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炫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呼吸训练(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呼吸训练
    结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出院患者的证据,发现全身虚弱以及呼吸急促,是他们身体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院患者,仍然存在气促、喘憋、咳痰困难等呼吸系统的症状,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的出院患者,建议定期评估肺功能和胸部的影像,以便制定长期的、个性化的呼吸康复方案。围绕上述的呼吸系统症状问题,可以安排以下的训练项目: 1、体位:如果患者存在气促喘憋时,鼓励患者身体保持前倾约30°,以降低呼吸做功和增加肺容量,对于无法站立的患者,为减轻平卧体位对肺通气和灌注的不利影响,推荐非睡眠时间内可多采取靠坐位休息,如床头抬高60°,或用枕头、被子等将上半身垫起; 2、调整呼吸节奏:当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或胸腹矛盾呼吸时,鼓励患者通过腹式呼吸调整呼吸节奏,来减少呼吸做功,提高呼吸效率。可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呼气时应用缩唇呼气,此过程中可将手放在腹部,吸气时感受腹部向上隆起,呼气时放松呼出,腹部自然收回。初期可以应用节拍器来练习呼吸节律,可以根据患者个人的呼吸频率调整节拍器,节拍器的频率应较低于患者呼吸频率的二倍,但不会引起强烈不适,尽量根据节拍器的节奏进行呼吸,根据节拍器发出的声响,两声呼,一声吸,逐渐调整,在练习过程中,应在安静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行; 3、胸廓活动度训练:由于此类患者多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鼓励患者进行胸廓活动度训练。(1)胸部肌肉自我牵拉,寻一稳定的固定物如柜子,肘屈90°,将上臂远端肘部上方抵在柜子侧面,使上臂与地面平行,双脚呈弓步站立,将重心向前方移动至胸部有拉伸感,保持10-30秒,过程中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2)背部肌肉拉伸,患者可选择在坐位下进行,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一手放在腿上,另一侧上肢外展至最大,然后躯干向对侧侧屈,有拉伸感即止。此过程保持10-30秒,过程中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两侧交替进行。(3)颈肩部肌肉牵拉,患者可选择坐在稳定的支撑面,上肢能够垂在支撑面下即可。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一侧手扶住对侧耳朵上方,向同侧侧屈,同时对侧手向下方尽可能的伸展,直至有拉伸感,保持10-30秒,过程中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两侧交替进行。(4)调动呼吸肌群参与等技术,可以让患者尽可能的在抗重力体位下进行大声朗读或唱歌等活动,若无法维持站立位或坐位,也可以选择半卧位或60°靠坐位。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内容如下: 1、呼吸训练:结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出院患者的证据,发现全身虚弱以及呼吸急促,是患者身体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院患者,仍然存在气促、喘憋、咳痰困难等呼吸系统的症状,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的出院患者,建议定期评估肺功能和胸部的影像,以便制定长期的、个性化的呼吸康复方案; 2.1、吸气肌训练:对于部分ICU获得性虚弱的患者,应对吸气肌进行训练,使用呼吸训练器,初始负荷为最大吸气压的30%,每组5次吸气,每吸间隔不少于6秒,每次训练做6组,组间休息1分钟,频率每日1次; 2.2、排痰训练:对于有痰液潴留且排痰困难的患者,鼓励患者先用体位引流的方式进行排痰,建议针对受累肺叶行体位引流,让患者保持健侧肺在下的侧卧位。如体位引流效果不佳或咳痰困难的患者,可应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3、有氧运动:是一项个性化的训练项目。对于重症出院或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在专业的康复机构对其活动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后,针对性的制定运动处方。对于轻症和普通出院患者,建议在家中进行有氧运动,患者应遵循序渐进原则,由低强度到中等强度逐步进阶,运动频率为3-5次/周,运动时间为20-40分钟/次为宜; 4.1、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在出院后的4周内,侧重于提高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因呼吸困难导致基础日常生活活动受限者,可指导其学习以下方法以减少耗氧:首先可以对转移、修饰、如厕、洗澡等日常生活动进行评估,评定的重点在于了解,在进行这些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疼痛、力弱等因素,而造成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明确了问题点以后,再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 4.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在出院4周后,对于轻症及重症的出院患者,需要关注社会参与度等较高级别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以建议运用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5、力量训练:对于长期卧床及存在乏力、力弱的患者,可针对性予以力量训练指导,初期可采用徒手训练的方式,循序渐进增加负荷,力量训练大致可分为上肢力量训练、腰腹核心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三部分; 6、平衡训练: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介入平衡训练,如徒手平衡训练或者采用平衡训练仪等方法进行。