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

  • 膀胱癌尿常规会哪些指标不正常(音频)

    膀胱癌尿常规会哪些指标不正常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癌患者尿常规检查会出现尿液中红细胞数目升高,因为膀胱炎患者肿瘤自身坏死、出血或者造成正常黏膜破溃、出血,就可以造成尿中红细胞数升高。但它并不是膀胱癌的一个特异性检查,很多疾病都可以使尿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升高,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或者肾挫伤、膀胱挫伤等。所以尿常规检查膀胱癌并不区备有特异性,只是一种常规的筛查性检查。\n膀胱癌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膀胱的CT、B超或者直接进行膀胱镜检查,它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膀胱内的病灶,并可以在膀胱镜下取局部的活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这样能够达到最终确诊的目的。也有血液的膀胱肿瘤指标,但是因其特异性相对比较低,不如膀胱镜可以达到直接确诊的目的。
  • 膀胱癌浸润性和非浸润性区别(音频)

    膀胱癌浸润性和非浸润性区别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癌浸润性和非浸润性,这个概念相对比较笼统,所有的癌症都具有浸润性,只是看侵润到哪一个层面。膀胱癌浸润性和非浸润性的区别,主要位于是否侵犯到肌层。如果侵犯到基层,则属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这种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部分切除或者进行局部的微创切除,并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n但是如果膀胱没有浸润的肌层,则属于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经尿道膀胱病损微创切除手术的指征,不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但是微创手术切除以后,需要进行规律的膀胱灌注化疗。而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癌进行全膀胱切除以后,补需要进行膀胱灌注化疗,但患者需要终身佩戴一根造瘘管,引流尿液。
  • 膀胱癌尿痛用抗生素有用吗(音频)

    膀胱癌尿痛用抗生素有用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癌出现尿痛,使用抗生素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来决定。如果膀胱癌是合并感染引起的尿痛,经过尿液化验检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以后,这时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炎症控制以后尿痛可以缓解,属于有作用的情况。但是如果是膀胱引起黏膜破溃,或者造成有黏膜侵犯而引起的排尿疼痛,此时使用抗菌素并不会起到止痛的作用。反而会使患者的正常菌群被抑制,造成菌群失调或者合并二重感染的风险增加。所以需要进行尿液化验检查,明确感染才可使用抗菌素。\n如果仅仅是癌症造成的出血,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排尿疼痛的症状。同时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比如尽早进行手术或者采取膀胱灌注化疗等方式,缩小患者的病灶或者去除患者的病灶,改善疼痛的症状。
  • 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意味着什么(音频)

    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意味着什么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如果出现淋巴结转移,则提示分期相对比较晚。一般没有淋巴结转移,局限在膀胱黏膜内部等的膀胱癌,分期相对比较早。如果已经出现膀胱肌层的侵犯或者已经出现淋巴结的侵犯,分期相对比较晚。如果此时出现远处其他脏器,比如非膀胱的脏器出现转移的情况,肝、胆、胰、脾,或者头颅、骨转移等,这种情况往往属于终末期的膀胱癌。\n所以,当出现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意味着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比较高,而且已经发生远期的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对比较差。比起非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会降低。同时,膀胱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则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放疗治疗。放疗对于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可以起到控制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或者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 膀胱癌复发的征兆(音频)

    膀胱癌复发的征兆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复发的征兆:\n第一、出现血尿,则多考虑膀胱癌出现有复发。当膀胱癌经过治疗以后,如果膀胱黏膜没有出现复发则不会出血。出现复发以后,造成黏膜破坏,这时可以引起排尿出血。但在复发的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疼痛的症状,仅仅表现为排尿出血。\n第二、体重下降,往往是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患者饮食正常,并没有刻意的控制饮食,但是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情况。这时可能是出现膀胱癌的复发,因为癌症复发以后,可以造成人体营养物质消耗,造成患者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甚至可以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表现。\n第三、间断的疼痛,主要表现为小腹部间断出现疼痛,疼痛并不明显,持续时间也不长。如果患者曾经有过膀胱癌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则建议到医院进行B超、CT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有无复发。
  • 膀胱癌全身扩散生存率(音频)

