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民

  •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e9突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e9突变是什么意思
    间质瘤是C-KIT基因和PDGFRα基因驱动的一种恶性肿瘤,外显因子9突变指的是C-KIT基因的第9外显因子发生突变。85%的胃肠道间质瘤中都存在这两个基因突变,其中C-KIT基因外显因子突变占15%,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发性突变。C-KIT基因外显因子9突变的整体预后不如11好,早期可以选择手术。如果是晚期的患者,对于常规剂量的伊马替尼可能不太敏感,需要增加剂量。2022年8月份的《CSCO胃肠道间质瘤诊疗指南》中,增加了基因突变和药物疗效相关性的内容,其中提到了KIT或PDGFRα原发突变和继发突变,与靶向治疗药物疗效相关性这部分内容。在原发突变中,可能需要高剂量的伊马替尼对外显因子9突变的患者进行治疗。在二线治疗中,可以看到舒尼替尼是治疗外显因子9突变比较有效的药物,四线的药物瑞派替尼可能对基因的突变的类型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在四线药物中进行选择。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吃什么水果(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吃什么水果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吃的水果基本没有限制,但在服用靶向药物期间不要食用红心柚、杨桃或塞维利亚柑橘。有些患者和家属担心会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而完全停止或者减少水果的食用,但适量吃一些清淡爽口的水果可以增强食欲,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一味盲目忌口反而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应该多吃高蛋白,以及富含铁、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瘦肉、蔬菜等,少吃多餐,禁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但是有些水果与正在服用的分子靶向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的改变,比如伊马替尼与一种特殊的柚子红心柚会有代谢的影响,因此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要吃红心柚,这类水果还包括杨桃、塞维利亚柑橘等。如果服药期间与这些水果同吃,会减弱药效,因此这些水果不吃为好。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部位有哪些(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部位有哪些
    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胃和小肠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胃间质瘤占到约60%,小肠间质瘤约占30%,结直肠、食管,以及胃肠道外的间质瘤相对少见,部位包括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胆囊、胰腺等。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相比在发现时大小比较小,而且核分裂象比较低,早期发现比较多,因此胃间质瘤通常有更好的总生存率。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复发都在腹腔内,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发现时大约50%的患者已经有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的部位,其次是腹腔,但很少侵犯区域淋巴结或者腹腔外的器官。胃间质瘤需要完善胃镜和超声内镜的检查,了解肿瘤在胃的具体部位,以及胃壁层次的关系,小肠及结直肠间质瘤主要以腹部CT或者磁共振来明确。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史(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史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史可以看作一部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史,20年前致死率接近100%的疾病,现在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已经逐步进入慢性病的范畴。早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是不少患者属于中晚期不适合直接手术,更糟糕的是化疗和放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没有疗效,因此在2000年之前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等同于绝症。2002年,美国FDA批准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彻底改变了这些患者的命运。50%以上的患者肿瘤在用药以后明显缩小,中位的生存期一下提高到了4-5年,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但是与其他靶向药物类似,伊马替尼也面临着耐药的问题,一半左右的患者会在2年之内出现疾病进展,为了解决这些耐药问题,科学家们后来又找到了新的靶向药,包括二线的靶向药物舒尼替尼和三线的靶向药物瑞戈非尼,解决一部分耐药问题,但是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进化和基因突变模式非常复杂,同个耐药的患者体内有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不同的肿瘤。对于转移的晚期患者,可能每个转移灶的肿瘤突变都不一样,因此急需广谱能抑制更多KIT/PDGFRα的靶向药物。2021年3月新型的靶向药物瑞派替尼在中国获批,用于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四线治疗,这是我国首个上市的广谱型的KIT/PDGFRα抑制剂。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胃肠道间质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检测:胃肠道间质瘤是由KIT和PDGFRα这两个基因驱动导致的一类疾病,基因检测的具体突变位点可以指导用药,而且与药物的疗效相关,如大多数的KIT或PDGFRα基因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一线的伊马替尼敏感,选择伊马替尼进行新辅助治疗或者辅助治疗可以获益。但是在KIT或PDGFRα未发生突变的情况下,此时伊马替尼可能不能够带来临床获益,需要进一步明确突变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的频率随着治疗阶段的不同有所改变,在治疗初期,为了验证药物的疗效,检查的频率要高,一般2-3个月一次。在疾病稳定之后,可以半年左右复查一次,规律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耐药的发生,及时发现新的病灶,及时进行有效处理;3、不良反应的管理: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水肿、恶心、呕吐、皮疹、乏力、腹泻等,有些不良反应可逆,可以控制,但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不能够耐受,可能会导致治疗中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进行及时处理。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性怎么分(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性怎么分
