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什么(视频)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什么
    腹泻时需要根据宝宝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小婴儿可以暂停辅食,而母乳喂养宝宝要求妈妈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然后可以继续哺乳,人工喂养宝宝可以给予等量小米汤或者稀释配方奶。宝宝拉肚时先给予宝宝清淡、容易消化饮食如米汤、粥、面条等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可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严重呕吐者可以暂停饮食4-6个小时但是不要停水,要持续喂水待好转以后继续喂食。可以先少吃多餐、由稀到稠、由少到多,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病毒肠炎多继发乳糖酶缺乏,乳糖酶缺乏宝宝可暂停乳类喂养,而改为豆制品或者发酵奶或无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腹泻停止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结构,可以适当每日加一餐。腹泻时进食和吸收减少而肠黏膜损伤恢复需要丰富营养,限制饮食过严或者禁食过久常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并发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以至病情迁延不愈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没有特殊情况时需强调继续饮食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补充疾病消耗、缩短病程以有利于腹泻康复。
    2023-08-02
  •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香蕉吗(视频)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香蕉吗
    宝宝拉肚子是否可以吃香蕉要看具体情况。香蕉属于寒性水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有寒泻表现如大量清稀便伴泡沫、肠鸣音亢进、腹疼、畏寒、喜欢腹部保暖和按揉、体质较差、体质虚寒宝宝不适合吃香蕉。 即使腹泻可以吃香蕉的宝宝,如何吃香蕉也有讲究,比如选取熟透香蕉带皮蒸熟后再去皮吃,一次不可以吃过多。如果不能够区分宝宝腹泻性质则不建议给宝宝吃香蕉,建议给宝宝吃蒸苹果、番石榴、桃子等水果,腹泻时一般不建议给予孩子加糖水果,如水果罐头类,否则会加重孩子腹胀和腹泻情况。
    2023-08-02
  • 宝宝胃炎症状(视频)

    宝宝胃炎症状
    小儿胃炎是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引起的胃黏膜和胃壁的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具体如下: 1、急性胃炎:发病急,轻度的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胃炎:起病隐匿,常见症状有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者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儿部位是不固定的。轻症的为间歇性的腹痛或者钝痛,严重为剧烈绞痛,常伴有食欲不振、厌食、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进而会影响到营养状况以及宝宝的生长发育。胃黏膜糜烂出血者可伴有呕血、黑便。 引起小儿胃炎的原因很多,饮食不当、感染、胆汁反流、食物过敏、药物、精神因素、全身疾病的影响等等。家族密切接触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宝宝在一起进餐的时候有可能会传染给宝宝。这种情况下就建议给宝宝查幽门螺杆菌,查血清抗体检测、碳13尿素呼气试验,这些方法都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2023-08-02
  • 宝宝打嗝不停怎么办(视频)

    宝宝打嗝不停怎么办
    宝宝打嗝不停,可以竖直抱起宝宝,轻拍宝宝的后背、喂温水、捏宝宝的耳垂、弹宝宝的足底,让宝宝哭出声,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来缓解症状。打嗝医学上称为呃逆,是由于膈肌发作性的痉挛所致,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 因为小婴儿神经发育不完善,神经反射不协调,小婴儿更容易发生这种膈肌痉挛、打嗝的情况。比如吸入冷空气、腹部受凉、吃寒凉的食物、进食过快、喂养姿势不正确吞入过多的空气,都可以诱发打嗝儿。能抬头的宝宝可以让其趴一会,这样有利于缓解。宝宝偏左侧卧位睡觉不易打嗝、溢奶,可防止呕吐的乳汁引起呛奶。 同时积极地寻找引起打嗝的诱因,应避免受凉,注意肚子的保暖,正确喂养宝宝,避免吞入过多的空气。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注意奶温,喂奶时间不宜过长,注意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孔的大小要合适,一般奶速以1滴/秒比较合适。滴不出来宝宝吃奶费力;滴速过快容易引起呛奶。
    2023-08-02
  • 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视频)

    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
    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如下: 1、摄入能量不足:可见于喂养不当、喂养不足,宝宝消化能力弱或疾病等原因,导致食欲差或者进食困难等。如母乳不足、没有及时地添加辅食、微量元素锌缺乏、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以及厌食、胃肠动力不足、长期便秘引起的厌食、胃食道反流、幽门肥厚狭窄等原因导致进食困难; 2、消化吸收能力差:不能充分的吸收利用,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静脉性的肠道炎症、食物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各种原因引起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 3、疾病引起消耗增多:尤其是慢性疾病,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结核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机体消耗增加; 4、遗传代谢疾病导致代谢紊乱、消瘦、体重不增; 5、遗传因素:父母本身瘦,宝宝也比较瘦。 宝宝体重不增加,要合理喂养均衡饮食,及时添加辅食,必要时需就医检查寻找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去除诱因,合理喂养。
    2023-08-02
  • 孩子不吃饭什么原因(视频)

