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鼻子过敏流鼻涕怎么办(视频)

    鼻子过敏流鼻涕怎么办
    若患者由于过敏导致流鼻涕,则称为过敏性鼻炎,而对于过敏性鼻炎,需要采取抗过敏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避免接触过敏原:患者首先查明过敏原的种类才可以做到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接触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鼻炎的发生;2、药物治疗:比如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等。同时可以使用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此外,还可以生理盐水或生理海水进行鼻腔冲洗;3、特异性脱敏治疗:对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如可以针对屋尘螨、粉尘螨以及蒿属花粉进行特异性的脱敏治疗,通常采取舌下含服药物及皮肤注射过敏原,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从而达到脱敏的作用。
    2023-08-02
  • 跑步的力量来源竟然是……(视频)

    跑步的力量来源竟然是……
    真正的跑步是利用身体的重力,通过身体的前倾把重力转化成向前的动力。有点类似于平衡车的作用。 腰背肌的力量一定要很强才可以,所以才管它们叫核心肌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跑步的姿势就要达到类似于平衡车的感觉,重要的就是稳。正确的跑步姿势不是克服重力,而是要利用重力,身体前倾3-5度,把重力转化成向前的动力,以髋关节为中心,两腿交替支撑,同时保持膝关节的微屈状态,这样可以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力,也更加省力有效。常见的错误跑姿包括蹬地跑、迈大步跑、“坐着”跑。当然,正确跑姿需要强大的腰背肌作为保证,所以讲腰背肌是跑步及各项运动的核心肌群。如果想跑步取得突破,除了跑以外,也一定要做腰背肌的肌肉锻炼。 之所以说跑步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运动,是因为它中间的很多关键技术和我们大多数理解的不一样,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快步频小步幅,步频要达到每分钟180次,初学者步幅最好要控制在1米之内,步频快结合小步幅,自然身体上下垂直的距离以及脚着地的时间就会减少。除了节省能耗,节省时间,也会减少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当然,高阶跑者在保证快步频的基础上会加大步幅,这样速度自然就快了。 跑步跟其他运动不同之处在于,跑步不是剧烈起伏的,而是平稳的,呼吸要和步频相配合,而速度要平稳,跑得慢一点也不要跑跑走走停停。高阶跑者跑步时的速度步频、步幅,包括心率和呼吸都要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这样才能保持高效省力,也减少各类损伤的发生。如果理解了平衡稳定的要诀,很多细节也会注意到,比如如果在操场跑圈,圈数大多最好顺时针、逆时针交换着跑,这样可以让不同的肌群受力。当然,如果要提高成绩,变速跑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跑步时,大脑里理性中枢的血液会减少,感性中枢的血液会增加。跑步本身要求有意识想呼吸和步频相配合,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跑姿,比如身体前倾,足底着地的部位等等。这其实和正念训练有意识的觉察是一致的。而正念训练的强大功效是被证实的,只要你经过有意识的坚持训练,一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身体到意识,所以坚持跑步不是靠“毅力”,而是因为“热爱”和“享受”。
    2023-08-02
  • 如何正确使用跑步机(视频)

    如何正确使用跑步机
    跑步是一个主动的向前的动作,如果在跑步机上不注意跑姿,就会原地踏步,这时候就很难保持正确的跑姿。 跑步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可以继续自己的跑步计划,而且相对陆跑也安全。同时跑步机可以保持确定的配速,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配速最好相对于陆跑要慢一点。因为调查下来大多数跑者都是跑得太快了,从而导致各种问题。如果跑步机配速过快,身体跟不上,就容易跑姿变形。对于高阶跑者可以利用跑步机进行不同的变速训练,能有效提高耐力。 陆跑时,地面是不动的,而跑步机上履带是往后移动的。所以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一定要有意识地保持主动的过程,有一种向前冲的感觉,而不是快速原地踏步。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保持正确的跑姿,要做到快步频、小步幅,身体脚跟履带接触时间越短,才会受它的影响越小。 在跑步机上最不应该做的两件事,一是双手扶着把手,这样必然会弯腰,这是最不好的跑姿之一。还有一个就是低头看着跑步机上自己放的手机或pad的屏幕。从技术上来讲,跑步要求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从道理上来讲,跑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有时间远离这些电子产品吗?在陆地上跑时,跑者可以根据劳累程度做一些速度、着力点和力量的微调节,路面的不平、拐弯等,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让肌肉和关节周围的力量有所分散。而跑步机上是不变的速度,不变的方向,不变的着力点。对于有经验的跑者来讲,这是达到标准配速的好方式。但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讲,因为不能让肌肉进行均衡的锻炼,就很容易造成关节周围肌肉的损伤。所以在跑步机上跑步,一定要做到变被动为主动,有意识地变换一些跑步的姿势。 跑步机还有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好处。按照姿势跑步法的要求,跑步时上身是保持平衡的,不应该有左右和上下剧烈的活动,所以跑步时可以通过对面落地窗玻璃上的倒影或是旁边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跑姿,这样对自己有一个评估,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改进自己的跑步动作。
    2023-08-02
  • 小儿呕吐怎么办(视频)

