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

  •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病因(音频)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病因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春季,而南方全年可以流行。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由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根据内部抗原和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根据外部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差异,可将甲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亚型。抗原变异是流感病毒独特的最显著的特征,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主要是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变异,甲型流感病毒H有15型,N有9型。流感病毒可以出现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前者编码表面抗原HANA基因点突变累积,导致抗原位点的改变,属量变,变异幅度小。后者由于基因组重排导致新的亚型出现,属质变,变异幅度大。根据抗原变异的大小,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的新病毒可以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从而引起流感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也易发生变种变异,丙型流感病毒常不发生变异。
  •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有哪些(音频)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支气管扩张主要是指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壁增厚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的一类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可以是继发或原发,主要分为囊性纤维化导致的支气管扩张症和非囊性纤维化导致的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导致的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症少见,有些病例无明显病因,但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常发生于有遗传、免疫或者解剖缺陷的病人。如囊性纤维化、纤毛运动障碍和严重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病人、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和罕见的气道异常,也可以引起弥漫性支气管扩张,比如巨大气管支气管症、支气管软骨发育不良等。此外,其它气道疾病,如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也是诱发支气管扩张症的原因之一。局灶性支气管扩张源于未进行治疗的肺炎或气道阻塞,例如异物或肿瘤、外源性压迫或肺叶切除后解剖移位。
  • 支扩如何做手术(音频)

    支扩如何做手术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支气管扩张做手术需要有手术的适应症,手术适应症如下:\n1、包括病变局限,有明显症状或肺部反复感染,这个是主要的是适应症,手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肺组织,取得良好效果。\n2、双侧均有病变,症状主要来自病重的一侧,可以切除严重的一侧。术后如对侧病变仍有症状,可药物治疗。\n3、双肺都有局限较重的病变,如有大咯血等症状,先切除重的一侧,此后如对侧病变稳定,观察及内科治疗,如病变进展,再切除。\n4、大咯血,如原来没有支气管造影,病变部位及范围不明,大部分可先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后改为择期手术。原来有支气管造影,病变明确,也可以急症切除。\n5、双侧有广泛病变,一般情况及肺功能不断恶化,内科治疗无效,估计存活时间不超过1-2年,年龄又在55岁以下的可以考虑双侧肺移植手术。
  • 尘肺如何治疗(音频)

    尘肺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或生活环境中长期吸入无机矿物质粉尘,粉尘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结节状或网格状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疾病早期患者可无症状,逐渐出现咳嗽、咳痰、气促,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尘肺病预后不同,总体呈慢性病程。尘肺病的治疗原则是加强全面的健康管理,积极开展临床综合治疗,包括氧疗、肺康复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合并症治疗,达到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的目的。一般治疗指的是职业病登记报告、脱离粉尘作业、参加健康监护,自我管理如戒烟,避免职业性和生活性粉尘接触、加强营养和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包括尘肺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合并气胸、慢阻肺、恶性肿瘤、呼吸衰竭、并发慢性肺心病等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目前还没有延缓尘肺病肺纤维化进展的药物,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尘肺灌洗对尘肺病的有效性,且尘肺灌洗有一定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医疗花费,尘肺灌洗不是尘肺病规范的治疗方法。
  • 大叶性肺炎治疗方案(音频)

    大叶性肺炎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大叶性肺炎通常是由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也称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支持疗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类的药物,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对于青霉素过敏者或感染耐青霉素菌株者,用呼吸喹诺酮类的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感染多耐药菌株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n支持疗法指的是病人卧床休息,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情少量应用镇痛药物,不用阿司匹林及其它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及干扰真实的热性,导致临床判断失误,鼓励饮水,每日1-2L,失水者可输液,中等或重症病人应给予吸氧,并发症的处理治疗是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体温降而复升或三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和关节炎等,若持续发热,应寻找其它的原因。
  • 大叶肺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音频)

    大叶肺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通常大叶性肺炎也就是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体温在数小时内升到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呈稽留热。\n脉率随之增速,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易被误诊为急腹症。自然病程大致1-2周,发病5-10天,体温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消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后,可使体温在1-3天恢复正常,病人的其它症状与体征也随之逐渐消失。
  • 气胸患者吃什么药治疗(音频)

    气胸患者吃什么药治疗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气胸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气胸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具体措施有保守治疗、胸腔减压、行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等,治疗气胸吃药是无效的。\n气胸的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型、小量气胸,首次发生的、症状较轻的闭合型气胸,应严格卧床休息,酌情给予镇静、镇痛等药物。高浓度吸氧可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保守治疗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在气胸发生后24-48小时。\n胸腔减压也就是排气疗法,可以进行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如果气胸复发率高,为了预防复发,可在胸腔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胸膜炎症,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从而消灭胸膜腔间气,此种方法叫化学性胸膜固定术。还可以采取支气管镜内封堵术、手术治疗等措施。
  • 肺水肿有哪些临床表现(音频)

    肺水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肺水肿的病因按解剖部位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简单的说,心源性肺水肿是由心脏本身的疾病而造成的肺水肿,而非心源性肺水肿是心脏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肺水肿。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可以诊断肺水肿。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缺乏满意、可靠的早期定量诊断肺水肿的方法。
  • 肺水肿如何诊断及治疗(音频)

    肺水肿如何诊断及治疗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水肿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的表现。病史要看有没有引起肺水肿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胸闷、呼吸浅促、急促,甚至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发干、严重呼吸困难、咳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痰,以上症状会因活动而明显加重,两肺可以满布湿罗音,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作为诊断依据。X线检查只有当肺水量增加30%以上时,才出现异常阴影,对早期肺水肿的诊断不敏感。肺水肿的治疗主要是及时发现,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迅速减低肺静脉压及维持足够的血气交换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治疗病因和诱发因素,低氧时要给予氧疗。另外,可以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
  • 肺间质性肺炎怎么治疗(音频)

    肺间质性肺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鸿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间质性肺炎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首先是呼吸困难,疾病早期仅在活动时出现,随着疾病进展,病情逐渐加重。其次是咳嗽,多为持续性干咳,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n间质性肺炎患者肺部的纤维化改变,无法逆转,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在于减轻炎症反应,阻止或减轻肺纤维化的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治疗过程中,应首先避免已知的致病或诱发因素。对于结缔组织病继发的间质性肺炎,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