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燕东

  • 肾脏萎缩能恢复吗(视频)

    肾脏萎缩能恢复吗
    肾脏萎缩就目前医疗水平来说无法恢复,属于不可逆疾病。如果出现肾脏萎缩,多说明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无论为单侧肾脏萎缩,还是双侧肾脏萎缩,通常都不能够恢复。一般引起患者单侧肾脏萎缩原因有很多,如果因为肾动脉狭窄导致单侧肾脏萎缩,可以进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使肾脏不再继续萎缩,同时也有利于血压控制。 如果为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萎缩,通常不能够恢复。而且随着时间延长,肾脏萎缩会越来越严重,表现为肾脏体积缩小,是因为肾小球基本已经完全球性硬化和缺血性硬化导致。但是肾脏代偿能力非常强,即使一半以上肾小球已经完全损伤,肾功能还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时需要利用很多保护肾脏药物进行积极治疗。
    2023-08-01
  • 如何做好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视频)

    如何做好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具体如下: 1、严格饮食控制,包括限盐、限水,避免透析间期体重过快增长,每天称体重,体重增长每日尽可能不超过1kg,尽量控制在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为干体重3%-5%以下。此外,还需严格限制钾盐摄入、低磷饮食,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d); 2、做好内瘘护理,保护患者内瘘,每日需要用手触摸瘘管处,观察是否有震颤及震颤是否减弱,避免内瘘受压,避免内瘘肢体提重物,以及测量血压及抽血; 3、按时服药,严格控制血压,遵医嘱定期化验血常规、透析充分性指标、无机离子,如血钙、磷、镁、甲状旁腺素等,按时评估透析质量; 4、血液透析治疗,进行充分血液透析治疗,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2023-08-01
  • 紫癫性肾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视频)

    紫癫性肾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发生过敏性紫癜,需要努力寻找过敏原,尤其合并有皮肤紫癜患者,每次发作都要分析可疑诱因,并尽量设法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慢性肾小球肾炎除合并有其它系统受损表现,如皮肤紫癜、便血、关节肿痛等外,紫癜性肾炎与慢性肾炎并无其它不同。 紫癜性肾炎患者同慢性肾炎患者一样,需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感冒及其它感染,并适当休息,不要劳累。对于腹痛、便血、蛋白尿患儿,要注意营养补充,防止出现发育不良。此外,需要注意低盐饮食,严格限制水和输入液体量,避免摄入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还要注意记录患者出入量,包括尿量、饮水量以及皮肤问题。如果出现上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总之,紫癜性肾炎患者日常需要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也要避免劳累和受凉,并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3-08-01
  • 蛋白尿是什么原因(视频)

    蛋白尿是什么原因
    正常尿液分析尿蛋白阴性,尿蛋白定量为成人<150mg/24小时,儿童低于300mg/24小时,微量白蛋白为30mg/24小时,如果超过就被称为蛋白尿。产生蛋白尿原因,具体为: 1、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疾病,尿内短暂出现蛋白尿,程度一般比较轻,持续时间比较短,如果在诱因解除后会逐渐消失,如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刺激下,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管痉挛、充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根据尿蛋白形成机制可以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中毒等均可导致肾小管受损,对于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少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碲等,中毒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殊中草药损害肾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尿蛋白低于2g/24小时。
    2023-08-01
  • 肾脏萎缩的原因(视频)

    肾脏萎缩的原因
    肾脏萎缩实际是形态式描述名词,说明患者肾脏体积缩小。能够造成肾萎缩状态原因很多,通常都是慢性肾脏疾病长期损害肾脏,导致大部分肾脏组织被毁损,才会导致肾脏体积缩小。能够导致肾萎缩的病因最常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慢性紫癜性肾炎等,以上病因都会长期损害肾脏,导致肾脏萎缩,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萎缩病情通常不可逆转。 人都有两颗肾脏,左右各一,位于脊柱两侧。肾脏正常大小长径10-12cm,宽5-6cm,厚度约3-4cm,肾实质厚度1.4-1.8cm,皮质厚度0.8-1.0cm,左肾略大。如果双肾大小明显差异,一侧肾脏大小正常,而另一侧肾脏明显缩小,两侧上双肾长径相差达到1.0-1.5cm及以上,称之为单肾萎缩,常见于缺血性肾病,如肾动脉狭窄。如果双肾大小一致,长径明显低于正常,也就是10-12cm,多为8-8.5cm,被称之为双肾萎缩,可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但也有慢性肾脏疾病,肾脏的大小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大,如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肿瘤相关性肾病、肾脏淀粉样病变等。
    2023-08-01
  • 腹膜透析液需提前加温的原因(视频)