    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危险度分级来划分,可以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4个等级,风险度越高复发风险越大,治疗效果越差。危险度分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肿瘤的部位有关,还与肿瘤的破裂因素有关。极低危是指直径<2cm、核分裂象<5的肿瘤,如果没有高危因素,不需要手术处理,临床观察即可。低危是指肿瘤大小2-5cm,核分裂象<5,需要外科手术处理,术后无需要做辅助治疗。中危是指非胃来源,肿瘤大小是在≤2cm,核分裂象>5,或胃来源的肿瘤大小是2-5cm,核分裂象>5。高危的患者是肿瘤大小>10cm,任何大小的肿瘤,只要核分裂象>10就属于高危。如果是肿瘤有破裂,也属于高危,如果肿瘤是>5cm,核分裂象>5,也属于高危。对于高危的患者,术后容易复发,术后一定要给予伊马替尼的辅助治疗,目前认为至少要3年。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不能手术吃格列卫效果怎么样(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不能手术吃格列卫效果怎么样
    格列卫即伊马替尼,是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从伊马替尼治疗当中获益。治疗开始之前,要进行病理活检明确基因的分型,根据基因的分型来确定伊马替尼的治疗剂量。对于难以R0切除的或不可完整切除,需要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风险比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前接受伊马替尼的治疗,通过服用伊马替尼可以使肿瘤缩小,达到手术的要求,然后再进行手术。对于PDGFRα外显子18号D842V突变的患者,不推荐接受伊马替尼的治疗,伊马替尼对这部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基本上是0%,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是3个月,中位的总生存期是12个月。野生型的胃肠道间质瘤对伊马替尼的反应率也非常低,与突变型间质瘤相比,效果明显较差。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以及KRAS、BRAF突变、NF-1基因突变的间质瘤,伊马替尼也无法从中获益。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高危险度怎么治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高危险度怎么治疗
    如果想要了解胃肠道间质瘤高危险度患者的治疗方法,应先明确高危险度的定义。以下6种情况都属于胃肠道间质瘤高危险度:1、肿瘤破裂;2、肿瘤>10cm;3、肿瘤的核分裂象>10;4、肿瘤>5cm,同时核分裂象>5;5、原发灶不在胃部,但大小在5-10cm;6、原发灶不在胃部,大小在2-5cm,但是核分裂象>5。胃肠道间质瘤高危险度的患者通常肿瘤较大,位置比较复杂或临近组织结构侵犯比较多,建议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直接手术切除困难的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在术前给予6-12月的伊马替尼来缩小肿瘤,再通过肿瘤缩小的情况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手术。对于部分保留器官和功能的手术,也可以在术前考虑新辅助治疗。尽管接受了根治性的手术,但是很多高危的患者术后仍然会复发,术后辅助治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通常需要3年TKI的辅助治疗,甚至可以延长到5年,不可切除转移性或复发的胃肠道间质瘤,应选择靶向药物进行根治性治疗。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BRAF突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BRAF突变是什么意思
    BRAF突变在胃肠间质瘤发生率很低,是一种基因突变,胃肠道间质瘤大多是由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所驱动,但是在10%-15%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不存在这种基因突变,称为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BRAF突变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少数为野生型的胃肠道间质瘤中,可以检测到大多存在于直径为4mm的小胃肠道间质瘤中。BRAF基因突变的类型大多是在小肠的间质瘤中比较多见,老年人也比较多见。作为野生型的胃肠道间质瘤特殊亚型,伊马替尼对于BRAF突变的患者疗效不好。根据2021年ESMO指南更新的推荐,BRAF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应该避免辅助治疗。研究发现,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对BRAF突变均没有效果,针对这部分患者,目前尚没有治疗的推荐,可以使用BRAF抑制剂,比如维罗非尼、达拉非尼等,但具体的诊疗方案要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不手术可以治愈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不手术可以治愈吗
    胃肠道间质瘤不手术通常不可以治愈。外科手术是早期胃肠道间质瘤唯一可能实现治愈的一种方法,不手术一般不可以治愈。对于肿瘤直径<2cm的胃肠道间质瘤,如果医生评估危险性比较低,可以考虑定期随访观察,暂不进行手术。但如果危险性比较高,合并高危因素比较多,建议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对于晚期的胃肠道间质瘤,无论是否手术都很难治愈,术后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和转移,并且复发转移的肿瘤多数生长比较迅速,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患者主要是以靶向药物治疗为主。虽然有些患者可以进行二次手术,或反复的手术但是难以提高生存率。对于这部分患者,总体上影响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靶向药物的疗效,而不是手术。手术可以减瘤,在晚期的阶段手术是非根治性的,主要的目的是损毁、消除潜在继发性的有耐药突变的克隆,病灶切除以后可以延迟耐药发生的时间。但手术是把双刃剑,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和风险,需要外科医生,评估手术是否有必要去做,什么时候去做,以及怎么去做,需要MDT(多学科会诊)讨论来决定。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