    小儿呕吐怎么办
    呕吐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同年龄阶段由于不同的疾病均可以引起呕吐。主要由于食管、胃或者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烈的痉挛和收缩,迫使胃内容物从口中和鼻中涌出。小儿呕吐处理上一般要寻求原因,个体化治疗。如果是体位性呕吐,要注意调整体位,尽量是头高脚低位、侧卧位;考虑到感染性疾病,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功能性呕吐,可能要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可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患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以后对症处理。如果在家中突然遇到呕吐或者频繁呕吐的情况,尤其是伴有喷射状呕吐,建议家长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就诊,完善检查。
    2023-08-02
  • 胸膜钙化是怎么回事(视频)

    胸膜钙化是怎么回事
    胸膜钙化往往通过影像检查被发现,比如X光检查,或者胸部CT检查。胸膜钙化的原因比较多,但临床中最常见的原因,如胸部炎症、胸膜炎症包括化脓性炎症或者结核性感染、结核性胸膜炎等疾病导致。恢复期可出现钙盐在胸骨上沉积,形成钙化灶,即胸膜钙化。疾病多为炎性疾病,不用过于担心,是可治疗的。 当然还有特殊情况,比如胸膜上长肿瘤,即胸膜肿瘤,有时极少数肿瘤伴有钙化,不可掉以轻心,一定到正规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评估病情,排除胸膜肿瘤存在的可能性。
    2023-08-02
  • 胸膜结节状增厚是什么原因(视频)

    胸膜结节状增厚是什么原因
    本身胸膜增厚在临床当中相对比较常见,结节状增厚只是增厚的一种形式而已。不管是结节状增厚还是其它形式的增厚,都属于一种增厚。临床当中胸膜增厚的原因比较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炎症,包括细菌、病毒造成胸膜发炎,引起胸膜炎发生,可以导致胸膜增厚,当然也可出现胸膜结节状增厚。另外胸部损伤后形成的胸膜损伤、胸腔积液、胸腔积血等刺激下,胸膜也会出现增厚。 当然胸膜增厚的原因还有肿瘤性因素,比如胸膜本身所增长的肿瘤,也叫原发性胸膜肿瘤,最常见的为胸膜间皮瘤,也会导致胸膜结节状增厚。其它系统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胸膜以后也可出现。 出现胸膜增厚后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明确其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3-08-02
  • 左侧叶间胸膜结节怎么治疗(视频)

    左侧叶间胸膜结节怎么治疗
    叶间胸膜结节、壁层胸膜结节以及其他类型的胸膜结节,其实治疗策略是相同的。首先要通过病史、相关化验检查判断结节性质,根据性质进行治疗。如果是炎症,给予相应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对疾病控制有比较好的效果。如果考虑是肿瘤性因素,需具体明确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判断清楚后要进行病理性判断,根据病因进行正确的治疗,才能收到好的临床效果。 不管是何种位置的胸膜结节,需根据病因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处理。
    2023-08-02
  • 胸膜剥离手术成功率(视频)

    胸膜剥离手术成功率
    胸膜剥除的手术,目的是解除束缚,缓解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成功率比较高,但是手术时间选择比较关键。如果病情时间长,在剥除时往往较困难。胸膜剥离手术在临床当中最常针对胸腔感染,即脓胸,包括普通感染、结核性病引起的脓胸。脓胸在慢性脓胸的阶段,会造成胸腔形成时纤维蛋白原,附着在胸腔的壁层胸膜、脏层胸膜以及心包、膈肌。大膈肌参与呼吸,包括心包会随着心脏跳动活动,对呼吸、循环都会造成一定障碍。
    2023-08-02
  • 胸膜上结节多是恶性吗(视频)

    胸膜上结节多是恶性吗
    胸膜上的结节部分是良性,一部分是恶性,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炎性疾病以及特殊性炎症比如结核,都会出现胸膜结节状增厚,但都是良性病变,因此可控。有时肿瘤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胸膜结节出现,比如原发的胸膜间皮瘤,也可造成胸膜结节,其特点为少数良性,多数呈恶性。另外其它系统的恶性肿瘤,也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管转移到胸膜,使胸膜呈现结节状表现。 所以胸膜结节出现后,必要时可通过穿刺活检或者胸腔镜探查、活检等方式取得病理组织后,判断胸膜结节的性质针对性治疗。
    2023-08-02
  • 左侧胸膜增厚是什么意思(视频)

    左侧胸膜增厚是什么意思
    胸膜左、右侧均可出现胸膜增厚的症状,临床上造成胸膜增厚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胸膜炎症,包括普通炎症、结核等,理论上都可造成胸膜增厚。另外胸腔积液、胸部损伤后亦会造成胸腔积血,这些原因是由于刺激造成胸膜局部性增厚。胸膜增厚的原因还有肿瘤性因素,比如原发性胸膜肿瘤,或者继发性的胸膜肿瘤。 胸膜最常见的是胸膜间皮瘤,也会引起胸膜结节状增厚。继发性是由于其它系统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液途径转移到胸膜上出现的。出现胸膜增厚,最关键的是及时就医诊治,判断其具体增厚的原因,根据原因对因治疗,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