    腹膜透析液需提前加温的原因
    腹膜透析即将腹透液灌入腹腔,每次腹膜透析一般要向腹腔内灌注1-2L腹膜透析液。腹膜透析液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会导致腹部不适或腹痛,所以腹膜透析液应该提前进行加温。一般应该加温到37℃左右,和人体温度适合,但应根据患者对腹膜透析温度高低敏感度进行调节。夏季有必要对腹膜透析液进行加温,加温温度可以适度降低1-2℃。 腹膜透析液加温方式推荐于干式恒温加热箱,禁止用恒温水浴箱,以防止腹膜透析液包装袋破损,以及腹膜透析液及包装袋上导管接口受到污染,增加发生腹膜炎风险。恒温加热箱应至少每年检测校对一次,以免因恒温加热相故障导致透析液过热,使腹膜透析液发生不可知理化变化,而影响腹膜透析效果或导致患者体温增高。此外,腹膜透析液加热时一定注意不能去除外包装。
    2023-08-01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康复应注意什么(视频)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康复应注意什么
    在室内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透析患者身体机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一般患者可在透析前两个小时进行锻炼,每次30分钟,每周两次左右,可以进行的运动包括床上自行车、双腿夹瑜伽球、仰卧起坐、哑铃弯举、肱三头肌扩展。但注意要使用非透析手,利用弹力带也要使用非透析手等。开始时强度不宜过大,如初次使用哑铃不宜过度,可以从0.5kg、1.0kg、2.0kg、4.0kg逐渐增加,直到患者感到难度时强度为宜; 2、缺血性心肌病、骨病严重患者,不适宜进行运动,病情出现变化时也不宜进行运动。 经过运动锻炼以后,患者身体机能会得到很好改变,一般在运动半年以上就会出现好转。
    2023-08-01
  • 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怎么治疗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疾病简称MCD,属于儿童常见足细胞疾病,也占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10%-25%,通常只能通过肾活检确诊。微小病变肾病通常对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所反应,超过80%患者出现缓解,初次发病患者常建议采用口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皮质类固醇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更高,例如肥胖患者、糖尿病控制不佳或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对于上述患者应该考虑使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方案,如CaN,也就是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或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激素抵抗、激素依赖、频繁复发的MCD患者,也可使用环磷酰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利妥昔单抗、霉酚酸类似物进行治疗。
    2023-08-01
  • 年轻人是腹膜透析好还是血透好(视频)

    年轻人是腹膜透析好还是血透好
    目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三种,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治疗。一般来讲,患者选择与教育、正常体重维持、血压及尿毒症症状控制、充分营养、贫血纠正、心血管疾病控制等,是患者长期存活关键所在,而不在于选择什么样的透析方式。 对于年轻人,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首选肾脏移植治疗。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透析治疗,要让患者了解透析不同方式以及优缺点,让患者知情以后自由选择。随着残肾功能逐渐减退,逐步增加透析剂量以替代残肾功能不足。以后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根据患者情况变化,选择合适透析方法,从腹透改血透或从血透改腹透,有条件进行肾移植,若移植失败,再改回透析的一体化治疗概念。 所以,患者选择何种透析方式,要根据患者选择及适应症、禁忌症决定,并非简单所有患者都是千篇一律。一定要个体化透析处方,不光包括透析方式、透析剂量,还应该包括高血压控制和原发病治疗、充足营养及康复等。
    2023-08-01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标准(视频)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标准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是指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手卫生,接触污染物或胃肠道炎症,由于导管相关感染,以及医源性操作等,造成致病菌侵入腹腔,引起腹腔内急性感染性炎症,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如果腹膜透析患者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或全部都具备,就可以诊断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即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腹透液、腹水常规中检查,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50%,透析液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如果上述三条有两条符合,可以诊断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抗感染,给予抗生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