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艳蕾

  • 脑梗塞吸烟的危害(视频)

    脑梗塞吸烟的危害
    吸烟对于脑梗患者而言是危险因素,不仅对肺部会造成损伤,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对于脑梗患者而言,通常要求患者戒烟、限酒,同时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均有助于防止脑梗的再次发生。脑梗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结果,有些是不可控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种族等,但是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少动以及肥胖等,可以通过做出积极调整进行干预。吸烟就是其中一项,由于吸烟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无论是否存在脑梗,均建议患者戒烟、限酒,还需要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减轻体重。
    2023-08-02
  • 多发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视频)

    多发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脑梗塞指在大脑多个部位,通过CT或者核磁的检查,都发现有梗塞灶的出现。多发脑梗塞可能是多次有脑血管病发生,病灶不断积累,比如多处血管狭窄,或者多个危险因素,未进行脑卒中合理预防,出现卒中复发,可能会出现多发脑梗塞。此外心脏有栓子脱落,可能会造成多个部位的脑栓塞,也会出现多发脑梗塞。多发脑梗塞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如累及皮层,患者可能会有失语,或者视觉异常。如果发生在基底节区,患者可能会有感觉或者运动异常。多发性脑梗塞发生后,需要回顾患者是否对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进行积极的处理,如果发生多个部位的脑梗塞,要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如房颤等。
    2023-08-02
  • 基底节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视频)

    基底节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基底节区的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底节区的大脑中动脉发出豆纹动脉,豆纹动脉基本是呈垂直样自大脑中动脉发出。当患者长期的血压控制不佳时,血流动力学便是在豆纹动脉部位,可能造成某些血流动力学影响,而出现粟粒样动脉瘤等病理改变。当血压突然升高时,直角的豆纹动脉部位很容易发生破裂,而出现基底节区脑出血。所以基底节区脑出血,也是脑出血比较常见的部位,比如壳核出血。除基底节区外,脑干等部位也可能发生出血,此时最常见的是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因此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按时服用药物,使血压控制得比较平稳,才能够避免或减少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什么意思(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什么意思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一种先天畸形,主要是后颅窝容积变小,小脑的下部、延髓被拉长,然后嵌入枕骨大孔内,出现颈髓的受压,还有蛛网膜的增厚和粘连,小脑扁桃体下疝会造成的临床症状可能会有头痛、手部肌肉的无力和萎缩,以及后组颅神经受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通过影像学方面的检查,比如核磁,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小脑下部、延髓进入枕骨大孔的范围,对颈髓进行压迫。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一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合并有脊髓空洞等畸形,出现痛、温觉的感觉障碍,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小脑扁桃体、延髓嵌入枕骨大孔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023-08-02
  • 肌束震颤的表现(视频)

    肌束震颤的表现
    肌束震颤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患者局部有肌肉跳动,提示肌肉束颤,同时患者自身也有肉跳感,在肌电图检查上也会有相应表现。肌肉束颤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生理性肌束震颤:正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偶然有肌束震颤,比如疲劳、爬山等比较累的情况下,可能会有肉跳或肌束震颤的体验,但通常不会持续发生;2、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影响脊髓前角等与运动相关的细胞,此类患者更容易出现肉跳症状,甚至在患者的身体部位也可以用肉眼看到震颤的肌束。
    2023-08-02
  • 女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视频)

    女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女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如果是根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存在压迫情况,最常见是神经根出来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不好患者腰椎一般也不好,故有颈椎病患者容易出现腰椎病。女性怀孕之后也容易出现韧带变化,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推荐睡硬板床,平卧1-2周,并多休息,减少坐位、站位、负重,通常注意上述事项后多会有缓解。如果持续不缓解,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疼痛较严重者可用利多卡因进行神经封闭治疗。但上述疗法都需要去相应科室就诊,让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2、根性坐骨神经痛,此种情况相对较少,比如腰大肌或者臀大肌、神经出行处肌肉病变,受凉或者肌肉肿胀造成疼痛,需要到骨科或者相应科室就诊,解除上述情况,疼痛通常会缓解很多。一般腰椎间盘突出较明显患者,平时要有良好坐姿,避免上述症状发生。疼痛严重者可以吃治疗疼痛的药物。如果是神经痛,可服用卡马西平等治疗。日常生活也要注意锻炼,并做些有益腰椎跟颈椎的动作,比如游泳等。
    2023-08-03
  • 下肢神经损伤的表现(视频)

    下肢神经损伤的表现
    下肢的神经分成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还有植物神经。如果是单纯的感觉神经受累,比如肌皮神经炎可能会表现为腿外侧麻木、疼痛或者是烧灼感。运动神经受累可能会出现步态异常,或者是运动能力异常,比如腓神经麻痹就会出现跨越步态。骶尾部还有一些植物神经,如果这些神经出现损害,可能出现会大小便的功能异常,比如排便费力,或者尿潴留。有些膀胱功能出现异常,无法顺利的排尿,出现尿液在膀胱潴留。 所以下肢神经的损害还是根据损伤神经的不一样有不一样的表现,可以表现为感觉方面或者是运动方面。要是影响腰骶神经,尤其是骶尾部的神经,可能会出现二便困难,大小便也会出现异常。
    2023-08-03
  • 脑血栓吃什么药能溶栓(音频)

    脑血栓吃什么药能溶栓
    讲解医师:母艳蕾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目前口服的药物还不能进行溶栓,可以进行脑血栓的溶栓治疗的药物都是需要静脉用药的。通常口服的阿司匹林、波立维类药物,只能抗血小板聚集,并没有溶栓的效果,具有溶栓的药物需要在发病的时间窗之内才能使用。\n发病的时间窗是指开始出现症状到到达医院用药的时间。时间窗在3-4.5小时之内,可以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名是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六小时之内,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两个药物是可以溶栓的。\n所以,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概念要清楚,具有溶栓效果的,目前主要的是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等,口服药物的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还有中成药可以降低纤维蛋白等,但是都不能称为溶栓药。
  • 脑梗患者喝什么粥好(音频)

    脑梗患者喝什么粥好
    讲解医师:母艳蕾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患者能不能喝粥,要看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不推荐喝粥,因为粥比较黏稠,喝粥之后血糖会骤然升高。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如果血糖特别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会使血栓形成风险进一步增加,患者有可能会在原来病情基础上加重,因此不建议喝粥。\n不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咀嚼、吞咽没有困难,可以正常饮食。如果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情况,喝粥对防止呛咳有一定的好处。粥的种类没有太大限制,只要是营养、易消化的,都可以给患者服用,保证入量增强营养。
  • 脑梗塞患者怎样锻炼咀嚼(音频)

    脑梗塞患者怎样锻炼咀嚼
    讲解医师:母艳蕾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脑埂塞的患者如果是出现了面瘫、舌瘫这种情况,咀嚼能力就会受到损害。有咀嚼受损的患者一开始如果强硬的吃饭食,咀嚼不好容易呛到也容易引起误吸性肺炎。像这些患者早期可以做简单的动作,比如呲牙、鼓腮来锻炼面肌。等过了急性期,过了7-10天后,通过针灸还有自己的锻炼,使肌力逐渐恢复了后可以适当的嚼比较软烂的食物,防止误吸也可以在食物里加增稠剂防止呛咳。然后一步一步锻炼,先吃半流质的饮食再过渡到固体的饮食,循序渐进,逐步来锻炼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