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 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肠梗阻是消化科常见疾病,而且是急腹症的一种。肠梗阻常见的症状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痛、吐、胀、闭。痛就是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胀是患者出现明显腹胀。因为肠道出现梗阻,腹部肠管里气体和内容物无法排出,患者出现非常明显的腹胀。吐是因为患者肠梗阻,大便以及气体排不出去,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闭是肠梗阻的病人典型的表现,包括停止排便、排气。如果出现肠梗阻,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因为肠梗阻的病人要禁止喝水、吃饭,进行补液、通便治疗,目的就是为了尽早缓解肠梗阻的症状,避免肠梗阻带来更危险的并发症。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如下: 1、禁食水,给予积极的补液治疗; 2、根据肠梗阻病人的原因适当给予灌肠治疗,协助患者排便; 3、肠梗阻的病人如何很严重,可以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部的压力; 4、很多肠梗阻的病人给予抗生素,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2023-08-02
  •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注意什么(视频)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注意什么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注意以下几点: 1、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因存在各种各样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出院并不代表完全康复了,若不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其致残率较高; 2、出院后大部分人会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故患者需记住用药期间经常进行检测,特别为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脏问题,出现肝功能损伤,因很多人没有重视,最后会出现肝损害表现,建议患者1-2个月去医院进行化验; 3、脑卒中为复发率高的疾病,需注意给予病人血管方面的评价和评估,需经常进行血管检查,观察血管情况,硬化程度,需使用药物的种类,积极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后总感觉容易疲劳正常吗(视频)

    脑卒中后总感觉容易疲劳正常吗
    脑卒中后出现疲劳的发病率较高,20%-80%左右。此情况不是正常表现,但确实普遍存在于很多病人中,病人患脑梗塞后整个人处于疲乏、无力、乏力状态,原因如下所示: 1、脑梗急性期会出现血液的重新分配,有时脑部缺血后会出现疲劳反应; 2、脑卒中后,部分患者表现为肢体障碍、偏瘫,而偏瘫后肌力可能为四级,正常人为五级,让四级肌力患者做五级肌力能做的事情,患者会感觉非常累。 对于患者出现的疲劳,只能通过使用药物慢慢改善,可慢慢恢复。
    2023-08-02
  • 脑卒中后血压高怎么办(视频)

    脑卒中后血压高怎么办
    脑卒中后患者血压高为正常的反射性保护机制,急性期处理分两种情况,脑梗患者需溶栓治疗,如果此时患者的血压很高,需进行血压处理;如果患者血压不是很高,急性期可不用明显控制血压,此时可保证脑部灌注,而保证脑血流量,也可保证脑梗塞面积不会扩大。 如果到恢复期,一般需控制血压,建议使用降压药,大约在进展性卒中两周开始使用降压药,将患者血压降到稳定数值,一般如果患者血压超过140/90mmHg,可应用降压药。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方法(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一般脑梗死无需抗凝治疗。但心源性脑梗死,如病人存在房颤,则需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之前急性期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但华法林易引起脑出血,故现在用量很少。 目前存在很多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相较经典的华法林具有较大好处,无需经常监测患者凝血情况,该药也很少发生脑出血,建议使用新型抗凝剂进行治疗。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由医生给病人开具处方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视频)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进入恢复期,需进行神经康复,其方法如下所示: 1、肢体训练,每天需进行大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收缩、屈伸运动; 2、保持良肢位,应保持在平时的功能位以保持患肢功能,因患者恢复后,长期不下床,可能出现挛缩等情况,因此需保持良肢位; 3、进行训练时,应从近端向远端运动,即训练从躯干开始,而后到末梢,需先坐起来,而后再进行大肢体、关节的训练,最后为手关节训练; 4、进行生活能力训练,患者进行上厕所、吃饭等训练比较重要,此为病人康复、前进的捷径。
    2023-08-02
  • 食道裂孔疝有生命危险吗(视频)

    食道裂孔疝有生命危险吗
    食道裂孔疝通常指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消化科比较常见的现象,食管裂孔疝没有生命危险,不要过度担心。食管裂孔疝主要是指患者的食管与胃的交界处,即贲门松弛,膈肌孔松弛后部分胃可以疝到胸腔,有时还能回到腹腔,这就是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结构性原因,较多食管裂孔疝的病人可以表现为反酸、烧心,还可能会有食物反流、打嗝、嗳气等,通常可以通过胃镜以及上消化道造影,来较好的判断是否有食管裂孔疝。如果病人的食管裂孔疝比较严重,胃组织疝到胸腔里可能会引起胸闷、憋气症状,此时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判断是否有这种情况。一般如果有食管裂孔疝,可以按照胃食管反流来治疗,建议病人避免辛辣、刺激、较甜的食物,而且不要吃太饱,避免吃完饭后立刻平卧,这样都容易加重反流。
    2023-08-02
  • 胆管结石堵塞怎么办(视频)

    胆管结石堵塞怎么办
    胆管结石堵塞属于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指胆系结石到胆管里引起胆管阻塞。胆管阻塞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严重情况。因此,对于胆管结石阻塞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目前,对于胆管结石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简称为ERCP,通过内镜在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可以观察到胆总管内结石的情况。该项检查不仅可以造影观察结石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乳头肌切开,通过各种内镜治疗的方式将胆总管内结石取出,能够有效改善胆总管阻塞。所以,此项检查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因此,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核磁或者CT明确存在胆管结石。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内镜解除胆管结石,如果内镜治疗失败,还可以进行外科治疗。
    2023-08-02
  • 怎样预防胆管结石(视频)

    怎样预防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分为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通常并没有明确病因,在日常生活中无需预防。而肝外胆管结石,尤其是胆总管结石,往往是由于胆囊结石掉出引起。因此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暴饮暴食、吃油腻食物、大量饮酒,从而能有效预防胆囊结石掉到胆管引起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可以引起急性胆囊炎,而急性胆管炎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若胆囊结石小于1cm,属于胆固醇性结石,还可以用药物进行溶石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可以使胆囊结石减小甚至是消失。
    2023-08-02
  • 胆管结石的高发人群(视频)

    胆管结石的高发人群
    胆管结石高发人群具体如下: 1、年龄>40岁的人群,此类人群由于年龄增长的原因,会导致胆汁代谢出现异常,易出现胆系结石; 2、肥胖人群,尤其女性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胆系结石; 3、多次生育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以及饮食习惯改变,容易出现胆系结石; 4、生活不规律人群,比如很多人不吃早餐、平时生活不规律,也容易出现胆系结石。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