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艺虹

  • 什么叫血压低(音频)

    什么叫血压低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血压低就是指18岁以上的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测量血压,保持正确的测量血压状态下,他的收缩压<90mmHg或者舒张压<60mmHg,这种状态就叫做血压低。\n血压低分成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状况,又根据出现急不急的情况,分成急性低血压状况和慢性的低血压状况,如果是生理性的低血压状况,大部分是在健康人当中所看到的,就是测血压的时候偶尔发现血压偏低,但一般来讲不会非常低,高压虽然小于90mmHg,但一般状况下都是大于80mmHg的情况,低压可能是小于60mmHg或者是也不会非常低,可能也就是在50-60mmHg之间,病人本身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者是偶尔有疲乏的感觉,这样的血压低,进行相应的检查时,发现各个脏器本身没有供血不好的表现,而且也没有一些临床疾病来造成血压低,这种血压低的状况,叫生理性的低血压状态。\n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因为不影响寿命,也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但如果经常积极的锻炼,增加肌肉的张力,保持适度的容量负荷,适当多喝水的状况,同时进行积极的体力锻炼,保持心脏有很好的收缩功能状态,这种血压低的状态是能够逐渐得到改善,还有一种病理性的低血压,有原发性低血压的状态,也就是说可能没有找到很多的原因,但有一些比较瘦弱、体弱的老年人,可能会有低血压的状态,还有继发性低血压的状态,可能跟他一些疾病有关,比如有心梗、严重的感染、慢性的疾病,包括结核、肿瘤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等,还有过敏的因素所造成的,这些状态就需要积极进行对疾病的处理,如果有一些人表现为体位状态的低血压,让他的运动幅度相应减低就可以。
  • 体位性低血压应该怎么处理(音频)

    体位性低血压应该怎么处理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指站立位过长,或者从卧位变成站立位的时候由于血压的一个明显的下降出现了头晕,或者视物不清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以出现晕厥。体位性低血压一旦出现,首先是要把它保持一个头和心脏处于相同水平的位置,也就是让他处于卧位的状态,然后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的处于头高脚低的这种状态,但是要逐渐的起来,活动之后、体位变化之后再起来。如果这个过程一起来就会头晕,应该继续的处于平卧位或者头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的这个位置上这种状态,而且进行适当的一个补液升压的治疗。\n一般状况下如果没有急性发作,他有过这样的状态的时候生活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就是要适当的饮食、充足的饮食、水分的补充、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肌肉的张力、增加心脏的功能状态和神经系统的一个平衡状态。在平时可以穿弹力袜让血回流在活动当中能够更好一些,还有不要保持一个姿势的站立,站的时间过久的时候两个腿要活动,在平卧位起来的时候不要突然起来,特别是晚上苏醒之后要在床上翻翻身,活动活动然后再起来,这种状态下就不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还有就是说患者在服用一些药物的时候,比如镇静剂,降压剂,降压药物的时候,容易出现这个状况,还包括血管扩张药的时候。所以使用这些药物不要过量,还有一个就是在大量出汗之后要适当的补液,保持充足的血容量状况。这样的话,就不太容易反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
  •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造成的(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造成的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指动脉壁内膜下有胆固醇沉积,这样的动脉状况叫粥样硬化状况,所以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需要有一定前提,有内膜损伤的因素存在,比如吸烟、血压高、血糖很高,这种状况很容易出现内皮功能的障碍。\n出现内皮功能障碍之后,使修复、炎性反应启动,体内的血脂容易沉积在内膜下,沉积在内膜下完成,就形成了粥样硬化,这个过程实际是炎性修复过程。炎症反应明确,巨噬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跃。同时,脂质成分沉积在内膜下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脂质体,就形成了粥样硬化。
  • 动脉粥样硬化如何治疗(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n1、粥样硬化本身,防止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主要使用调脂性治疗。\n2、防止粥样硬化进展之后出现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以需要使用抗血小板治疗。\n3、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因素,包括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以及使内皮功能受损的因素,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酗酒、精神紧张等状况,还有呼吸暂停很严重的状况,或者肥胖的状况,都是需要进行处理的。\n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式参考如下:\n1、使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基本治疗,减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理想目标值。\n2、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等。\n3、必须要控制血糖、血压以及体重,改善过度紧张、焦虑的生活状态。
  • 肺动脉高压有什么症状(音频)

    肺动脉高压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主要取决于,一个是肺动脉高压的速度,形成的速度,是急性的肺高压状态,还是一个慢性的逐渐的增加上去的状态。另一个是取决于肺高压的压力的高低,如果是急性的肺高压出现的时候,病人一般出现明显的胸痛或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同时有明显的出现头晕、视物不清,或者有晕厥的这种情况。\n如果病人是一个慢性的肺高压状态,对于轻度的或者轻到中度的肺高压可能没有太多的不适感,可能病人会有一些呼吸困难、活动之后的呼吸困难、活动耐量的明显的减低。可能会出现右心功能不太好的一些表现,比如体循环的淤血,有肝大、腿肿等等表现。如果是出现了重度的肺高压,或者中到重度的肺高压,这种状况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明显的疲乏、明显的活动耐量减少,而且是口唇紫绀或者出现心绞痛、胸痛的情况,因为明显的缺氧以后和右心系统排血障碍时,左心系统的排血也会有问题,血供也会有问题,所以也会出现相应的心肌缺血的表现。甚至肺动脉的压力增高的时候,会影响支气管的动脉,肺的毛细血管前的这种微血管容易有这种动脉瘤、瘤样扩张或者引起它的破裂,出现这种咯血,而且右心系统过大也会出现声音嘶哑这些问题。主要的肺动脉高压就是这样的一些临床表现,低氧、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血压偏低、清晰肺、呼吸困难、咯血、浮肿、声音嘶哑。
  • 肺高压的治疗方法(音频)

