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媛

  •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音频)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讲解医师:孙静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
    脂肪肝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首先是肥胖者容易患有脂肪肝。肝内脂肪的堆积程度和体重是成正比的,大约30%到50%的肥胖者合并有脂肪肝,重度肥胖的脂肪肝发病率高达65%以上。一般肥胖的人体重如果控制以后,体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肝内脂肪的含量也会随之减少或者消失。第二,长期喝酒、长期嗜酒的患者,酒精性脂肪肝。饮酒以后90%以上的酒精代谢是在肝细胞内完成的。酒精的代谢产物对肝脏、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并且它还可以促进肝细胞内脂质的沉积,所以长期嗜酒的人发生脂肪肝的概率很高。第三,快速减肥。快速减肥也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快速减肥的人禁食或者过分的节食,它会引起短期内脂肪分解大量增加,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第四,糖尿病性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当中大约有50%的人都合并有脂肪肝,尤其是成年的糖尿病患者,这些人往往是体重比较超重、肥胖者。肥胖和脂肪肝有很重要的相关性,原因就是糖尿病导致的脂肪肝。第五,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肝脏脂肪变性,也可以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使肝细胞脂肪堆积。像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等等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第六,感染的因素。比如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患者可能过分的限制活动,或者长期吃一些高糖的、高热量的饮食就容易合并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还有就是结核、还有一些细菌性肺炎等等感染的时候也可能同时伴有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所以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 修复肝功能最好的食物(视频)

    修复肝功能最好的食物
    修复肝脏最好的饮食是高蛋白饮食,以及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1、高蛋白饮食:可以提供机体较多的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有肝损伤的情况下,肝脏恢复阶段可以多吃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高蛋白饮食有利于给机体提供更多的蛋白质来源,协助肝细胞的修复;2、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除高蛋白饮食外,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的饮食对肝脏有一定的好处,如维生素C有抗氧化、抗纤维化的作用,能够促进肝脏细胞新陈代谢,协助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协助肝脏的解毒功能。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水果,如橘子、橙子、猕猴桃等,此类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高。还有一些蔬菜,如番茄、西兰花,以及绿叶菜、小白菜,含有的维生素C量也较多,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肝脏的修复有很好的帮助。
    2023-07-30
  • 乙肝表面抗原<0.05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肝表面抗原<0.05是什么意思
    一般乙肝表面抗原的数值阴性参考范围在0.00-0.05ng/ml。如果乙肝表面抗原的数值检测结果<0.05ng/ml,视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说明现在机体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不能仅依靠乙肝表面抗原这一项检查结果进行疾病判断,一定要结合乙肝五项的其他四项结果综合分析。如果乙肝五项的五个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对乙肝病毒也没有免疫力,应尽量接种乙肝疫苗。如果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核心抗体、E抗体、表面抗体呈现阳性,说明既往曾经感染乙肝病毒,而后病毒又被清除,现在已经产生保护性的抗体。所以在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时,一定要以乙肝五项的五项结果综合判断分析,不能单纯依靠一个指标,判断目前的情况。
    2023-07-30
  • 总胆红素23多严重吗(视频)

    总胆红素23多严重吗
    血清总胆红素的最高数值一般不超过20μmol/L,如果总胆红素达到23μmol/L,说明比正常值的最高线稍稍偏高,不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导致胆红素偏高的原因,结合肝功生化中转氨酶的水平进行判断。如果肝功生化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有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可能说明肝脏存在损伤,需要再进一步检查肝损伤的原因。如果肝功生化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都正常,只有总胆红素偏高,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还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存在先天性代谢性的胆红素异常增多症,由于机体肝细胞中代谢胆红素的酶相应减少或酶的活性低,导致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没有明显的肝损伤,只表现为总胆红素偏高,而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还有就是在抽血送检标本的过程中,如果血液在试管中震荡得比较剧烈,可能会发生红细胞的溶解破坏,有可能也会导致总胆红素偏高。所以如果不存在明显肝损伤的情况,建议可以过1个月或者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复查。总之,对于胆红素偏高的情况,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定期复查。
    2023-07-30
  • 蛔虫药什么时候吃合适(视频)

