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军益

  • 肝癌介入手术后有什么反应(视频)

    肝癌介入手术后有什么反应
    肝癌介入手术后常见反应,医学上称为栓塞后综合征,常见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具体如下: 1、疼痛主要原因为介入治疗后血管栓塞造成缺血,引起疼痛; 2、恶心、呕吐大部分是因化疗药物引起,栓塞后局部毛细胆管或胆管痉挛,刺激胃部收缩痉挛,也可导致恶心、呕吐; 3、发热的常见原因是肿瘤逐渐坏死吸收造成发热,这种吸收热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即无菌性发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降温即可。若由栓塞后胃肠道细菌进入血液,或术后操作不当导致感染引起发热,需抗生素治疗。
    2023-08-02
  • 脑部介入手术后遗症(视频)

    脑部介入手术后遗症
    脑部介入手术常见后遗症包括再灌注损伤、脑出血、偏瘫、脑梗塞,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仍会存在一些肢体功能障碍、反应功能障碍,以及思维或精神障碍。神经介入总体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不断进步,脑血管疾病治疗会日益完善。 神经系统介入手术主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出血、脑梗塞、颅内血管畸形。神经系统手术风险本身极大,只要出现轻微并发症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后遗症。
    2023-08-02
  • 甲胎蛋白是什么(视频)

    甲胎蛋白是什么
    甲胎蛋白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监测肝癌变化指标,与肝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甲胎蛋白本质上是一种胚胎抗原,胚胎时期甲胎蛋白正常分泌,且分泌水平很高,但出生后甲胎蛋白分泌量极度减少,甚至停止分泌。 肝脏肿瘤发生恶变时,甲胎蛋白会重新分泌,呈现增加态势。如果甲胎蛋白连续8周>200μg/ml、连续1个月>400μg/ml或者短期内突然急剧升高,提示肝细胞发生恶变。如果甲胎蛋白明显下降,代表癌细胞大量的死亡,即治疗有效。
    2023-08-02
  •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护理(视频)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护理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心跳、意识清醒程度; 2、穿刺点护理,桡动脉、股动脉等部位包扎后,患者搬运过程中或上下床过程中穿刺点压迫处有无活动,有无渗血、渗液; 3、观察患者血管搏动,特别是压迫处以及远端血管搏动情况。如股动脉压迫止血,观察足背血管搏动有无压迫缺血,或者有无血栓形成。通过桡动脉栓塞后,桡动脉血管有无痉挛,有无血栓形成导致手部供血障碍; 4、患者有无发热,有无恶心、呕吐等情况。
    2023-08-02
  • 肿瘤介入治疗后发烧的原因(视频)

    肿瘤介入治疗后发烧的原因
    肿瘤介入治疗出现发热原因,具体如下: 1、介入栓塞后肿瘤坏死吸收引起吸收热,这种吸收热为无菌性炎症,由坏死物释放内源性致热物质导致体温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症处理,体温<38.5℃,可运用冰块冷敷、酒精擦拭等物理方式降温; 2、小肠、结肠存在很多细菌,这些细菌正常情况下不会入血,会随粪便排出。在介入治疗后会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部分细菌通过肠黏膜会进入到血液循环,造成菌血症,引起发热,此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
    2023-08-02
  • 肝癌介入手术后不能动吗(视频)

    肝癌介入手术后不能动吗
    肝癌介入手术后一般建议患者休息24小时以上,再下床进行轻度活动。介入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较少。介入治疗通道从股动脉或桡动脉进入,手术结束后,相应器械拔出后,会留下一个通道,通道需要止血,止血期间需制动24小时。常规从股动脉进入即从大腿根部穿刺,需要压迫止血,患者手术侧患肢需要制动,24小时内腿不能活动,因为活动会导致穿刺点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桡动脉穿刺相对简单,桡动脉穿刺后手腕、胳膊可以活动,但桡动脉穿刺不建议患者剧烈活动。 介入治疗后仍建议患者休息,因为在介入栓塞后,肿瘤可能出现水肿、张力增高,如果剧烈活动可能会导致肿瘤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过早活动可能导致穿刺点血管损伤或者出血,因为穿刺点封闭依靠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未完全聚集或者没有完全封闭通道时,不建议活动。
    2023-08-02
  • 做完肝癌介入手术后呕吐的原因(视频)

    做完肝癌介入手术后呕吐的原因
    呕吐是肝癌介入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多为化疗药刺激,此外,栓塞治疗后会出现胆管痉挛、病灶缺血坏死,引起胃痉挛导致呕吐。 大部分患者为轻、中度呕吐,使用胃复安等常规止吐剂即可缓解。严重呕吐患者需使用中枢镇痛剂,甚至加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大部分患者3天内呕吐最为严重,可以延续到3天,3天后可恢复,少部分患者可延续到7天。
    2023-08-02
  • 肝癌介入治疗痛苦吗(视频)

    肝癌介入治疗痛苦吗
    肝癌介入手术一般痛苦不大,20%左右的患者术后无明显感觉。即使出现轻微疼痛,也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恢复较快,不需要担心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疼痛。肝癌介入治疗通过血管介入,进去血管后,通过栓塞控制肿瘤生长,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疼痛。介入治疗本身创伤较小,一般在股动脉或者桡动脉切1-3mm的切口,通过导管将导丝插入,此过程中患者基本并无感觉。 介入治疗后肿瘤血管全部封堵,肿瘤部位出现缺血,缺血后可出现疼痛,称为介入栓塞后综合征,本质是缺血引起胀痛。有时也可因化疗药物导致患者轻微呕吐、发热或低热。上述症状痛苦较小,当然患者是否痛苦需根据自身体质以及药物耐受力而异。
    2023-08-02
  • 肝癌介入治疗几次(视频)

    肝癌介入治疗几次
    肝癌介入治疗一般不以次数衡量,主要以治疗效果及肿瘤控制情况衡量,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重复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本身创伤很小,且患者恢复快,所以不需担心治疗次数较多对身体造成明显影响。介入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肿瘤生长,杀死癌细胞,所以介入治疗次数需视情况而定,观察患者身体基础情况、肿瘤大小、肿瘤生长部位等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5cm左右的肿瘤介入治疗次数为2-4次,也可血管内介入联合射频消融,一般需要2-4次,如果肿瘤特别大,超过5cm,或者肿瘤个数较多,如多发性结节性肝癌,治疗次数会相应增加。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手术后复发率(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手术后复发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手术,医学上有系统治疗方法,如血栓处理后,会针对血栓原发病因治疗,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血栓复发率比较低,一般为20%-30%。大部分人不会再复发,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复发,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再次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包括长期卧床以后患者不能活动,血液流动较缓慢,凝固程度增高,容易引起下肢血栓;高凝状态患者,比如肿瘤患者、易栓体质患者,易形成血栓;髂静脉狭窄,髂静脉本身受压,或者本身管腔较窄,血液回流缓慢,血栓也易形成。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