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 肝损伤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肝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通常肝损伤症状常见于以下几方面:1、发热:肝细胞破坏时,病人会出现轻度或中度体温升高,即发热;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体内最大消化腺,肝损伤时,消化功能会出现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腻、腹胀,即部分病人可以进食且可以吃下去,但不能消化,食物总是存积在胃内,消化功能较差,以及肝炎表现时可以出现腹泻;3、其他表现:部分病人早期出现浓茶色尿,尤其是隔夜浓茶样,表现为尿色又黄又黑,也可以出现皮肤、巩膜黄疸。若为慢性肝损伤病人,可以出现肝掌、蜘蛛痣,甚至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
    2023-08-03
  • 肝损伤是什么意思(视频)

    肝损伤是什么意思
    肝损伤通常是双重意思,化验结果表明转氨酶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笼统称为肝损伤。肝损伤真正病理意义是进行肝穿刺、肝组织病理,发现肝细胞有炎症,即小叶内有炎症、汇管区有纤维化。肝损伤是一个俗称,即没有经过医学上分类的一大类肝功能异常,均称为肝损伤。导致肝脏损伤的原因,可以经过对因分析,明确诊断,可以是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甚至自身免疫性肝病,所以肝损伤是一大类导致肝脏病变的总称,并非临床上作为一个正常诊断的名词。所以出现肝损伤名词后,要明确是肝脏有病变,导致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但是没有明确病因,总称为肝损伤。
    2023-08-03
  • 重度肝损伤症状(视频)

    重度肝损伤症状
    重度肝损伤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度腹胀:肚子特别胀,说明肝损伤严重;2、高度厌食:患者一口饭也不能吃,是肝功能衰竭常见的症状之一;3、高度乏力:肝脏的线粒体是产生ATP的工厂,肝损伤后能量的来源减少,会导致活动消耗的能量不足,患者表现为明显乏力,连翻身、说话的力气也没有;4、尿少: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此时候要注意有可能要发生肝肾综合征,或者是要发展成肝衰竭;5、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会出现出血倾向,静脉穿刺的地方出现出血不止,甚至有自发性出血,不知不觉的皮肤出现大片的瘀斑,不明原因的口腔、牙龈、鼻腔出血。
    2023-08-03
  • 抽血检查肝功能异常一般会有什么(视频)

    抽血检查肝功能异常一般会有什么
    抽血检查肝功能,通常可以根据化验单指标,判断异常情况,具体如下:1、蛋白水平: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若白蛋白明显降低,球蛋白明显升高,且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1,通常见于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病人,此为常见情况;2、转氨酶:包括ALT和AST,即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若上述酶升高,提示近期存在肝细胞损伤;3、胆红素: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提示肝脏病变,可能比单纯转氨酶升高更严重。临床上通常要判断,胆红素水平是轻度还是中度升高;4、胆酶:即胆道损伤时,出现碱性磷酸酶和转肽酶,经常在肝功能检查中发现。若升高明显,同时有胆红素升高,可能考虑胆系出现问题,即既有肝酶,也有胆酶检查;5、胆碱酯酶:胆碱酯酶升高通常属于良好情况,胆碱酯酶代表肝脏功能储备功能,越低说明病程越长,肝脏储备功能越差;6、血胆汁酸:血胆汁酸升高,通常提示病人有胆汁排泄不畅,甚至有淤胆。长期黄疸病人,也会出现胆汁酸升高。
    2023-08-03
  • 肝病有哪些病(视频)

    肝病有哪些病
    肝病是肝脏损伤性疾病的总称,疾病谱较广泛,肝病具体种类如下:1、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甲肝、戊肝病毒等均可导致肝脏损伤,我国较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等,均有散发;2、药物性肝脏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包括已知的肝脏毒性药物及不可预测的药物,均可导致肝脏损伤,包括保健品、中草药等;3、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4、遗传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型肝病,即威尔森氏病(Wilson病),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还可有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也可在临床上观察到;5、其他肝病:如由肥胖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有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
    2023-08-03
  • 肝病早期患者的眼睛症状(视频)

    肝病早期患者的眼睛症状
    肝病早期,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有时也会表现为尿黄。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消化功能差,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体内维生素A不足时,患者会出现夜盲症,暗适应能力较差,部分患者会表现为眼部干涩。部分患者有肝豆状核变性,眼睛会出现K-F环,患者视力正常, 只有在裂隙灯下可发现K-F环。此外,在特殊情况下,铜沉积时也会引起眼部K-F环的表现,需进行鉴别。
    2023-08-03
  • 肝衰竭严不严重(视频)

    肝衰竭严不严重
    肝衰竭分为急性、慢加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在2周内出现肝功衰竭表现,由于大片肝细胞坏死所引起,患者恢复较为困难,并且死亡率较高,通常需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对肝脏造成严重打击而出现,比急性肝功能衰竭生存希望较大。肝衰竭预后通常与病因有关,如果可以发现病因、祛除病因、及时治疗,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比如经过内科治疗,再结合人工肝的血液净化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为患者带来生存希望。临床上关注肝衰竭患者的指标是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即PTA,与肝衰竭预后有直接关系,即成正比关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