    膀胱癌全身扩散生存率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癌全身扩散在一年的生存率小于10%以下,这种情况很难进行病因的治疗,仅可进行对症的处理,比如对症止痛治疗或者维持透析治疗,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放疗、化疗,则给予姑息性的放疗或者化疗治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绝大多数的患者最终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n对于体质比较好的患者,进行放疗、化疗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适当延长生存率,但是生活治疗相对比较差。放疗、化疗以后可以造成患者骨髓抑制,或者造成有患者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的直肠炎等疾病,影响患者的排尿、排便。同时,晚期的膀胱癌可以造成有反复的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输血,如果不能及时的输血,则可以导致失血性休克。晚期膀胱癌全身扩散可以导致患者的恶病质,导致机体完全被消耗,生命完全别耗竭的情况。
  • 膀胱癌引起出血怎样才能止血(音频)

    膀胱癌引起出血怎样才能止血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引起的出血,止血的办法包括:\n第一、使用止血药物来进行止血治疗,比如常用的药物包括有肌肉注射血凝酶,或者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等药物来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使得出血停止。这种情况适用于出血量比较小的患者。对于高龄患者使用止血的药物,可能会引发血栓的风险。\n第二、进行手术进行止血,也就是手术切除膀胱癌的病灶,黏膜逐渐修复以后出血就可以自然停止。这种情况适用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好,能够耐受全麻和手术的患者。\n第三、使用介入的方法来进行止血,比如介入下找到引起膀胱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血管的栓塞,这样可以直接堵塞出血的血管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有可能会止血失败,需要再次进行栓塞的风险,同时适用于身体状况比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 膀胱癌原位癌是晚期吗(音频)

    膀胱癌原位癌是晚期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的原位癌并不是晚期,但是膀胱的原位癌区别于其它组织的原位癌。膀胱的原位癌很容易造成肌层的侵犯,所以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来治疗。一般原位癌紧紧位于黏膜下层,并不会侵犯肌层,但是膀胱的原位癌可以造成黏膜下层的广泛侵犯,因为黏膜下层血管淋巴管比较广泛,进行局部切除以后很容易出现复发,复发以后其病理的分级会进一步的进展,可以造成肌层侵犯,这时如果不进行全膀胱切除,则患者的复发概率和进展概率相对比较高。\n所以,从根治的角度来讲要做全膀胱切除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但它并不属于晚期的膀胱,因为此时它并不发生远处脏器的转移和淋巴管的转移,也不会直接侵犯肌层和膀胱外的组织。因此,它并不是晚期的膀胱。
  • 膀胱癌术后并腹部转移了怎么办(音频)

    膀胱癌术后并腹部转移了怎么办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癌手术以后如果出现了腹腔的转移,建议患者针对转移灶来进行放疗或者化疗治疗。一般膀胱癌手术以后出现转移属于膀胱癌的晚期表现,这种情况往往预后相对比较差,患者可能会存在有生命的危险。通常转移存在于多血质的器官,比如肝脏或者脾脏发生转移,胰腺也可以发生转移,建议到专科进行放疗来缩小病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恢复患者的体质。\n原则上来讲,不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转移的病灶即便进行手术,也不能达到根治性的效果,只能达到姑息性减瘤的目的,反而会增加患者的损伤。如果是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患者,还可以在放疗的同时联合化疗治疗,针对转移病灶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规律的膀胱灌注化疗。
  • 膀胱癌灌注时间长对膀胱有危害吗(音频)

    膀胱癌灌注时间长对膀胱有危害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灌注时间过长对膀胱有一定的危害:\n首先,药物本身就可以造成有化学性的膀胱炎,因为这些化疗药物对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感,可以损伤黏膜,造成有黏膜充血、糜烂。所以患者经过长时间的膀胱灌注以后,会存在尿频、尿急或者存在小腹部疼痛,甚至不能憋尿的情况。\n其次,长时间的膀胱灌注也可能会导致膀胱出现有挛缩的情况,尤其是使用卡介苗来进行膀胱灌注的患者,可能会引发有膀胱的结核,造成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患者会出现有严重的尿频,膀胱进一步挛缩可以造成有输尿管的相对狭窄,这时甚至可以产生右肾积水。\n再次,长时间的膀胱灌注可以增加患有尿路感染的概率,每次灌注的时候都需要给予留置导尿,这样可以导致黏膜的破损或者导致急性膀胱炎,造成患者体温升高伴有出血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