    肺高压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高压指的就是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分成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分别介绍如下:\n第一、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药物性的治疗。这种药物主要分成三类,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比较代表性的是波生坦,还有细胞内的cGMP第二信使活性增加剂,代表性的是西地那非,还有前列环素类的药物,代表性的是可吸入性的前列环素。\n第二、除了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以外,就是左心肌病和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所以这一类的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方式主要是纠正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纠正之后,肺压才能够不继续增高。\n第三、由于肺部疾病或者缺氧性疾病所带来的肺动脉高压,这一类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是解决肺部疾病问题和缺氧问题。\n第四、慢性血栓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解决肺高压问题的用药和第一类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一样,也是以上三类药物。同时还需要进行抗栓治疗,解决血栓栓塞问题,也就是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同时还要找一下栓塞不断出现的原因,能去除的尽量把这个原因去除掉。\n第五、不明机制的肺动脉高压,比如血液系统疾病、全身疾病或者代谢性疾病所伴随的肺动脉高压。\n对于解决肺动脉高压本身的压力问题,也是上述三种药物的一个选择。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疾病状态,这个疾病状态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 肺动脉高压40严重吗(音频)

    肺动脉高压40严重吗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40mmHg是一种轻度的肺动脉高压状态,无论是什么原因所引起,都不算严重。肺动脉高压根据肺动脉压的值分成轻度的肺动脉高压、中度的肺动脉高压和重度的肺动脉高压。轻度的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的收缩压在30-50mmHg之间,40mmHg是轻度的肺动脉高压,中度的肺动脉高压指的是肺动脉压在50-70mmHg之间,重度的肺动脉高压指的是肺动脉收缩压>70mmHg。重度的肺动脉高压或者是中重度的肺动脉高压是比较严重的状态。\n如果这个疾病进行性发展,重度的肺动脉高压状态下就很容易出现,由于它的发展使压力更高,甚至由于肺动脉高压的压力过高,使血流从右心打到左心发生障碍,从而使血压下降,这种情况是非常凶险和严重的状态。所以对于40个mmHg的轻度肺动脉高压,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所造成,都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状态。但是需要去检查一下,它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解除?能不能控制?这件事比较重要。
  • 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都会有吗(音频)

    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都会有吗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不齐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是指在窦性起源不变的基础上,出现节律不整。在同一个导联上,看到心电图上的 P波、PP间期的差异超过了0.12秒,就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也就是说它仍然是一种生理性的窦性心律,只是节律上稍微有点不整齐这样的状况。窦性心律不齐常常是与窦性心动过缓并行存在的,一般见于正常人,就是健康的正常人当中,常常是在心律慢的时候会出现,所以它常常在心律慢或者是睡眠中会出现。当心律快的时候、运动的时候或者是清醒的时候,又可以变得整齐了。\n使用一些药物的时候,比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吗啡类的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的时候,也容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大部分窦性心律不齐的表现可能还与呼吸的状态有关系,叫做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时候是吸气的时候心跳就增快,呼气的时候心跳就减慢。在这个过程中,在特别是心律减慢的时候,容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表现。还有一些是跟呼吸没有关联的,因为大部分状态下是出现在健康人群当中,所以这种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是一种生理的状态,但是如果是有心脏病的基础,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的窦性心律不齐,应该治疗原发性疾病。 \n
  • 年轻人三高可以恢复吗(音频)

    年轻人三高可以恢复吗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年轻人的三高只要适当的注意,早期是可以恢复的,比如血压高只是在初期,刚刚发生血压高的状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吃的清淡、减重,血压也是能够控制的,像正常水平一样,不需要用药物来治疗。如果是血脂高,通过控制饮食、适当的锻炼,绝大部分也是可以恢复的,除非代谢状况非常有问题。还有血糖的问题,如果适当的减重、饮食上进行调整,血糖有部分人也是不需要进行药物控制的,所有是能够恢复的,能够恢复到不需要药物控制的程度。但尽管有的人可能不能恢复到完全不用药物的程度,但是也会使得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使得整体的治疗容易控制,用药物进行也是容易控制的。所以无论是三高到什么样的程度,积极的治疗、积极的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先是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 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案(音频)

    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任艺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速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是什么样的心动过速。如果是窦性心动过速,要去除原因,看是什么原因,同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把心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比如有大出血、贫血、低血糖的状况,或者是容量不够这种状况,都很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还有一种是甲亢的情况,所以要查有没有这些问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n还有的心动过速,比如是房性心动过速、短阵的房性心动过速、紊乱性的房性心律,同时伴有心动过速、不全窦速心动过速,这种状况下出现的心动过速。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问题存在时,患者有明显的心慌症状时,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找心动过速的原因。如果仅仅是短阵的房速,病人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都无需治疗。还有心动过速,比如是快速的房扑、房颤情况,如果发作非常频繁,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转复的治疗、减慢心室率的治疗,同时加用抗凝的治疗,要评估病人出现栓塞的风险,然后再选择治疗的方式,现在还有左心封堵的技术,同时应用。\n如果心动过速是室速,相对风险就会比较大,出现室颤的可能性、危及生命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所以需要进行积极的处理。同时还要找一下它出现的原因,跟缺血、心功能相关,还是跟电解质紊乱相关,那些因素也需要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