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视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护理要点具体如下: 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环境安静,尤其是发病24-48小时内不能搬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避免咳嗽、用力排便,比如翻身、吸痰、导尿这些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出血; 2、禁食24-48个小时,在发病三日后如果还不能进食,这时需要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 3、便秘可用缓泻剂,排便时候避免用力,以免颅内压增高; 4、如果出现尿潴留应该及时导尿,留置导尿管要注意避免感染,病情稳定后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 5、通过物理疗法锻炼,反复强调患者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瘫痪患者能够独立翻身、坐起、站立还有行走,一般侧重于在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文体活动中选些针对性强、对复原功能有提高作用的运动,通过特定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 6、进行心理护理,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和暗示疗法。通过康复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能够预防并发症,进行必要康复和必要功能锻炼,还可采用中药按摩、针灸等。
    2023-08-02
  •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视频)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
    脑卒中检查手段比较多,按照检查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用于检查脑实质,即检查是否出现脑梗死、脑出血,包括CT平扫、核磁共振平扫; 2、用于检查脑血管有无狭窄、有无堵塞或其他问题,包括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即MRA、CT血管造影即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即DSA; 3、用于检查脑组织血流量,包括CT灌注检查、核磁共振灌注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来选择不同检查方法,会采用最合适、最优质、最快速的方法来鉴别脑血管疾病的性质,判断到底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分为药物方面和非药物预防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药物预防:随着年龄增长,脑动脉硬化在不断进展,平时应该注意观察血脂、血糖、血压。如果血脂增高,应及时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比如常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以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当严格控制血压,血压应当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如果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可要求血压控制到150/90mmHg以下; 2、非药物预防:建议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不熬夜,保持良好睡眠。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低盐、低脂、低糖,注意多食用蔬菜类食物,保持适当运动。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急性起病,可迅速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根据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患者通常有脑功能障碍表现,比如一侧肢体麻木、偏瘫、口角歪斜、语言障碍、理解障碍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昏迷。通常起病比较突然,比如患者一觉醒来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或出现口角歪斜等,也可表现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可以自行缓解,也可反复发作,间歇时间没有规律。 所以一旦家里有老人或者亲戚朋友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到大医院进行救治。在六小时内送到医院,急救医生会采取溶栓办法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回事(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回事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弥漫性或者极限性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一般是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液聚集颅腔引起颅内压增高情况。 随着年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重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破裂,导致出现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突然,多伴有头痛,紧接着出现如无力、瘫痪、麻木、语言和视力丧失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常常于数分钟内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意识丧失。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几类(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几类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类具体如下: 1、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即脑动脉的硬化斑块形成,血管闭塞出现卒中发作; 2、心源性脑栓塞:常见于心房颤动患者,比如由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或者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导致心房颤动,心房内有血栓形成,脱落导致脑血管栓塞; 3、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也称为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指穿支小动脉末端病变; 4、其它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比如血管炎、血液病、脑血管畸形导致烟雾病、结缔组织病、夹层动脉瘤等; 5、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存在任意一个以上病因,但难以归类到上述任意一个病因分型中。
    2023-08-02
  • 急性脑卒中的恢复期是多久(视频)

    急性脑卒中的恢复期是多久
    急性脑卒中恢复期通常是指发病后6个月,超过6个月称为后遗症期。患者在6个月之内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同时需要积极预防脑血管疾病、控制危险因素,比如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康复治疗包括针灸、理疗、按摩,可减轻肌肉萎缩。恢复期治疗患者需要积极配合饮食护理,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 还要进行物理疗法,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有瘫痪的患者能够独立翻身、坐起、站立,还有行走。一般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文体活动中,针对性较强、对恢复有帮助的运动,通过指定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还要通过心理护理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和暗示疗法,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能够缩短恢复期。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会有头痛、头晕、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前期症状,常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半球,通常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有鼾声等。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也有差异,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在病变程度较重时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者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破裂,导致出现脑出血。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如果在发病6小时内及时就诊,而且生命体征平稳可进行药物溶栓以及血管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越早越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但如果患者就诊时间超过6小时,或存在溶栓禁忌症、患者本身实际情况不能耐受溶栓以及介入治疗,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治疗用药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管斑块、改善脑循环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为主。 在患者症状逐渐平稳后还要联合专业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治疗,促进脑功能恢复。进行物理疗法,反复强调患者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瘫痪患者可做到独立翻身、坐起、行走,一般侧重于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文体活动中,选择针对性强、对恢复有帮助的运动,通过指定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
    2023-08-02
  • 如何预防脑卒中(视频)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主要是颅内血管变性引起相关疾病,所以预防脑卒中应该预防诱发脑血管变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具体如下: 1、高血压患者应当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对于出现高血糖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合理调整饮食,积极控制血糖,必要时需口服降糖药物,甚至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规律治疗; 3、降低血脂,可口服降脂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相关他汀类药物。口服降脂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还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加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进一步脑梗死、脑栓塞,引起更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应当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加锻炼; 5、年龄>60岁明确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预防性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相应药物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