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 什么是鼻内窥镜手术(视频)

    什么是鼻内窥镜手术
    鼻内窥镜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手术器械,带有摄像系统、检查系统、内镜系统和显示器一体的手术设备。鼻内窥镜是耳鼻喉科21世纪重大的技术革命创新,随着鼻内窥镜以及耳内镜学的迅速发展,以前使用大头针做鼻手术,鼻内镜出现后,所有手术都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手术可以进入小腔道止血,有放大功能,视物范围清晰,可以达到精细化操作。
    2023-07-30
  • 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视频)

    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目前鼻内窥镜是非常成熟的技术,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有失明、大出血、大出血致死,随着麻醉水平的提高,内镜手术操作的精细、熟练,内镜手术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低。鼻内窥镜术后1周尽可能避免洗澡、洗头,防止鼻出血。鼻内镜手术出院后,用鼻腔冲洗剂自行鼻腔冲洗,1周后去医院做鼻腔清理,以通畅鼻腔。出院1周内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鼻出血。
    2023-07-30
  • 鼻内窥镜能检查出鼻咽癌吗(视频)

    鼻内窥镜能检查出鼻咽癌吗
    鼻咽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鼻咽癌的检查与诊断主要是依靠鼻内镜,以前鼻咽癌的检查主要是用小圆镜子即后鼻窥镜,现在是使用鼻内窥镜。自觉出现一些症状,如耳闷、耳朵堵塞感、回缩涕中带血、颈部有肿块、疼痛等症状,建议做鼻内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鼻咽部隆起、鼻咽部新生物等。早期做鼻内窥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鼻咽癌。
    2023-07-30
  • 鼻咽癌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鼻咽癌的症状有哪些
    鼻咽癌的症状有回缩性鼻涕带血(即抽吸性鼻涕带血)、耳朵堵塞感、耳闷胀感、颈部淋巴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头痛、视力下降等,如出现擤鼻涕出血或回缩带血,一定要常规做鼻内窥镜检查或鼻咽部、鼻腔、鼻道CT检查,了解鼻腔、鼻窦鼻咽部情况,排除鼻咽癌、鼻腔异物或肿瘤、血管瘤、鼻窦病变,如霉菌、鼻道息肉、鼻窦血管瘤、鼻道恶性肿瘤。
    2023-07-30
  • 鼻中隔偏曲手术时间(视频)

    鼻中隔偏曲手术时间
    鼻中隔偏曲手术时间主要是年龄方面,手术对象通常为18岁以上成人,18岁以下患者较少进行此手术。进行鼻中隔偏曲手术的适应症如下: 1、鼻中隔偏曲,严重影响鼻腔通气的患者; 2、鼻中隔偏曲已导致鼻出血; 3、外伤引起鼻梁塌陷,需要同时进行鼻梁塌陷、鼻骨成形或鼻梁成形手术; 4、鼻中隔偏曲影响其它手术的进行; 5、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甲,与鼻甲接触,导致头痛。
    2023-07-30
  • 鼻中隔偏曲手术有风险吗(视频)

    鼻中隔偏曲手术有风险吗
    鼻中隔偏曲手术主要是采用内镜手术,手术能够保留原有的正常鼻中隔的骨质和软骨,以及鼻中隔功能。手术中有风险,但风险较小,鼻中隔偏曲手术最大的风险是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手术通常是先将鼻中隔两边的黏膜分开,再将鼻中隔黏膜中间偏曲的软骨、骨质进行去除,当骨质比较尖锐时,可能会造成对侧黏膜的损伤,从而导致鼻中隔穿孔。
    2023-07-30
  • 疱疹性疼痛针灸多久能见效(视频)

    疱疹性疼痛针灸多久能见效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一般10-15次为一个疗程,具体多久见效要视情况而定。一般采用有效递减的方式治疗。比如一个疗程结束后,效果较好,病情有所改善,可改成隔天一次,再进行十次治疗,效果继续好转的情况下,将治疗间隔的时间拉开,直到疗效满意为止。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有所反复或不理想,则应考虑联合治疗神经疼痛的药物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世界性难题,目前没有良好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2023-07-30
  • 扭转痉挛是什么意思(视频)

    扭转痉挛是什么意思
    扭转痉挛是一种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其他表现包括颈部、四肢、躯干,甚至全身剧烈的不自主扭转、手足过伸或者过倾,通常以身体的长轴为中心。正常情况下,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会有一组肌肉的收缩,而另一组对应的拮抗肌肉的放松。而扭转痉挛患者,肌肉自主、自觉遵循的收缩和放松过程完全被打乱,代之以某些肌肉持续性的高度紧张、收缩,即使处于静息状态下也是如此。患者常见的另一种表现是站立时头向一侧扭,肩背向后仰,一只胳膊向前伸,而一只胳膊向后伸,两膝向内弯曲,两脚之间的距离较远以保持平衡,也可出现足内翻,足底不能完全着地。患者平躺时身体会呈弓形,靠肩和臀支撑,有时仰卧在床上,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肌肉异常肥厚,某些肌肉由于废用性会出现异常萎缩,关节也会发生挛缩变形。
    2023-08-01
  • 脑起搏器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效果如何(视频)

    脑起搏器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效果如何
    如果特发性震颤患者症状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以临床观察,不需要治疗。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则需要进行脑起搏器的手术治疗。脑起搏器手术对症状的改善,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震颤消失的时间会比帕金森病延缓,但随着电极刺激的持续性,效果会逐渐变好。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以肢体颤动为特点的临床疾病,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震颤通常出现于活动时,而不是静止时。患者的症状通常发生在上肢和下肢、头部、下颌和口腔,头部震颤常表现为颤抖的声音。另外,震颤通常从上肢开始,表现为不对称性,涉及部位可能是身体一侧或另一侧之前,也可涉及身体一侧比另一侧逐渐加重的程度,最终震颤将会进展到全身,但可能仍然不对称。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措施(视频)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措施
    特发性震颤相较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比较缓慢,可经过较长时间的进展期,但是最终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当患者完全丧失端水、吃饭等日常生活能力时,则需要进入临床进行积极的治疗。早期可选择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但是药物的有效率有限。如果患者的症状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则需接受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对于中晚期患者,脑起搏器手术是首选治疗,术后患者的症状可明显改善,对侧肢体的震颤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随着电极的持续刺激,患者可逐渐恢复,生活可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