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视频)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感染率,已经从10年前的1%下降到现在1‰-2‰,10年前大概100个人里就有一个置换人工膝关节发生感染,发生率很高。但是现在通常在1‰-2‰。每年做2000-3000例手术,可能就有2-3个患者发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从患者角度来说,一般是糖尿病、抵抗力差、身体比较虚弱、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抽烟、皮肤条件不好的患者可能发生感染。感染还和术后抵抗力有关,比如术后患者抵抗力差、局部软组织条件不好,特殊情况下就会发生感染。 有些感染目前无法确定感染因素。现在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无菌条件下,部分医院还会采用层流手术间、百级层流手术室,甚至采用太空服,严格无菌的地方进行手术,但即使如此感染发生率仍然在1‰左右。所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很多。 此外,还有一些是由于伤口问题,如做完手术后伤口渗出、渗液、伤口不好,这时渗液、渗出会逆行到关节腔发生感染。最常见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远期感染,远期感染主要和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血源性播散到关节部位有关,比如牙齿感染、肺部感染,甚至心脏瓣膜炎,都可能传播到人工关节导致人工关节感染。
    2023-08-03
  • 膝交叉韧带损伤多长时间能恢复(视频)

    膝交叉韧带损伤多长时间能恢复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后通常需要手术重建,不管是前交叉韧带还是后交叉韧带,一旦受伤后通常都会在关节镜下做韧带重建手术。但做完手术后无论是人工韧带还是自体韧带,需要6周,甚至3个月才能与自己的骨头长为一体。在手术后还要进行较科学和长期功能锻炼,韧带重建以后,周围肌肉力量、软组织的本体感觉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所以医生做完手术,会让患者进行训练,比如抬腿股四头肌训练、膝关节的各种活动度打弯训练,在伤口愈合后、疼痛很轻时做更加积极的本体感觉平衡力训练。 在这些手术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3个月韧带重建就会获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有些患者想恢复原来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体育活动,至少需要半年。当韧带已经完全修复、肌肉力量训练得很好,同时本体感觉和对膝关节平衡都控制很好的情况,才能重新回到体育运动中。在恢复过程中如果有疼痛、肿胀发生,需要及时用消炎镇痛药物缓解肿胀,这样能让康复进行得更加顺利。
    2023-08-03
  • 髋关节滑膜炎多久能好(视频)

    髋关节滑膜炎多久能好
    髋关节滑膜炎与全身其它关节滑膜炎类似,包括膝关节滑膜炎、踝关节滑膜炎。滑膜炎不是骨折,而是软组织炎症。大多数髋关节滑膜炎都是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之前能做到的跑跳、爬楼梯,现在会明显觉得疼痛、不敢做,核磁检查发现关节有积液、滑膜增生,这时医生就会诊断为滑膜炎。虽然滑膜炎不像骨折,骨折需要3个月方可恢复,但滑膜炎也不可小觑。有的患者认为得滑膜炎休息两天关节不疼即可痊愈,但是滑膜炎一般正规保守治疗,用药、休息、功能锻炼也需要6周时间才能痊愈,所以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6周内一定要限制活动,少爬楼梯、避免下蹲、分段活动、避免着凉。 如果滑膜炎患者的疼痛感剧烈,需使用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健康患者、爱活动的患者突然得滑膜炎,不愿意吃消炎止疼药,但实际上滑膜炎本身就是大量活动造成的反应性炎症,用消炎镇痛药可以消除炎症、减少积液,让疼痛尽快缓解甚至消失,尽快恢复到原来的运动中。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吃药,结果导致滑膜炎迁延不愈。患有滑膜炎不好好休息、不用药,每天只要一走路,滑膜炎就会复发,而且会造成以后的骨关节病。
    2023-08-03
  • 恶性髋骨肿瘤怎么治(视频)

    恶性髋骨肿瘤怎么治
    恶性髋骨肿瘤是肿瘤科比较常见的肿瘤类型。恶性骨肿瘤通常的治疗都是新辅助化疗,控制好肿瘤体积大小,然后将其它部位转移的肿瘤,通过化疗进行减小或者消灭,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对于恶性髋骨肿瘤通常采用保肢手术,通过化疗可以控制好肿瘤尺寸、大小和范围,同时能对远处转移的肿瘤进行很好的控制,采用好的保肢手术尽量保护原有的解剖功能。 虽然恶性骨肿瘤对于正常骨组织破坏范围很大,有时切除范围很大,甚至需要切掉半个骨盆,但现在随手术技术不断提高,即使是恶性骨盆肿瘤,仍然可以采用3D打印的新技术打印关节,进行骨盆重建。当骨盆重建好以后,骨肿瘤也被切除,以后再通过化疗对身体其它转移灶进行控制,患者仍然有很好的愈合率、远期生存率。同时保肢手术肢体功能破坏很小,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维持有很好效果,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2023-08-03
  • 股骨髋臼撞击症是什么病(视频)

