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苓

  • 体位性低血压需要治疗吗(音频)

    体位性低血压需要治疗吗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产生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然后突然转换成另一个姿势的时候,出现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压,比如保持蹲姿太久然后突然站立起来,表现为视力模糊、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是轻微的情况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当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应该立刻保持平躺的姿势,然后快速转移到活动空间宽松、空气流通的地方,这样患者很快就会苏醒,如果发作时间太长,就用针灸的方法使患者苏醒,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皮下注射升压药。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治疗,需要寻找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心力衰竭、多发性硬化病,一般用药为降压药、利尿药等。
  • 早搏治疗方法(音频)

    早搏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只是偶然的一次早搏可以暂时观察,不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因为情绪激动、紧张或者长期熬夜、失眠导致的,需要使病人放松,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即可,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或者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心脏早搏发生很频繁,或者患者出现心悸、心慌、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建议患者应该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等,结合检查结果给予对症治疗。如果是心脏方面的疾病,有早搏的症状需要对症治疗。早搏根据起源处选择适合的药物,早搏的起源处有心房、心室及房室结,最常使用治疗早搏的药物有稳心颗粒、利多卡因、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等。
  • 早搏的感觉(音频)

    早搏的感觉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早搏的感觉就是心脏出现胸闷、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出现心脏早搏的症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建议去正规医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服用药物治疗改善早搏的症状,建议平时不要容易动怒和怄气,尽量稳定住自己的情绪,避免身体太过劳累,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身体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摄入,多参加户外运动,能够加强身体的抵抗力,每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期复查可以及时的了解身体恢复状态,根据恢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身体保养。
  • 窦性心率不齐是怎么回事(音频)

    窦性心率不齐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不齐是检查心电图示的表现,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特点是随着呼吸的节奏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快,呼气时变慢,憋气时心率是正常的。窦性心律不齐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大多数病人都属于生理性,在临床上很常见。生理性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晚睡、熬夜、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等原因导致的。不需要治疗,只要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都会改善。病理性的主要是心脏的疾病,窦性心动过速主要病因有贫血、风湿热、甲亢等等。窦性心动过缓主要有迷走神经张力过大,或窦房结受到损伤导致的。
  • 冠状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音频)

    冠状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硬化是属于冠心病的病情,一般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特别是在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后症状更为明显,此时需要先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是确定冠心病之后就需要对冠心病进行治疗。1、细小动脉硬化多发生在高血压的病人身上,主要表现为病人的动脉中层钙化。2、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一种脂质代谢的障碍,如果胆固醇等代谢异常就会更容易发生这种疾病,随着病情恶化也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冠心病疾病。对于有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心理方面的治疗护理也要把控好,一旦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疾病受到了很大打击,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就会更深,所以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辅导。
  •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音频)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如果治疗时间和发病之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并且年纪小于70岁,可以进行溶栓治疗。二、其它情况或者条件允许的患者,可以选择治疗效果较好的冠脉介入治疗。三、对于呼吸极度不适甚至停止呼吸的患者,应该立即采用心脏起搏器治疗,一般的治疗方式都是尽量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心肌恢复到正常状态,进行灌注治疗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灌注之前,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缓解不适的症状。
  • 心肌炎的表现是什么(音频)

    心肌炎的表现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导致心肌炎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和非感染两种,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最先表现出来的是感染症状。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常会出现体温升高、心率突然增快或突然减慢、咽喉痛、咳嗽、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在1-3周后才会出现心肌炎症状。感染导致的心肌炎还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这种胸痛比较剧烈,有些病人可能一会就好了,部分病人可能会疼几天。心肌炎最主要的表现是心律失常,患者大多数会出现心慌、心悸,严重时还会导致晕厥。如果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如果心肌炎病情严重会导致抽搐、血压下降、心源性休克。一旦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早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者发生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
  • 急性心肌炎是什么(音频)

    急性心肌炎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心肌紧张性疾病又叫做急性心肌炎,大多发生于感染性疾病,比如败血症、猩红热、肺炎以及伤寒等。急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会引起心肌劳损,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如果发现该疾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心电图可以检查出心率过快,以避免病菌的进一步感染。对于急性心肌炎的患者饮食要清淡,不能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不能劳累、熬夜,要注意休息,静养有助于心功能不全的控制、心律失常的调节,是治疗心肌炎最常用的方法。
  •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风湿性心脏病又叫做风心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造成心脏瓣膜病变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感觉到疲倦劳累、四肢无力、吃饭时没有胃口、容易感觉到恶心,有的时候会呕吐。并且不时的伴有心绞痛,在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过后,会明显感觉到呼吸困难,并且出汗量明显增多,还会伴有心悸等症状。风湿性心脏病发展到后期,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肺水肿,可能会出现声音沙哑甚至是咯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