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青

  • 11岁无缘无故头痛怎么回事(视频)

    11岁无缘无故头痛怎么回事
    11岁的小孩出现头痛比较少见,常见于以下情况: 1、受凉、感冒,需要注意小孩有无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也需要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烧。小孩发烧同时常伴有头痛症状,但是并没有浑身乏力表现,与大人发烧、头痛不一样; 2、脑炎或者脑膜炎,也常会伴有发热,同时还有精神行为异常,比如突然出现无缘无故说话,或者与平常不太一样的特殊行为; 3、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突然发生头痛,且程度比较重,需紧急送到医院做头颅CT,观察有无颅内高密度病灶,还需要做腰椎穿刺观察有无血性脑脊液流出。如果是此类情况,一定需要住院治疗; 4、学习压力比较大、休息不好、神经衰弱。 因此如果青少年出现突然头痛,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主要需排除有无炎症、感染、颅内出血、脑炎等疾病。
    2023-07-31
  • 半夜头晕目眩怎么回事(视频)

    半夜头晕目眩怎么回事
    半夜头晕目眩主要考虑由耳石症引起,耳石症是由于耳石,即碳酸钙结晶脱离椭圆囊,脱落到水平或者后半规管导致。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同时可出现视物旋转,查体发现眼球水平眼震,但不伴有耳鸣或耳闷感觉,听力检查没有异常,持续数10秒,通常不超过一分钟。头部位置不动后,头晕慢慢缓解,通常查头颅CT都正常。临床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眩晕即刻就能缓解。如果患者在半夜睡觉时发生眩晕,可能为头部位置转动,引起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发作,需尽量避免向诱发侧转头。 耳石症发作为头晕发作常见原因,在过去经常被认为是供血不足或梅尼埃病。目前发现耳石症在所有头晕发作里发病率最高,患者半夜头晕、目眩,若伴有耳鸣或耳闷症状,需考虑有无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或梅尼埃病。梅尼埃病为周围性眩晕,为迷路水肿导致头晕发作,大多数患者可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及视物旋转,该病发作呈持续性,可持续数天,多数患者可持续一周左右。临床需对症治疗,可口服眩晕停或倍他司汀等药物,严重可给甘露醇脱水,平时需注意休息,适当控制饮水。
    2023-08-02
  • 生理期偏头痛吃什么药(视频)

    生理期偏头痛吃什么药
    生理期偏头痛与女性月经期间体内激素分泌水平变化有关,生理期偏头痛可通过口服药物缓解,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轻、中度偏头痛发作或既往使用药物有效的重度偏头痛患者,可作为一线药物,主要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即散利痛、塞来昔布即西乐葆、布洛芬缓释胶囊即芬必得。而特异性药物包括曲普坦类药物,如舒马普坦,还有麦角胺类药物如麦角胺咖啡因等,特异性药物通常用于比较严重或者重度偏头痛患者。若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工作或学业严重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工作或学习,偏头痛发作频率高,每月发作在两次以上,可以选择使用预防性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β受体阻滞剂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效果比较明确,常用倍他乐克; 2、钙离子拮抗剂中的非特异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比如氟桂利嗪,即西比灵,可有效预防偏头痛; 3、抗癫痫药物,常用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托吡酯是抗癫痫药物,也可以有效预防偏头痛; 4、抗抑郁药,目前唯一有研究证实有效药物是阿米替林,所以也可使用阿米替林预防偏头痛。
    2023-08-02
  • 老年痴呆的护理要点(视频)

    老年痴呆的护理要点
    老年痴呆患者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所以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护理要点如下: 1、心理干预,需主动与患者建立联系,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定期评估患者情绪,针对性给予个性化情感护理,采取有效语言引导患者积极主动倾诉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家属需经常探望患者,让患者感到家庭温暖和关怀; 2、饮食干预,需记录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并且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障每日充足的营养摄入,规律饮食,禁止食用甜食或者过于油腻食物; 3、用药干预,严格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通知医生并及时采取措施; 4、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睡眠时间; 5、进行认知障碍干预,如强化记忆训练,通过反复给予患者数字、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刺激,指引患者对以往生活经历进行回忆,使大脑皮层兴奋产生刺激,加强患者记忆力。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多用脑、勤用脑,进行简单计算,为患者提供促进智力和改善认知药物,对思维贫乏患者可给予患者语言刺激。 6、根据患者制定具体肢体康复训练,如上下楼梯、散步等,训练需每次坚持45分钟,每天进行1-2次,持续8周以上,可有效改善老年痴呆。
    2023-08-02
  • 老年痴呆后期主要表现(视频)

