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童

  •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活多久(视频)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活多久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医学上叫做弥漫的、广泛的、多节段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病变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相对较重的类型,往往预示着患者下肢动脉以外的重要脏器的动脉供血,或者动脉管壁也存在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颅内大脑或者小脑的动脉供血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肾脏动脉。那么这样的患者往往是实际年龄和血管年龄不相称,也就是可能一个60-70岁的患者的实际年龄,他的血管年龄可能已经达到了80岁甚至90岁的这种程度。血管老化的严重程度预示着寿命的降低,因此,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虽然来说这种称谓不科学,但是它的预期寿命会降低,可能5-10年左右就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的事件,甚至猝死的概率。医学上统计,对于严重肢体缺血,即下肢有静息痛,就是平时非持续的疼痛,有足部的溃疡,有坏疽的患者,如果不经过及时的治疗,让病情自行发展,一年以后有1/4-1/3的患者因为心脑血管意外死亡。
    2023-08-02
  • 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音频)

    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讲解医师:张童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这两种急性并发症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慢性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n1、大血管病变:例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n2、微血管病变:例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肾脏病变又可以分为五期,其中最严重的是尿毒症期,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六期,严重的可以导致失明。\n3、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表现为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严重的可以造成下肢动脉血管的狭窄。\n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其中又分为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三类,中枢神经病变可见于急性并发症时,患者出现的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状态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四肢远端感觉异常,例如四肢的麻木、发凉、刺痛等异常感觉,通常是对称性的出现,并且逐渐向肢体近段蔓延。自主神经病变包括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尿潴留、失禁,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等。\n5、糖尿病性足病:表现为患者下肢皮肤软组织的感染溃烂,足部的缺血性坏死、坏疽等。
  • 儿童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儿童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童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内分泌科
    儿童血糖高的症状不典型,首先儿童高血糖分为几种情况,可能是1型糖尿病,也可能是早发的2型糖尿病,还可能是特殊类型的糖尿病,需要根据以下病因决定症状:\n1、1型糖尿病:早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可能因为一些感染性疾病而到医院就诊,进而发现血糖高,比如1型糖尿病的儿童首次发病来医院就诊,通常都是伴发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统、表面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就诊后查出糖尿病。如果第一次就诊就伴有酮症酸中毒,就比较严重。\n2、2型糖尿病:通常是成人发病,但是现在发病年龄越来越轻,也有部分儿童为2型糖尿病,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来就诊的患者都有这三个症状,特别是儿童期可能只有1-2条以上症状,甚至没有症状,只是体型偏胖而引起血糖异常。\n3、特殊类型糖尿病:可能是遗传因素或者其他疾病而导致血糖升高,表现为一些特征性的症状,例如库欣综合征,会引起儿童血糖升高,常在就诊检查满月脸、水牛背、面部痤疮等症状时,查出血糖高。
  •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离手术方法(视频)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离手术方法
    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离手术方法一般选择全麻或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选择暴露患侧颈动脉的这种头向对侧偏移的方式,通过解剖皮肤、皮下肌肉,将颈动脉血管暴露出来,然后通过专业的阻断装置将血管近、远端阻断,在阻断血流的情况下,评估患者颅内血液供应的变化,得到患者颅内血液供应的变化指标以后,确定用哪种方式来进行剥脱。剥脱的方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外翻式剥脱方式,还有一种是转流管辅助下的剥脱方式。不同的剥脱方式根据患者颅内血供的变化、整体情况来选择。外翻式的剥脱方式相对来说,手术速度比较快,但是它需要完全的阻断血运,颅内耐受性或者代偿性比较高的患者比较适合这种方式。如果颅内代偿较差,血液完全阻断以后,患侧血液供应、血流速、术中的多普勒提示严重的患侧供血障碍的话,我们就必须要选择转流管辅助下的这种内膜剥脱方式,它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精细的、较长时间的进行手术操作,通过转流管的不断的、持续的供血,缓解颅内缺血,使我们有一个更宽裕的手术时间,能够更精细的完成手术操作,并且保证这种颅内本来有缺血代偿不良的患者一个比较平稳的、持续的血液供应,降低术中脑卒中、脑梗塞的这种风险。
    2023-08-02
  • 小孩子血糖高什么原因(音频)

