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 治疗神经痛的药物有哪些(视频)

    治疗神经痛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神经痛的药物大致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1、抑制神经传导类:比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2、非甾体类抗炎类:比如洛索洛芬、布洛芬等,此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轻度神经痛有效;3、营养神经类:比如甲钴胺、维生素B1,可以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相应症状。服药的同时,可以根据病因进行病因学辅助治疗。若存在疲劳、受凉,建议多饮水、多休息;若存在病毒感染,应使用抗病毒药物;若因存在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类的继发性因素,则应进行手术减压治疗。
    2023-08-01
  • 脑神经痛是什么症状(视频)

    脑神经痛是什么症状
    脑神经痛多指颅神经疼痛,包括三叉神经、舌咽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面部眼支、上颌支、下颌支,某一分布范围出现短暂、快速刀割或电击样剧烈疼痛。疼痛通过扳机点触发且病因较多,如果是舌咽神经痛通常出现咽后壁、外耳道吞咽疼痛。如果脑神经痛指脑部神经及枕大神经痛,则易发生脑部神经痛,分布于耳后部位,可出现经典神经痛症状,如表现为短暂、剧烈疼痛感。疼痛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原因,部分与劳累,受凉、病毒感染有关。三叉神经痛多由于血管扩张、压迫导致。
    2023-08-01
  • 结核性脑膜炎症状(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主要分为以下症状: 1、结核感染症状:疲劳、乏力、低热、体重减轻和盗汗等,依据原发病灶部位会有不同症状,如果是肺结核则会出现咳嗽、咳痰等; 2、颅内高压症状:脑部的感染会引起颅内压力升高,导致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3、脑膜刺激症状:脑膜受到刺激也可以引起头疼,患者呈全脑胀痛或刺痛,同时可以伴有脑膜下脑组织受累,比如嗜睡,意识水平改变,行为异常等。如果还伴有脑膜脑炎会出现局灶神经系统体征; 4、颅神经受累症状:由于结核很容易造成颅底损害,会引起颅神经损伤,从而导致相应症状。比如口角歪斜、吐字不清楚、眼球活动障碍等。
    2023-08-01
  • 常规脑电图要做多长时间(视频)

    常规脑电图要做多长时间
    常规的脑电图一般是进行20分钟检查,脑电图检查是通过电极,接收不同脑叶的放电进行监测,对于癫痫和特殊位置的疾病诊断,有一定辅助检查意义,最主要的是用于癫痫的诊断。癫痫发作不是时刻发生,需要有特殊的诱因或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脑电监测的时间越长,病人的阳性率便越高。常规脑电图,对于发作不频繁的癫痫患者,阳性率并不很高。所以如果常规脑电图没有检测到癫痫发作,而又高度怀疑有癫痫发作时,需进行长程的脑电监测,同时可以伴有视频的监测,此时通常进行24小时的脑电图监测。还有部分癫痫,很容易出现在睡眠中,所以24小时的脑电监测可能更容易发现,在睡眠中出现的癫痫情况。
    2023-08-01
  • 视频脑电图能检查出什么(视频)

    视频脑电图能检查出什么
    视频脑电图可以持续性记录脑电活动情况,且在脑电发生时记录患者肢体活动,即记录癫痫发作形式,包括在睡眠中记录发作形式和脑电活动。脑电图检查为诊断癫痫的检查方式,癫痫发作特点表现为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阳性率越高,所以可较好观察异常癫痫波。癫痫发作形式期间,针对患者肢体,如眼神、头部转向、发作动作等进行检测,可以鉴别发作形式,同时可以监测患者睡眠期间脑电活动和肢体活动情况。部分患者癫痫均在睡眠期间发作,且部分只在睡眠中发作,所以针对此类疾病进行脑电监测较有优势。
    2023-08-01
  •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什么意思(视频)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什么意思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是头部影像学检查常见的诊断。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可以在脑室周围也可以呈点片样分布,在核磁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多,在生理的情况下,随着年龄增加也会出现类似脱髓鞘改变。 如果发生年龄过早则需要与疾病进行鉴别,比如有无损伤血管的危险因素,比如年轻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而对于年轻人,也要与炎性的因素进行鉴别,比如特殊病毒感染或免疫相关的脱髓鞘改变;如果是老年人,慢性疾病会引起慢性缺血,而这种病灶会越来越多,在脑室周围形成慢性脑白质脱髓鞘。而这种情况会导致精神情绪异常,比如老年性抑郁症或认知功能改变、记忆下降等。 所以应该提早进行识别,预防和相应的治疗。
    2023-08-01
  • 得了腔隙性脑梗多久能好(视频)

    得了腔隙性脑梗多久能好
    腔隙性脑梗是指出现在脑内的<15mm的梗塞,如果是急性关键部位发作的梗塞,一般急性期是2周,多数患者都会在急性期之内得到很好的改善。因为病灶非常小,除非在一些特殊关键部位,比如内囊,在运动神经非常集中的地方可能会留有肢体瘫痪。这些肢体的瘫痪在3个月之内都是康复黄金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之后,功能上会得到很好的康复。 大脑细胞是永久性细胞,一旦坏死之后就不能再生,所以不管有急性症状腔梗,还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腔梗,都不可能消失。将来通过头颅CT或头颅核磁的影像学检查,还是会发现痕迹。随着年龄增长,根据危险因素控制的情况,这些小病灶有可能会越来越多。
    2023-08-01
  • 面神经损伤的表现(视频)

    面神经损伤的表现
    面神经损伤之后可以导致较多临床症状,包括分泌腺症状、运动症状、味觉以及听觉症状等,具体如下:1、分泌腺症状:比较高位置的面神经损伤会导致泪腺分泌异常;2、运动症状:面部肌肉异常,导致额纹变浅、眉毛下降。在想闭眼时闭目力弱,同时一侧口角会变得较低,在微笑或者说话时口角会偏向健康的一侧;3、味觉以及听觉症状:面神经控制舌前2/3的味觉,所以有些患者会感觉吃东西没有味道。面神经中的镫骨肌神经,也从面神经分出,如果镫骨肌神经以上受到累及会出现听觉过敏,这时听很小的声音都会感觉较响,有震耳欲聋的感觉,所以会有烦躁的感觉。
    2023-08-02
  • 腔隙性脑梗死的起因(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的起因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包括可控的因素和不可控的因素,具体如下: 1、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小血管动脉硬化而导致相应的供血区域出现腔隙性病灶;再有遗传性的因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会导致腔隙性梗死。通常这种遗传性因素会在年轻时出现多发的病灶; 2、可控因素:包括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饮酒会加速小血管的动脉硬化,产生更多的腔隙性梗死。也包括少见的因素,比如血管炎症等。
    2023-08-02
  • 偏头痛容易得脑血栓吗(视频)

    偏头痛容易得脑血栓吗
    对于偏头痛的患者,发生脑血栓,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偏头痛对于不同的患者,发病率不同,而对于年轻患者、女性患者以及先兆持续时间>60分钟的患者,更容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发现部分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可以出现脑部微小栓塞,从而引起偏头痛症状,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形成。在部分单基因遗传的脑小血管病中,有很多会合并偏头痛的症状。所以患者如果出现偏头痛,尤其是伴有较长时间的先兆性偏头痛,需要警惕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对于单纯脑梗死,头疼的发生率不是很高。而对于后循环的梗死,则更容易出现头疼的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