如患者能维持坐位但不能站立时,可以采用坐位下重心转移的方法进行训练,让患者拉大两脚间距离,使其独自去拿桌子上的东西,再从一头放到另一头,此训练一定要有人在旁边保护,谨防跌倒。若训练中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请及时就医; 7、如有不适如何调整: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患者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症状时,应酌情调整运动处方;如出现乏力,对于轻症出院后患者,可以在监测血氧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增加活动强度到中等强度,对于重症患者,建议强度调整的周期应更长等方法。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平衡训练(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平衡训练
    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介入平衡训练,如徒手平衡训练或者采用平衡训练仪等方法进行。当患者能维持坐位但不能站立时,可以采用坐位下重心转移的方法进行训练,让患者拉大两脚间距离,使其独自去拿桌子上的东西,再从一头放到另一头,此训练一定要有人在旁边保护,谨防跌倒。当患者能维持立位时,让患者在站立位下移动桌子上的目标,此训练一定要有人在旁边保护,谨防跌倒。当患者可以站在平稳支撑面上维持一定时间时,可以通过破坏其平衡来达到训练的目的,在平衡训练中还可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比如进行抛接球活动,此训练一定要有人在旁边保护,谨防跌倒,如训练中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请及时就医。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吸气肌和排痰训练(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吸气肌和排痰训练
    对于部分ICU获得性虚弱的患者,应对吸气肌进行训练,使用呼吸训练器,初始负荷为最大吸气压的30%,每组5次吸气,每吸间隔不少于6秒,每次训练做6组,组间休息1分钟,频率每日1次。 对于有痰液潴留且排痰困难的患者,鼓励患者先用体位引流的方式进行排痰,建议针对受累肺叶行体位引流,让患者保持健侧肺在下的侧卧位。如体位引流效果不佳或咳痰困难的患者,可应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首先嘱患者平静状态下进行腹式呼吸,鼻吸气,口呼气,此阶段可重复多次,以达到呼吸稳定的状态。然后嘱患者吸气,屏气三秒,再吸气,再屏气三秒,直到达到最大吸气量,然后经口呼出,此阶段可做2-3次,最后嘱患者呵气1-2次进行排痰,注意在呵气时切忌用口罩进行隔挡,减少飞沫喷出,如排痰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停止并休息,若休息后症状无缓解,请及时就医。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上肢力量训练(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上肢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对于长期卧床及存在乏力、力弱的患者,可针对性予以力量训练指导,初期可采用徒手训练的方式,循序渐进增加负荷,力量训练大致可分为上肢力量训练、腰腹核心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三部分。下面针对上肢力量训练的不同肌肉群训练,进行讲解: 1.1、肘屈肌群:患者可以选择站立位、坐位、半卧位和卧位进行训练,我们以站立位为例,将双上肢置于躯干两旁,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双手放松,上臂紧贴胸壁,呼气时屈肘,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1.2、肘伸肌群:患者可以选择站立位、坐位、半卧位和卧位进行训练,我们分别以坐位和卧位为例。坐位时,嘱患者将一侧肩前屈至最大,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将小臂自然垂于脑后,上臂贴近耳朵,呼气时伸肘,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对于坐位下不能完成的患者,可在卧位进行,双腿屈曲使腰椎贴紧床面,可将双上肢肩前屈至最大,一侧小臂自然垂于床沿下,呼气时伸肘,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2.1、肩前屈肌群:患者可以选择站立位、坐位、半卧位和卧位进行训练,我们以坐位和卧位为例,坐位时,双上肢置于躯干两旁,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双手放松,一侧肩关节做前屈动作,呼气时肩前屈,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对于坐位下不能完成的患者,可在卧位进行,双腿屈曲,使腰椎贴紧床面,一侧上肢做肩关节前屈动作,呼气时肩前屈,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2.2、肩外展肌群:患者可以选择站立位、坐位、半卧位和卧位进行训练,我们以坐位和卧位为例,坐位时,嘱患者双上肢置于躯干两旁,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双手放松,一侧上肢做肩外展动作,肘关节可稍屈,呼气时肩外展,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可选择合适的重量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对于坐位下不能完成的患者,可在卧位进行,双腿屈曲,使腰椎贴紧床面,一侧上肢做肩外展动作,肘关节可稍屈,呼气时肩外展,吸气时回到原位,卧位时可将上肢微微抬离床面,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3、肩后伸肌群:患者可以选择站立位、坐位、半卧位和卧位进行训练,我们以站立位为例,嘱患者双上肢置于躯干两旁,躯干保持直立,目视前方,双手放松,一侧上肢做肩后伸动作,肘关节可稍屈,呼气时将后伸,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有氧运动(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有氧运动
