反,多动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宝宝的一个特点,许多智力落后的宝宝不能安静的待一会儿,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特别明显的表现在4-5岁的儿童身上,这种多动与正常儿童的活泼和淘气不同,它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而已,碰到什么摸什么,碰倒椅子和凳子也不知道扶起来; 7、注意力不集中,智力落后的宝宝注意力很不集中,比正常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明显要缩短,甚至到5-6岁时集中注意某个东西的时间也不超过5-6分钟,对外界也很少关注,漠不关心的状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