    孩子不吃饭什么原因
    孩子不吃饭主要因各种原因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宝宝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家长的喂养不当、强迫进食、宝宝不按时就餐,如宝宝喜欢吃零食,高蛋白、高糖食物如巧克力,可影响宝宝食欲。一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蛋白过敏,会表现为进食后胃肠道有不适、烦闷、烦躁、胸闷,甚至有的儿童见到相似的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非过敏食物,也会拒绝食用。微量元素如锌的缺乏也会表现为厌食,某些内分泌的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会出现厌食。 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也会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的疾病更为明显。比如胃肠道动力不足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等都可能会引起厌食。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比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的药物等等也会导致厌食。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来肠道的菌群失调,造成宝宝腹胀、恶心、厌食。维生素A或者维生素D中毒也会有厌食的表现。 气候因素影响,如夏季炎热消化酶分泌不足,运动量不足,小孩机体消耗减少,代谢减少,胃肠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小儿睡眠不足除了影响生长发育以外,也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及体力恢复,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精神因素,比如暂时的离开亲人以及熟悉的环境,一旦进入托儿所等新的环境,宝宝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也会导致食欲降低。如果宝宝不吃饭,经过调理没有改善,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进一步的寻找原因,以免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2023-08-02
  • 攒肚子一般在几个月(视频)

    攒肚子一般在几个月
    宝宝攒肚一般在满月前后到2个月的段时间内会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出现攒肚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随着母亲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者4-5天,有的时候甚至是半月不排大便,但是宝宝也没有痛苦的表情,等到排便时候也未出现排便困难,排出大便为黄色的软便、没有硬结、量较少,这种现象被称为攒肚。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至2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增多,肠蠕动也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的吸收功能比刚出生的时候有很大的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的反射,便出现了攒肚的现象。 攒肚的宝宝虽延迟几天排一次大便,但是排出的大便正常,为黄色软便,没有排便困难。而便秘的宝宝不仅排便次数少,而且排的大便比较干,出现排便困难,还会伴有睡眠不稳,排便的时候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攒肚只发生在宝宝满月前后到2个月的时间内,便秘却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
    2023-08-02
  • 厌奶期一般持续多久(视频)

    厌奶期一般持续多久
    厌奶期一般1个月左右就会自然地恢复,厌奶期的宝宝只是奶量的暂时减少。如果宝宝精神好,生长及发育也正常,没有证据显示厌奶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家长不必担心。厌奶期一般见于4个月左右的宝宝,宝宝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好奇,并且喜欢探索周围。自然容易分心,不能专心吃奶,而且4个月之后,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在吃与牛奶不同的多样食物之后,可能会喜新厌旧,变得不再钟情于吃奶。 厌奶期的宝宝进食时尽量保持环境柔和、安静,吃奶时不要逗孩子,让孩子专心吃奶,按需喂奶,不强迫进食,适当添加辅食。一般建议4-6月添加辅食,这个阶段月龄的宝宝,当看到大人吃饭时有想吃的情况,说明宝宝可以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要遵守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从一小茶匙开始慢慢的加量。每一种辅食添加先尝试3-5天,并观察宝宝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的症状。宝宝不爱喝奶,家长多会考虑是该牌子的奶粉被宝宝喝腻,建议可以更换奶粉,但更换速度不要太过频繁,宝宝会因为没有时间适应而出现拒奶的现象。
    2023-08-02
  • 宝宝胀气的表现(视频)

    宝宝胀气的表现
    宝宝胀气的表现有腹胀、排气增多、睡眠不宁、扭来扭去爱哭闹,偶尔会有呕吐、溢奶。宝宝胀气多因为过度哭闹或者不合理的喂养,在吃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以及腹部受凉等,经过腹部保暖以及顺时针按摩肚子,排气后会有改善。 消化不良,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使产气细菌增多,或者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容易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严重的腹胀会表现为腹壁紧张、拒绝触摸,甚至伴有腹壁发红或腹壁静脉清晰可见。如果有这样的表现,要注意外科疾病的可能,比如肠梗阻、肠套叠等。 婴儿胃肠道消化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屏障功能差,消化能力弱,加上婴儿肠道相对较长,但固定差,肠蠕动协调能力差,容易出现肠胀气的现象,腹胀明显或者出现明显的不适,要带宝宝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的诊断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宝宝吐奶从鼻孔吐出来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吐奶从鼻孔吐出来是怎么回事
    宝宝吐奶从鼻孔吐出来,说明宝宝有呛奶。鼻腔与咽喉部相通,当宝宝有吐奶,吐奶量大的时候,部分奶呛入鼻腔,从鼻孔流出。这时需要及时的直立抱起宝宝,将宝宝的头倾向一侧,让奶水顺利地流出。不要让孩子头向上扬起,否则奶水反而容易流入气管中。如平躺时发生呕吐,应该迅速的将宝宝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向后流入咽喉部及气管。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地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用小棉棒清理鼻腔里的奶质,同时注意检查奶液是否流入外耳道,及时地用棉签蘸出。 婴儿面色变暗时,说明呕吐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应迅速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膝上或者床上,用力拍打背部4-5次,使其把吸入的奶质咳出来。如果仍然无效,立即抬、捏刺激足底,使婴儿因为疼痛而哭,大口的呼吸空气,以免引起窒息。此外,应及时地到医院去看医生。 吐奶是新生儿及婴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情况。生理性吐奶婴儿体重增加良好,没有明显的不适。病理性的吐奶,吐奶频繁,而且量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较常见的有胃食道反流、感染、幽门痉挛、肥厚性幽门狭窄。这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