    再次强调有氧运动是一项个性化的训练项目,对于重症出院患者或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在专业的康复机构对其活动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后,针对性的制定运动处方。对于轻症和普通出院患者,建议在家中进行有氧运动,患者应遵循序渐进原则,由低强度到中等强度逐步进阶,运动频率为3-5次/周,运动时间为20-40分钟/次为宜,包括两种运动形式: 1、首先是强度较低的原地踏步,在踏步的过程中不要低头,不要屏气,保持呼吸均匀,患者可通过踏步频率和抬腿高度,自行调节运动强度。其次,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强度较高的台阶运动,准备一个高低合适,基底面积大的木箱,A脚上B脚上,A脚下B脚下,运动过程中不要低头,不要屏气,保持呼吸均匀。患者可通过抬腿频率和木箱高低自行调节运动强度; 2、对于有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请谨慎选择,谨防跌倒。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用borg气促和疲劳评分表进行自评,疲劳程度应控制在3分以内,并用指脉氧夹进行血氧监测,血氧不低于93%即可。在此过程中,如遇喘憋、乏力、心悸、站立不稳、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停止活动,进行休息。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
    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对个案评估后,重新设计日常生活活动,以减少疲劳程度的方法。利用节能技术帮助患者提高呼吸效率,减少额外的骨骼肌做功。 日常生活活动又分为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在出院后的4周内,侧重于提高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因呼吸困难导致基础日常生活活动受限者,可指导其学习以下方法以减少耗氧:首先可以对转移、修饰、如厕、洗澡等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估,评定的重点在于了解,在进行这些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疼痛、力弱等因素,而造成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明确了问题点以后,再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 对于重症及危重症的患者,可能因为长期的卧床制动合并有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等问题,这时候应该配合使用药物及物理因子治疗,支具及牵伸训练等方法,进行综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对于呼吸困难而导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需要考虑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氧活动能力、肢体的力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而指导患者学习掌握节能技术,或者使用辅助具,用代偿的方式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首先包括翻身、坐起和站起。(1)翻身,嘱患者将双膝屈曲至90°,再将头转到想要翻身的一侧,双手向前伸,握手,上下肢同时向转头侧倾倒,注意此过程中腹肌尽量不要发力,防止屏气,配合呼气,完成翻身,利用轴向翻身可以很好的避免腹部发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在翻身过程中要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2)坐起,嘱患者保持翻身的姿势,将双腿放置于床下,头向斜上方抬起,双手依次支撑床面配合呼气完成坐起。利用四肢力量的配合,分散腰腹核心肌群的负担,让坐起变的轻松可行(注:在坐起过程中要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3)站起,当坐在床上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跟向后滑使膝盖落在脚尖前方,躯干向前倾至臀部离开支撑面,呼气伸膝完成站立,坐在椅子上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站立。对于力弱或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利用助行架来帮助完成站立,将助行架调整至与股骨大转子同高,上臂与前臂呈150°夹角,嘱患者双手握住两端的扶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跟向后滑,使膝盖落在脚尖前方,躯干向前倾,至臀部离开支撑面,呼气时上下肢同时发力,完成站起。使用助行架可以很好的利用上肢的力量来帮助完成站立,但一定要记住,在站立过程中双脚不要移动,让站立变得更安全。在站起过程中要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如训练中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请及时就医; 2、步行:在行走过程中,为了维持平衡和保持稳定,需要很多的肌肉参与收缩才能完成,这样会增加机体的耗氧,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助行器让步行变得平稳和轻松,合适的助行器可以帮助增大支撑面的面积,同时还可以利用上肢的力量的支撑以减少耗氧。