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生

  •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结果无突变怎么治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结果无突变怎么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基因检测最常见的突变是KIT和PDGFRα,但也有8%-15%的病例未检测到这两种突变,即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对于没有KIT和PDGFRα突变的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2021版《COS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对于基因分型不明患者,药物治疗的一级推荐是服用伊马替尼,三级推荐是服用达沙替尼,如果是病理诊断明确的SDHB缺陷型患者和NF-1型的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疗效存在争议,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有可能带来部分获益,如贝伐单抗、阿柏西普等。相对于其他实体肿瘤,医学界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已经取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该领域仍有些尚未完全解开的谜团,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无疑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研究成果的出现,相信覆盖在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之上的神秘面纱,会逐步被揭开。
    2023-08-02
  • 胆管癌的靶向药有哪些(视频)

    胆管癌的靶向药有哪些
    目前临床用于胆管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TKI制剂以及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要基于患者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单纯的靶向药物,对于胆管癌的治疗作用相对有限,一般将靶向药物和化疗,或者免疫治疗相联合。比如化疗联合仑伐替尼、阿帕替尼,或者索拉非尼等多靶点的靶向药物,通过联合,起到多个基质、多个途径,共同抗肿瘤的作用。在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如果患者的条件允许,可以同时进行免疫治疗,通过化疗、靶向和免疫途径的综合治疗,起到多药联合的抗肿瘤效果。临床如果患者的条件允许,应该积极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的结果,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比如抗血管生成的贝伐单抗等其他靶向药物,也可以用于胆管癌的治疗。临床上,要基于患者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2023-08-02
  • 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效果(视频)

    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效果
    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效果较好。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主要发病原因是乙型肝炎感染没有很好控制,进展成为肝硬化,最终发展成为肝癌。多种靶向治疗药物适用于肝癌治疗,此种药物特点是无论用于哪个时间段治疗,都有共同特点,如主要针对肝细胞提供营养、血液供应的肿瘤血管。 肝脏是富血供器官,肿瘤在其中顺利生长,是因为有足够肿瘤血管提供养料。如果把提供养料通路切断,肿瘤细胞会被饿死。因此,很多靶向药物都是针对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剂。
    2023-08-02
  • 肺腺癌化疗最佳药物(视频)

    肺腺癌化疗最佳药物
    目前尚无肺腺癌化疗的最佳药物,只能按规范和指南应用一线化疗药物。一线化疗药物相对效率高、毒副作用低。临床常用的肺腺癌化疗药物包括培美曲塞、吉西他滨、紫杉烷类的多西他赛、紫杉醇、长春瑞滨等,大部分化疗方案组成以上述药物为主。再联合应用铂类,顺铂、卡铂、奈达铂这些组成联合化疗方案。 临床常用两药联合,三药联合方案现在较为少用。除化疗药物外还可进行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甚至免疫治疗,这些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2023-08-02
  • 肺转移性肿瘤怎么治(视频)

    肺转移性肿瘤怎么治
    肺转移瘤有两种可能性,即肺癌肺转移和肺脏以外肿瘤转移到肺上。如果是肺癌肺转移,可用治疗肺癌方法,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确诊为肺癌,可再做基因检测,判断有没有基因突变。如果有基因突变,首选治疗是靶向治疗。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可采取免疫治疗。如果不适合或者患者不愿意做免疫治疗,可进行化疗,或者化疗加抗血管生成治疗; 2、如果是肺脏以外肿瘤肺转移,可根据原发肿瘤情况做相应处理。 所以,肺转移瘤一定要分清楚是肺癌肺转移,还是肺脏以外肿瘤肺转移,治疗方法不一样。
    2023-08-02
  • 什么是肾血管瘤(视频)

    什么是肾血管瘤
    肾血管瘤指肾脏的血管生长肿瘤,较常见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为肾错构瘤。若属于良性病变,则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若瘤体>5cm,则存在自发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此时患者需进行外科微创手术治疗。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外,肾血管瘤还可能为肾脏动脉瘤或毛细血管瘤。而肾动脉瘤的治疗相对较困难,可能与肾性高血压同时产生。若患者存在肾脏毛细血管瘤,在肿瘤较小的情况下无需进行治疗,但若肿瘤较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尿,必要时需注射硬化剂或进行血管瘤栓塞的治疗。
    2023-08-02
  • 治疗肠癌的靶向药(视频)

    治疗肠癌的靶向药
    晚期肠癌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EGFR单抗包括帕尼单抗、西妥昔单抗等。晚期肠癌的药物选择比较多,根据治疗目标以及肿瘤部位和基因的状态,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比较常见。这时靶向药物的选择,需要进行专科咨询。除了上述针剂的靶向药物,还有口服的靶向药物可以用于肠癌的三线治疗。比如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瑞戈非尼、呋喹替尼,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常用的口服化疗药物,包括5-FU(5-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培他滨等,可以应用于一线治疗,还有TAS-102(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用于三线治疗。对于晚期肠癌而言,普通化疗有效率只有50%,但配合靶向药物有效率≥70%。如果经费条件允许,有适应证,能耐受靶向药物,建议患者选择使用靶向药物。
    2023-08-02
  • 肠癌一般几年形成(视频)

    肠癌一般几年形成
    肠癌几年形成,医学上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从炎症发展到息肉,再到病变、癌变、肿瘤、什么程度的肿瘤,时间均不一样,一般从炎症开始,逐渐递增变成肿瘤,大致可能需要10年以上,比较长。直肠癌的时间概念比较清楚,因为直肠癌的特性是环绕肠管生长,长满一圈一般需要18-24个月,从确定肿瘤再长满一圈,大概需要这些时间,这一点很明确。肠癌的形成时间要看从什么时候算起,要看到肠癌的哪一个步骤,是刚发现,还是已经到肠癌长满一圈,甚至引起并发症梗阻、周围侵犯,每一个程度不一样。总体而言,肠癌的发生发展有过程,而且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对于可以引起肠癌发生的因素,要及时给予控制,如饮食要健康、适当锻炼,及时体检,对于避免肠癌的发生发展,避免肠癌从早期继续进展,非常有意义,因此必须要重视。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需要手术吗(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需要手术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概念不是很准确,一般称之为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或者乳管内乳头状瘤合并早期的原位癌。一旦明确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病患,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切除的范围与乳管内病变的范围有关。乳管内病变的生长特点是沿乳管生长。所以乳管内病变从乳头的根部开始,可能向乳腺的各象限发展。整个乳腺导管内均充满此类病变时,甚至有些患者需要进行乳房腺体的切除。合并有癌变的患者肯定需要经手术治疗,并且无任何争议,患者术后可以通过辅助重建等方法,改善术后的乳房形态。如果临床高度怀疑患者出现乳腺导管内病变,比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甚至合并有乳头溢液、溢血等情况,且溢出物为淡红色、淡黄色液体,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患者可通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评估是否存在早期癌变,如果没有癌变,单纯进行部分切除即可。
    2023-08-02
  • 主动脉钙化严重吗(视频)

    主动脉钙化严重吗
    中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做常规胸片等一系列检查时,发现存在主动脉钙化的情况。这其实是老龄化的改变,这是自然生理变化过程。因为钙离子沉积在血管壁中,就会出现钙化的状况,影像学就会表现为高密度现象高信号。如果有主动脉钙化,患者不必紧张,应到正规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观察其对血管、血压以及正常血管生理活动的影响。大部分的心血管的钙化、主动脉钙化为正常现象,不需要任何药物以及手术干预,定期随诊即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