    蛔虫药什么时候吃合适
    得了蛔虫病以后,病人会有阵发性的腹痛,有时还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症状。如果通过大便的常规检测,一旦查出来这些症状是由于蛔虫感染导致的,查到虫卵是阳性的,或者病人有排出蛔虫的病史,确诊是蛔虫疾病导致的这些症状,可以吃驱虫药。驱虫药服用的时间最好是在空腹时,比如饭前10-30分钟或者是晚上睡觉前都算空腹,空腹的时候胃肠道没有食物,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另外夜晚也是蛔虫较活跃的时候,这时用药效果较好。
    2023-07-31
  • 败血症早期特征(视频)

    败血症早期特征
    败血症往往是由于机体的原发病灶感染没有控制好、没有控制住,病毒侵入血循环导致细菌全身播散的情况。病毒侵入血循环以后可以大量繁殖,并且产生代谢产物和毒素,引起一些相应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比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高烧、恶心、呕吐、头疼等,早期往往是原发病灶症状。比如有些人的败血症是由肺炎感染而得的,早期有呼吸道感染、肺炎症状,咳嗽、发烧等症状。由于感染没有及时控制,细菌侵入血流导致全身感染,或者局部有化脓性病灶、有感染灶,没有控制住细菌侵入血流,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所以早期往往是局部感染的症状。
    2023-08-01
  • 丙肝为什么会自愈(视频)

    丙肝为什么会自愈
    丙型肝炎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自愈,其实很多传染病都有自愈的可能,这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系。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够自觉清除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丙肝病毒是属于病原微生物。 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方式,可以把入侵的病毒清除掉,有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了这个病毒,也没有症状,后来发现自身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个抗体了,就说明可能是以前有一个既往感染。自己没有临床症状,自己把病毒又清除了,后来产生了抗体,所以这种情况不是说没有可能。
    2023-08-01
  • 丙肝一般能活多久(视频)

    丙肝一般能活多久
    丙型肝炎通过药物能够彻底根治的,所以得了丙型肝炎以后,不要过度悲观,得了丙型肝炎以后,积极治疗就能够彻底治好,恢复到正常人水平,寿命就会跟正常人一样。 如果到了肝硬化阶段,也应该积极抗病毒治疗,延缓它,就是使肝硬化的程度不会继续往前发展。如果有并发症积极治疗肝硬化的并发症,病人也能够长期生存。所以不是说得了丙肝了就悲观失望了,活不了几年了等,不要产生这样的情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023-08-01
  • 丙肝抗体是什么意思(视频)

    丙肝抗体是什么意思
    丙肝抗体是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后产生的抗体。也就是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后的一个血清标记物,丙肝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是说有了丙肝抗体了以后,就不会得丙肝了,不是这意思,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它只是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以后,机体产生的一个血清标记物,一般感染了病毒以后,30-45天以后产生。丙型肝炎经过治疗,彻底把病毒清除了,抗体也会存在很多年都持续阳性,所以丙肝抗体,只是感染了丙肝病毒的一个标记物,不能根据它来判断,病人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一般用它进行筛查,就是普查一群人或者一个地区的人,或健康查体的人。查体时看看有没有谁有可能有丙肝病毒的感染,首先要查丙肝的病毒核酸,先查一下抗体,如果抗体阳性的人,就可能是现症患者,抗体阳性的人再进一步检查,来发现丙肝患者。所以可以用来筛查,但不能够判断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2023-08-01
  • 甲肝乙肝丙肝的区别有哪些(视频)

    甲肝乙肝丙肝的区别有哪些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都是病毒性肝炎,具体区别如下: 1、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即吃进去的病毒,通过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源,吃进不干净的东西,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且甲型肝炎只有急性、没有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性传播途径传染。乙型肝炎既可以有急性,也可以有慢性,丙型肝炎多数都是慢性的; 2、发展结局不同,如果不经过正规、规范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会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甲型肝炎只是急性的,临床经过一两个月休息治疗就可彻底根治了,不会发展成肝硬化;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如果不积极控制病情,会逐渐发展成肝硬化,所以其临床结局也不一样。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