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登革热的治疗(视频)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热带疾病,感染方式是通过含有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热主要表现是发热、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等。治疗如下:1、给予登革热患者充分休息、补液、清淡饮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2、针对患者发热以后出现的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如肝功能损害,给予保护性治疗,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3、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登革病毒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能有效减少病毒的载量,或者缩短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时长。因此,抗病毒治疗不是登革热治疗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是主要的方式,对于重症类型的登革热患者,针对器官保护性治疗尤为关键。
    2023-08-01
  • 登革热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登革热症状及治疗方法
    登革热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如下:1、典型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关节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在检查时可以看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治疗主要是以休息、清淡饮食、对症和支持治疗,防止出现继发感染;2、重症登革热:患者有既往史,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器官损害,如脑膜脑炎、脑炎、大腔道出血。还有亚型引起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在出现登革热以后,进展较快,机体会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昏睡、昏迷等症状。对于重症登革热的表现,大多数患者要进入重症监护室,给予止血,改善器官功能代谢,或者是保护器官治疗,还要使用抗过敏药物,通过综合治疗的策略,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2023-08-01
  •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视频)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方式十分简单,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传播登革热的蚊虫,在学名上叫做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叮咬了登革热患者以后,登革病毒就进入到蚊子体内,在蚊子的中肠,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行分裂繁殖,然后病毒就聚集在蚊虫的唾液腺。当蚊虫叮咬另外一人时,病毒就进入到新的人体体内。从时间上看,登革病毒在蚊虫体内通过11天的分化发育,就可以保证蚊虫能够叮咬传播病毒。病毒在人体最长可以保存6个月,也就是在登革热流行的地区,对于传播登革热的伊蚊,采取有效的灭蚊措施,和对登革热病毒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登革热的传播,降低登革热的发病率,保护广大人群不得登革热。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会不会通过空气传播(视频)

    埃博拉病毒会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埃博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目前研究表明是微乎其微。由于埃博拉病毒是烈性的病毒,目前应该是在生物安全4级的实验室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密切接触是传播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方式。具体分析如下:1、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体液,比如唾液、呕吐物、排泄物、粪便、血清等都是密切接触传播;2、密切接触患者的衣物和生活环境,有研究表明,当埃博拉患者死亡以后,在清理衣物,以及所居住的环境时,也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3、接触患者的精液、乳汁,也是传播埃博拉病毒的途径。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怎么来的(视频)

    埃博拉病毒怎么来的
    埃博拉病毒,其实最早是在1976年首次被人类所知,所存在的地区是在非洲苏丹南部的一条河流周围,这条河叫埃博拉河。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出现迅速死亡,使得人类首次鉴定出来了病毒。目前的研究表明是存在于自然条件下的,非人类的灵长类身体里,比如大猩猩和猿类,在埃博拉河周边的地域当中,生存动物身上,在局部发作时,是和局部蝙蝠的生活有关系。但是目前这样的关系,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明确。当人类侵入到了有埃博拉病毒流行的区域内,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到了人体。目前埃博拉病毒流行地域,依然在中部的非洲,包括苏丹、中非、刚果这样的地域和西非地域,比如几内亚、尼日亚、贝宁等国家。目前来看没有造成人群的大范围流行,但是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高,几乎接近99%-100%。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埃博拉进行广泛的传播十分重要。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活多久(视频)

