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义

  • 肠胃炎有哪些症状(视频)

    肠胃炎有哪些症状
    肠胃炎既有胃部症状,又有肠道症状。上吐下泻、发烧为其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腹泻,无呕吐症状,大便内有白细胞,肠道出现感染。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痛、呕吐,若患者并非仅本次出现这种症状,既往饮食不当亦可出现呕吐等症状,一般也认为是肠胃炎。但多数情况下,肠胃炎表现为上吐下泻,甚至出现发烧、腹痛等症状。
    2023-07-31
  • 什么是盲肠炎(视频)

    什么是盲肠炎
    所谓的肠炎大多为结肠炎和直肠炎,盲肠炎,即出现回盲部炎症,临床并不多见。盲肠炎主要局限于右下腹,需与阑尾炎相鉴别。一般彩超等显示阑尾不肿大时,可排除阑尾炎。另外,由于盲肠问题较易合并小肠问题,如小肠溃疡、克罗恩病,故需检查结肠镜加以鉴别。若无小肠病变,仅为盲肠点状炎性改变,可服用氧氟沙星及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2023-08-02
  • 慢性肠胃炎的症状表现(视频)

    慢性肠胃炎的症状表现
    多数慢性肠胃炎患者可表现为大便不成形,以及脐周的慢性疼痛。胃肠镜检查时,通常问题不大,胃镜检查为糜烂,肠镜检查无炎性水肿改变。现在就医,临床诊断时很少诊断为慢性肠胃炎,多为功能性诊断,如大便不成形、腹泻等。用药后,多数患者可缓解,但若饮食不注意可再次复发。若形成慢性肠胃炎,则药物在短时间内较难纠正。
    2023-07-31
  • 哺乳期肠胃炎怎么办(视频)

    哺乳期肠胃炎怎么办
    哺乳期肠胃炎症状较轻时,患者可清淡饮食,多饮水;症状稍重时,可服用促消化类药物,如胃药片、胰酶肠溶胶囊等,伴有腹泻时,可服用止泻类药物,如思密达,这些药物对新生儿影响不大;症状较重,伴有腹泻、脱水时,建议输液治疗,效果不佳时,需加用沙星类抗生素。若症状较重需输入影响哺乳的药物,需以患者为重,及时给孩子断奶。
    2023-07-31
  • 肠胃炎吃什么药(视频)

    肠胃炎吃什么药
    若出现轻度肠胃炎,患者表现为腹痛,一般服用抑酸药物,成人还可以服用针对肠道炎症的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等。还可以服用调节菌群的药物,如双歧杆菌、整肠生等。 肠胃炎还可伴有消化功能、动力功能紊乱,表现为肠道蠕动过快,可选择使用抑制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颠茄片、匹维溴铵等。一般通过口服药物,可以纠正肠胃炎症状。
    2023-07-31
  • 肠胃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视频)

    肠胃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多数肠胃炎引起的发烧可伴有腹泻症状。治疗时,应首先化验大便,检查大便内有无白细胞等,此时应警惕是否合并痢疾。北方地区常见饮食不当,应警惕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急且重,需高度警惕。其次,应化验血常规。由于部分肠胃炎引起的发烧症状较重,因此应根据化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包括普通沙星类抗生素或头孢类抗生素。一般引起的发烧以消炎为主。
    2023-07-31
  • 为什么会得急性肠胃炎(视频)

    为什么会得急性肠胃炎
    饮食不当是肠胃炎的明显诱因,饮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卫生饮食均可导致肠胃炎发生,尤其是夏天喜食烧烤,冰镇饮料、酒水等。另外,部分患者对食物较敏感,如食用海鲜类饮食,也易患肠胃炎。建议易感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对肠道引起刺激的食物,一旦发病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023-07-31
  • 直肠炎怎么办(视频)

    直肠炎怎么办
    因直肠距肛门较近,若经肠镜确诊为直肠炎,症状轻时,可使用栓剂如太宁栓,具有消炎、修复黏膜的作用。如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则不可单纯应用太宁栓,可使用美沙拉嗪栓等针对性治疗。若为放射性直肠炎,可使用太宁栓或加用黏膜保护剂,效果较好。若直肠炎症状较重,出现便血等症状,可辅助使用抗生素消炎治疗,甚至加用止血类药物。
    2023-07-31
  • 盲肠炎吃什么药(视频)

    盲肠炎吃什么药
    一般建议盲肠炎患者服用氧氟沙星联合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相对而言,盲肠炎病程较结肠炎症病程长,用药时间也长。若患者伴有腹痛,可加用解痉类药物。因盲肠炎在生活中较为少见,且常合并小肠问题,如克隆氏病常伴有盲肠的改变,因此盲肠炎患者需警惕小肠疾病。建议在用药1-2个月后,复查肠镜,查看病变恢复情况,以便调整治疗。
    2023-08-02
  • 急性肠胃炎能治吗(视频)

    急性肠胃炎能治吗
    急性肠胃炎为常见病、多发病。饮食不当时,如食用生冷的食物,饮食不卫生或外出旅游对当地食物不习惯时,均可导致急性肠胃炎发生。其多数为一过性,能治愈,但并非治好后就不再发生。类似于感冒,治好以后,还可再患感冒。急性肠胃炎的预防较为重要,若饮食不注意,常可发生上腹痛、腹泻等情况。为防止急性胃肠炎复发,可减少外出就餐的几率,多在家中就餐。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