在步行过程中,应保持呼吸比为2:1,将血氧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控制好呼吸节律,防止由于呼吸比的紊乱而导致的心率加快和血氧的下降; 3、穿衣:对于有呼吸困难,需要吸氧的患者来说,更建议穿开衫的衣物,防止穿套头衫时出现离氧下的喘憋,在穿衣过程中注意手不过肩,如必须穿套头衫时,应预先将衣物在前臂套好,并整理好吸氧管路,摘掉氧气,快速进行一次性穿戴。完成套头动作后,先戴吸氧管后整理衣服,以减少离氧时间; 4、穿鞋: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避免弯腰穿鞋,因为腹腔内容物会限制横膈膜运动,所以建议在坐位下利用长鞋拔子进行,穿鞋患者应坐在比小腿略高10cm的坚固稳定的支撑面上,用长鞋拔子完成穿鞋,如训练中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请及时就医; 5、洗脸: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避免弯腰洗脸,因为腹腔内容物会限制横膈膜运动,所以建议采取坐位,为减少耗氧,可将双上肢支撑在桌面上,可用擦脸代替洗脸,避免离氧,此过程中不要屏气; 6、刷牙:建议刷牙时尽量站立,目视前方,避免弯腰低头,因为腹腔内容物会限制横膈膜运动,影响呼吸,无法站立者刷牙时可在坐位下进行,将上肢支撑在水池上,以减少耗氧,漱口时可用两个杯子,一杯用来接水,一杯用来吐水,快速交替进行,以减少屏气时间; 7、进食:患者如果能独坐,就采取坐位进食,不能独坐者可采用半坐卧位进食,无法独自进食者,照顾者可采用30°卧位进行喂食,在进食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一次入口食物不超过10ml(大约半勺一次),在吸气末完成吞咽,吞咽时可配合低头而不要仰头,以免发生呛咳; 8、洗澡:在洗澡的时候应该选择防滑的淋浴凳、防滑垫以及长柄的沐浴刷和淋浴帽,来帮助洗澡。淋浴凳可以让在坐位下进行淋浴,对于无法站立的患者,或是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站立的患者,这可以起到很好的减少体能消耗的作用。防滑垫可增加安全性,长柄淋浴刷可以满足患者用较小的活动范围,能达到更远的距离,减少耗能,节省体能。当水流从上而下的时候,会覆盖面部,影响呼吸,稍有不慎还会导致呛咳。这时候淋浴帽可以阻挡水流进入眼睛、鼻子和耳朵,起到很好的防护的作用,保证呼吸顺畅。需要注意的是:(1)氧气若需要,可以从门下方用长氧气管通进去,(2)湿度过大会造成呼吸困难,建议保持良好通风,(3)对于可以站立洗澡的患者,需要配装扶手,防止单腿站立时滑倒或跌倒。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干预
    在出院4周后,对于轻症及重症的出院患者,需要关注社会参与度等较高级别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以建议运用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包括购物外出活动、食物烹调、家务活动、洗衣服、用药物及使用通讯设备和财务管理能力等,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在完成这些活动时候的心理和躯干功能能力,通过模拟实际场景的方式进行训练,寻找出任务参与的障碍点,建议在作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如果在训练过程中症状没有缓解或者有所加重,请及时的就医。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如有不适如何调整(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如有不适如何调整
    如果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解决方法如下: 1、疼痛:当患者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症状时,应酌情调整运动处方; 2、乏力:对于轻症出院后患者,可以在监测血氧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增加活动强度到中等强度,对于重症患者,建议强度调整的周期应更长; 3、气促:运动过程前后及整个过程中需强化血氧及症状监测,出现气短、喘憋、胸闷等症状时,需要了解患者的指氧水平,小于93%时应终止活动; 4、呼吸困难:卧床病人,应利用楔形垫或厚的被子垫在背后,使躯干与床呈60°,在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保证膝屈曲略高于髋,颈肩及辅助呼吸肌放松,上肢支撑在床上,经鼻缓慢吸气,经口缓慢呼气;非卧床病人,应找到稳定的支撑面坐下,放松颈肩、辅助呼吸肌放松等,上肢支撑,经鼻缓慢吸气,经口缓慢呼气进行调节。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核心力量训练(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复-核心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对于长期卧床及存在乏力、力弱的患者,可针对性予以力量训练指导,初期可采用徒手训练的方式,循序渐进增加负荷,力量训练大致可分为上肢力量训练、腰腹核心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三部分。下面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躯干肌群力量训练,进行讲解: 1、核心肌群:患者可选择在卧位下进行,首先屈髋屈膝至90°,双腿靠拢,使小腿与地面平行,大腿与地面垂直,呼气时大腿向腹部贴近,吸气时回到原位,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若无法完成者,也可通过他人帮助将腿的位置放在起始位上,辅助患者将大腿向腹部贴近,然后让患者自己缓慢放下即可,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 2、下背部及臀部等后侧链肌群:患者可选择在卧位下进行,首先双脚踩床,与臀同宽,双上肢位于躯干两侧,呼气时臀部夹紧发力挺髋至最大,吸气时回到原位,注意脚的着力点应在脚后跟,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患者选择合适的负重,一组8-12个,做3-4组,若无法完成者,也可通过他人帮助将臀部抬起,然后让患者自己缓慢放下来即可,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一组8-12个,做3-4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