    老年痴呆后期主要表现
    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等多种类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类型,约占痴呆总人数的55%。阿尔茨海默病是神经系统变异性疾病,好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晚期患者可表现为远期记忆力下降、执行能力下降、失用、失认、失语、时空间结构障碍,如不认路等,超过70%的痴呆患者在发病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异常,如打人、骂人等,疾病进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轻度痴呆期:患者经常遗忘最近发生的事情,出现时间及地点定向障碍,判断能力及理解能力下降; 2、中度痴呆期:近期或远期记忆出现遗忘,时间、空间能力下降,不能自己出门,甚至忘记回家的路,出现失语、失用等情况,情感变得急躁,容易出现幻觉、妄想,患者偶尔出现尿失禁; 3、重度痴呆期:患者完全依赖看护人,记忆功能明显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完全不能言语、偏瘫卧床。
    2023-08-02
  • 老年痴呆病如何治好(视频)

    老年痴呆病如何治好
    目前对老年痴呆没有特效疗法,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社会行为和心理治疗。治疗目标为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延缓痴呆进展,逆转和抑制痴呆早期部分关键性过程,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药物治疗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目前临床采用卡巴拉汀、盐酸多奈哌齐,还有MMDA受体拮抗剂即美金刚片、石杉碱甲及加兰他敏等。 此外可进行心理社会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根据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断性记忆、认知障碍等表现。治疗过程中需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引导患者锻炼,增加脑功能锻炼,改善自身疾病状态,对抑制疾病发展、延缓疾病进程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3-08-02
  • 脑卒中痉挛期的运动治疗(视频)

    脑卒中痉挛期的运动治疗
    脑卒中常见运动功能训练如下: 1、训练关节活动度,如缓解关节僵硬、关节疼痛,避免牵拉等; 2、患者肌力很低,需要注意良肢位摆放,避免痉挛,对病人后期恢复也有一定帮助; 3、从躯干到远端进行锻炼,如果病人能坐起来就不要躺着,先练习坐得稳,坐稳后才可站直,站直后才能走,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很多病人心里非常着急,坐不稳就想走,就会出现异常模式。异常模式如果进一步加深,对患者行走能力、康复均不利。肌力及关节控制能力尚未恢复,就开始进行行走训练也不可行,相当于拔苗助长。因此病人需坐稳后可站稳,保持平衡后再进行步行训练; 4、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师教会患者生活能力时,需主动让病人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甚至自己翻身。康复就是通过增加锻炼,使其生活能自理。家属也需要配合,坚持循序渐进锻炼。如果是严重痉挛患者,可口服药物治疗,如巴氯芬或局部应用肉毒素治疗。
    2023-08-02
  • 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措施(视频)

    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措施
    临床上预防脑卒中复发措施如下: 1、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肥胖、过度饮酒等; 2、针对病因采取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复发。若存在严重血管狭窄,医生评估后需进行手术或支架介入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3、注意饮食:饮食适宜清淡,以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4、注意适量运动:可进行适合自身体质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幅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度。每天需按时吃药,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5、二级预防用药:需终生用药,包括抗血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均具有稳定斑块、预防卒中再发的作用; 6、定期到医院复诊:出院后六个月到医院做头颅磁共振检查。
    2023-08-02
  • 喝酒头痛怎么回事(视频)

    喝酒头痛怎么回事
    大量饮酒或酗酒后头痛,常见情况如下: 1、酒精中的乙醇经过肝脏分解为乙醛,而乙醛有明显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头部毛血管特别丰富,喝酒后可以引起头部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导致头痛的发生; 2、在酿酒过程中难避免有甲醛、甲醇或者酪胺形成,而酪胺可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的作用,而血压升高有时会导致头痛; 3、饮酒以后大脑血流量降低,从而引起脑内乳酸、腺苷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堆积,这些堆积物质有扩张颅内血管的作用,从而导致头痛的发生; 4、酒精过敏的人在喝酒后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头痛、皮肤发红、皮肤荨麻疹等; 5、不慎饮用高度白酒或者劣质酒,不仅会引起头痛,严重还可能发生肝肾功能衰竭,从而导致生命危险。建议尽量不喝高度白酒及劣质酒,且喝酒需适量,啤酒或葡萄酒可适当饮用。如果饮用高度白酒后,出现头痛或者发生其它不良反应,可进一步处理,如到医院输液,排出血里的酒精,从而使头痛缓解。
    2023-07-31
  • 脑供血不足会不会自愈(视频)

    脑供血不足会不会自愈
    脑供血不足为临床症候群,通常无法自愈。引起脑供血不足原因很多,多数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吸烟、饮酒等因素引起的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内斑块形成、脑动脉狭窄,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走路不稳或摔倒等症状。通常症状无法自行消失,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改善循环,从而减轻脑供血不足症状。因此需注意治疗原发病,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戒烟、限酒等。 目前脑供血不足可通过规律生活或适当运动加以改善,最有用的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减轻脑缺血及缺氧的临床症状,甚至可改善骨质疏松,增强体质。因此有氧运动是非常提倡的一种运动方式,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五次以上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30-45分钟。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