    股骨髋臼撞击症是什么病
    股骨髋臼撞击症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以前在我国认识比较少,我国人民的运动不如国外活动量大,因为外国人喜欢运动,所以髋臼撞击综合征发生率很高。但是近年随着我国大众健身、全民运动的普及,活动量增大后就会出现髋关节周围、股骨颈前外侧骨头与盂唇和关节囊撞击摩擦产生骨性突起,当屈髋做跑跳蹦起时,突起就会跟盂唇、关节囊周围软组织产生撞击,撞击时间长有可能撞坏盂唇,叫盂唇撕裂、盂唇损伤;骨性突起长时间撞击会发生骨髓水肿,都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表现。 如果是特别热爱活动的人,经常出现髋关节周围不舒服、深部疼痛,这时到医院拍X光片可判断股骨颈前外侧有无突起、有无增生,X光片上有特征性表现,如倒手枪样表现或者凸轮征或者钳夹撞击,可能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2023-08-03
  • 髋臼骨折软组织损伤怎么恢复(视频)

    髋臼骨折软组织损伤怎么恢复
    髋臼骨折以后,不仅是骨头骨折,还有骨头上附着的肌肉、韧带软组织,甚至表面皮肤和脂肪都会受到损伤,所以修复较慢。 伤筋动骨一百天,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到一百天骨折就会愈合。但是周围软组织、韧带、肌肉损伤需要更长时间恢复,而且在恢复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保护,一是保暖,保证足够的血液循环;二是使用外用膏药、口服消炎镇痛药,因为髋臼骨折周围软组织受伤后,软组织也会发炎,炎症会导致肿胀、疼痛,如果每天躺着不动,肌肉得不到康复,也不用药,恢复就非常慢。所以髋臼骨折发生以后,也要重视康复软组织,可以用药物辅助软组织康复,还可以做理疗、手法的康复治疗,这些都有利于软组织恢复。 有些骨折痊愈,但软组织恢复不好,就会在天气变冷、活动量大时,局部软组织出现疼痛、怕凉等症状,均是骨折时软组织没有恢复好的表现。因此在骨折发生以后,除对骨折进行恰当治疗外,还要对软组织给予足够康复治疗。
    2023-08-03
  • 髋关节截骨术后腿外翻怎么办(视频)

    髋关节截骨术后腿外翻怎么办
    髋关节截骨术后患者出现膝外翻,即X型腿。做髋臼周围截骨会把向外移动的股骨头向髋臼内部拉,称为股骨头内移,股骨头内移以后,人体为了代偿下肢的稳定性,就可能出现膝关节外翻。尤其是术前股骨头外移比较明显的病人,髋臼发育不良很严重本身就有膝外翻,如果在做截骨手术把股骨头向内移,这时膝关节外翻就更明显,术后下地走路发现X型腿更重。 髋臼发育不良本身就严重影响生活和运动,不得不进行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截骨后短期内膝外翻是一种代偿行为,随着能正常下地行走,人体下肢的自我调节机能也会适当改善膝外翻。但如果膝外翻特别严重,而且自我修复能力不够,病人受影响比较大,未来可能还需要做膝关节股骨髁上的截骨,将X型外翻膝关节摆正,才能彻底解决一侧肢体下肢力线的问题。不严重的膝外翻通过自我调整可以慢慢恢复,只要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以保守治疗。
    2023-08-03
  • 髋臼骨折后走路酸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髋臼骨折后走路酸痛是什么原因
    髋臼骨折以后大多需要采用外科手术进行骨折内固定。但髋臼骨折发生的同时,外伤也会导致髋臼周围软组织肌肉、髋关节周围肌肉、髋关节韧带,甚至皮下脂肪受到损伤,虽然骨折得到固定,但是这些软组织也会出现肿胀、炎症、疼痛,这时下地走路,需要使劲时,就会出现疼痛,所以髋臼骨折后下地活动,发生局部软组织酸痛,一定要重视,说明周围软组织炎症没有得到治疗。 此时要给予热敷保暖,让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软组织修复,同时可以到医院开外用的药物、贴膏药或者口服消炎镇痛药,以及促进软组织和骨折愈合的药物。 在骨折做完手术以后,软组织还存在炎症时,可以用药帮助骨折和周围软组织一起康复。因为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一般一百天就会愈合,但是软组织的恢复有时比骨折恢复的时间长,如果下地活动出现周围酸疼不舒服,说明周围软组织炎症还没有完全治好,所以要及时寻求医学帮助,采取药物治疗和理疗等。
    2023-08-03
  • 髋关节脱位后脚肿怎么办(视频)

    髋关节脱位后脚肿怎么办
    现在的髋关节脱位越来越少,髋关节脱位是由于暴力受伤或者骨折所致,比如坐在公交车上屈着腿,突然急刹车,膝盖顶到前面的椅子,然后造成髋关节后脱位,这时还伴有髋臼后壁骨折。除此之外,髋关节脱位更常见于置换人工髋关节的患者。 现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较常见,很多患者做完关节置换以后,不小心可能出现髋关节脱位,会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压迫和损伤,尤其是对髋关节周围血管、静脉和动脉造成压迫和损伤。一旦髋关节损伤周围血管,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就会出现下肢肿胀,有时这种直接损伤还容易导致静脉产生小栓子,即深静脉血栓。血栓发生以后也会明显造成肢体肿胀。如果关节脱位后脚肿,首先要去医院进行静脉和动脉彩超检查,观察动脉和静脉有无受损、有无血栓。如果发生血栓,要限制下地活动,否则血栓脱落会发生肺栓塞或脑血栓。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就是由于长时间下地产生的一种坠积性肿胀,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多在床上把腿抬高、做勾脚动作。当出现下肢疾病时,坐在床上把脚后跟往上勾、腿伸直坚持几秒钟,就可以很好促进消肿。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