    埃博拉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活多久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单骨复链RNA病毒,自然条件下不能生存。埃博拉病毒在空气当中活多久和温度直接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是在4℃的条件下,病毒可以活1个月左右。如果是在60℃的条件下,病毒只能活几个小时。如果是在100℃的条件下,能活5分钟左右。另外一个特点是埃博拉病毒,对很多的消毒剂十分敏感,常用的比如物理条件下的紫外光消毒、化学条件下的消毒剂或者84消毒剂,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埃博拉病毒。所以,如果前往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域内,定期给予居住的住房,或者其他部位进行消毒,可以避免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如果是埃博拉病毒感染到人体,病毒在人体内可以存在2-3个月。即使病人因为埃博拉病毒去世以后,患者的体内依然有埃博拉病毒存在,也就预示着对于患者本身的治疗和如果患者死亡以后,尸体的处理十分关键。
    2023-08-01
  •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区别(视频)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区别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区别非常少见。目前来看,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属于丝状病毒科单骨复链的RNA病毒。所存在的地区也都是在非洲大陆,马尔堡病毒首先被发现是在1967年,埃博拉病毒是在1976年,相差10多年的时间段。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主要的区别,目前有以下两点:1、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免疫抗原性不同,也就是在这两种病毒感染以后,对人体的免疫应答不同。目前来看机体对埃博拉病毒的应答十分强烈,对马尔堡病毒的应答相对较弱;2、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引起临床症状的潜伏期不同,埃博拉病毒潜伏期目前是2-21天,马尔堡病毒潜伏期是4-16天。临床症状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治疗手段等,目前十分相似。所以不管是埃博拉病毒,还是马尔堡病毒都需要高度注意,因为两种病毒,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引起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都十分剧烈,造成的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在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应该高度注意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感染。
    2023-08-01
  •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多久(视频)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多久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来看,通过在全球感染的人群研究表明,潜伏期是在2-21天,也就是在3周内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的主要体征包括高热、腔道出血、器官功能衰竭。整体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超过了90%,目前来看局部的死亡率高达100%。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有两个特征,一就是对于解剖表明,在患者的肺泡内有埃博拉病毒的存在,也预示着可以通过肺泡呼吸传播。另一个是研究表明,如果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很高,潜伏期会很短。如果病毒载量较低,潜伏期就会很长。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患者出现了临床症状以后,传染性会骤然增长。因此,如果有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或者进入到了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包括采取隔离性措施,或者接种埃博拉疫苗,减少埃博拉感染的可能性,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
    2023-08-01
  • 拉沙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哪个厉害(视频)

    拉沙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哪个厉害
    拉沙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属于单股RNA病毒,拉沙病毒是沙状病毒科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埃博拉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拉沙病毒有中间的媒介,主要的媒介是在西非地域流行的一种老鼠叫多如鼠,当人们接触了多如鼠的分泌物、排泄物,就会感染拉沙病毒。总体来看拉沙病毒的死亡率是在80%以上。埃博拉出血热的死亡率是在90%-100%。另一个方面是拉沙病毒,目前来看,仍然流行局限在西非地区,包括几内亚、尼日利亚、贝宁、多哥等国家。相对来看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地域相对广泛,除了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南部以外,比如刚果、尼日利亚、尼日尔、坦桑尼亚部分地区,这些国家都有流行。对于整体来看,埃博拉病毒确实影响十分广泛,但对于个体来看,拉沙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性,致死率都比较高。因此,在这些地区都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包括避免被接触患者,或者避免到有老鼠活动的地区,同时注射疫苗,都能够有效避免感染。
    2023-08-01
  • 疟疾严重吗(视频)

    疟疾严重吗
    疟疾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疟疾全球报告当中表明,目前全球感染疟疾的人数有2.2亿人左右,每年大概有超过2亿2千万人患疟疾。由疟疾造成的死亡也十分惊人,在2019年的报告当中指出,全球当中因为疟疾死亡超过了40.5万人,其中有65%左右的来自于非洲地区。其中在非洲地区的人群当中,有80%以上的人群是怀孕女性。我们国家在建国初曾经做过流行病学调查,全国的疟疾通过推算超过了2千万人。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后,在1978年再次做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仍然有超过1千万人患疟疾。综合来看,采取了很多措施,到2017年中国已经没有本土的疟疾报告。也就是在2017年以后,我们国家报告的疟疾患者,都是通过国外感染国内发病的病例。由此可见在出国以后进入到疟疾疫区时,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使用预防用药,减少感染,减少疟疾发病的可能性。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