    小孩子血糖高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张童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内分泌科
    小孩子血糖高,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n1、1型糖尿病:通常为青少年期发病,其特点为胰岛功能严重受损,胰岛素绝对缺乏,而且首次发病就诊时,多数都伴有酮症酸中毒,此类小孩子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n2、2型糖尿病:多为成年后发病,但近些年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也有部分是在青少年期发病,特别是体型肥胖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会造成血糖代谢异常,需要关注血糖水平。\n3、继发性糖尿病: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血糖升高,例如皮质醇增多症、胰腺炎等,上述疾病可以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或者使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血糖高。如果是家族中有多位长辈患有糖尿病,家族中的小孩子也特别需要注意血糖水平。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费用(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费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首选治疗方式,它的治疗费用主要是由于一些高值耗材所产生的,如微创导丝、导管、球囊、支架,还有一些斑块切除系统。一般来说对于一个阶段的病变,整体的费用是有限定的,因为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完全一样,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个阶段的病变一般平均费用在3-5万元左右,但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往往病情变化非常大或者差异性非常大。如果是多个阶段的病变,很可能达到5-10万元,甚至15万元以上的可能性都有,这是一个整体费用。在医保报销以后,他的自费成分相对来说就会低一些,但是一般来说,自费也会需要准备5万元左右。治疗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费用出入会非常大。传统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平均费用较低,但是在1-2年之内,再次手术治疗的这种频次会比较高,也就是说可能治疗做完手术,一年以后,两年以后可能需要再次的干预,单次费用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多次费用累积起来相对较高。目前更新的方法是药物涂层球囊和减容措施,这两种措施结合起来,置入支架的概率会降低,手术后通畅的时间会延长,单次费用虽然较高,但是再次手术的时间会延长到3-5年以后,往往对于患者来说,这个费用在某种程度上是降低的。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肢体缺血的威胁。动脉如果出现了粥样硬化的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远端血运就会下降,肢体就会出现一些慢性缺血的表现,患者表现出行走无力。再进一步发展,患者在不行走的时候,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肢体的发凉、疼痛,这是病情进展的一种表现。再往后发展,肢体因为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组织细胞萎缩或坏死,肢体就会出现一些溃疡,甚至坏疽的表现。再往下发展就是大面积的坏疽,包括干性和湿性的,需要截肢。因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本身最常见的是慢性缺血损害,对于患者最大威胁最常见的就是截肢。同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还会有一些继发急性缺血的可能性,急性缺血一旦发生,往往不仅威胁肢体,还会造成肝、肾功能的损伤,尤其是肾脏的损伤,可继发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的可能性。因此,我们需要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全面的、及早的评估和诊治。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生活注意事项(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生活注意事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生活注意事项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相似之处,比如冠心病或者是脑梗塞这一类疾病。因为它们都是由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基础疾病及吸烟的危险因素引发的。因此,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平时生活注意事项,首先是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吸烟,积极运动,规律生活、规律锻炼;饮食方面要优质蛋白饮食,降低热量的过多摄入。已经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该定期地到门诊进行血管外科的检查、随访、复查、药物调整,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保守治疗方法(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保守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现在国际上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就是首先功能锻炼是最主要的,尤其是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也就是老百姓常见的走一段路就走不动,休息休息就能缓解的这种患者,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年龄程度,设计一个自身能够承受的有规律的锻炼,如每天至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行走或者慢跑的锻炼,可以有效地在三个月之内促进血管的一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远端供血。如果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症状难以缓解,甚至加重,就需要专业大夫进行评估。一般对于缺血不重的患者或者是早期患者,可以在锻炼过程中辅以药物治疗,主要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波立维、前列地尔、沙格雷酯,这些扩血管的药物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肢体的缺血,这都是最常见的保守治疗方式。这些药物的使用必须要在门诊通过专业的血管外科大夫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甄别,然后设计一个适应于自身情况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一点十分重要,希望广大患者予以注意,不要自行服药,避免造成一些高风险或者治疗无效的情况。
    2023-08-02
  •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视频)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临床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个是乳腺癌术后、放疗、化疗术后一些药物的刺激,还有一些是因为肾功能不全,做了同侧肢体的、被透析用的人工血管动静脉瘘以后继发的血栓,这些病情一般都较为复杂,都有特殊的诱因。因此,我们要通过既往的病史,还有专业大夫的诊治,能够发现上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发现也不用过于着急,通过血管外科专业的诊治和判断,通过保守治疗有一部分病人可以缓解。如果病情比较特殊,位置比较深在,深静脉血栓可能要涉及到积极的抗凝、溶栓,甚至置入腔静脉滤器,但一般概率都不高。还有一些特殊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包括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还有一些抗核抗体的异常,一些易栓症的因素,还有一些抗凝血酶Ⅲ的不足、家族遗传性因素,这些均会导致血栓形成。还有一些外伤的因素,包括车祸、挤压伤,一些工种也可造成上肢的这种损伤,电击伤也可以造成深静脉血栓。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