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 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的区别(视频)

    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的区别
    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的区别主要是分级系统的区别,具体分级如下:一、慢性肾脏病:主要根据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分为1-5期。1、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时,如果有血尿,蛋白尿等症状,通常称为慢性肾脏病1期;2、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在60-90mL/min,这时还有肾脏病的其他表现,像血尿、蛋白尿等,称为慢性肾脏病2期;3、无论病人是否有肾病的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只要肾小球滤过率在30-60mL/min,则可以称为慢性肾脏病3期;4、肾小球滤过率在15-30mL/min,称为慢性肾脏病4期;5、肾小球滤过率在15mL/min以下,称为慢性肾脏病5期。二、慢性肾衰竭:根据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分期。1、肾小球滤过率在50-80mL/min时,一般称为代偿期;2、肾小球滤过率在50-20mL/min时,称为失代偿期;3、肾小球滤过率在10-20mL/min时,称为衰竭期;4、肾小球滤过率<10mL/min时,称为尿毒症期。
    2023-08-01
  • 肾衰竭什么时候需要透析(视频)

    肾衰竭什么时候需要透析
    肾衰竭的病人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进行透析:1、尿毒症:尿毒症标准就是肾小球滤过率<10ml/min,这时病人可以开始透析,但对于糖尿病肾病病人,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要开始给病人进行透析,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准入标准;2、高钾血症:如果血钾水平很高,病人可能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急诊透析;3、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经过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这时病人需要进行急诊透析;4、严重水肿、高血压:如果用药物控制不好,病人出现肺水肿甚至心包积液,需要进行急诊透析;5、其他: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药物控制不好需要进行急诊透析。
    2023-08-01
  • 肾衰竭为何出现消化道症状(视频)

    肾衰竭为何出现消化道症状
    肾衰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肾衰竭病人主要由于水和毒素的排出逐渐减少,容易出现水和毒素在体内蓄积的情况。首先影响到人体消化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机制进行影响: 1、水肿:水在体内蓄积后,病人出现水肿,不仅是皮下水肿还有内脏水肿,内脏水肿往往是消化系统水肿。消化系统是规律蠕动器官,一旦出现水肿会导致蠕动减慢,蠕动减慢可使病人出现胃肠道排空速度减慢,导致食物在胃肠道蓄积,病人腹胀,不想吃东西,即纳差,特别是早上起床、刷牙、吃早饭时,这时病人恶心、呕吐比较明显; 2、毒素在体内蓄积:对病人的胃肠道有一定影响,导致病人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加重。
    2023-08-01
  • 肾衰竭什么时候透析好(视频)

    肾衰竭什么时候透析好
    肾衰竭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10ml/min时要进行透析。另外糖尿病肾病病人,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也要进行透析。肾衰竭病人往往毒素和水在体内慢慢蓄积后,对全身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开始可以应用药物来进行控制,比如病人如果出现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来进行治疗,对酸中毒可以有效控制。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到一定水平时,应用再多药物,控制也会减弱,这时要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治疗,针对肾衰竭病人进行治疗。经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后,病人体内多余水和代谢废物被排出,这时病人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还可以延长病人的寿命。如果病人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酸中毒、严重高血压等症状,药物控制不好时,也可以进行急诊血液透析来进行治疗。
    2023-08-01
  • 肾衰竭会出现血尿吗(视频)

    肾衰竭会出现血尿吗
    肾衰竭病人会出现血尿,具体情况如下:1、原发病:比如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疾病本身可引发血尿,即便发展到肾衰竭时也会出现血尿;2、肾结石:出现肾结石的病人可能有血尿;3、肾囊肿破裂:破裂的肾囊肿导致血从尿中排出,病人也会出现血尿;4、肾脏肿瘤:随肿瘤不断长大出现血尿,有些病人甚至出现肉眼血尿。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预防,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具体如下: 1、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斑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和神志、出血的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 2、对病人避免外伤,出血严重的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3、对于慢性ITP病人,可以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参加锻炼; 4、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的愉快; 5、饮食宜细软,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该让病人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6、斑疹病痒者,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来涂擦,注意皮肤的卫生,禁止抓破皮肤。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上多以实验室检查为主,主要检查有以下几方面: 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大多是正常的,出血症状比较重的可以呈失血性或者缺铁性贫血;白细胞数量一般正常,急性型可以见到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百分率稍微高;血小板计数是减少的,当<50×10^9/L时可以有出血的症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DW)增大。血涂片上血小板可以见到大小不均、巨大的血小板等畸形血小板; 2、骨髓象:骨髓的增生活跃或者明显活跃,如果没有急性或是慢性反复出血,粒红两系大致正常;巨核系的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可以正常或增多。急性型患者,提示一个原、幼巨核细胞增多,慢性型的患者呢巨核系的细胞常见增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是减少或是缺如的,巨核细胞易见颗粒缺乏、空泡形成、胞质和核变性的改变。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伴有形态的异常。
    2023-08-01
  • 双肾弥漫性病变什么意思(视频)

    双肾弥漫性病变什么意思
    双肾弥漫性病变一般代表病人的肾脏病是慢性化的倾向。双肾弥漫性病变是超声学的名称,是在超声下面可以看到整个肾脏都有病变,病人会出现肾皮质和肾髓质的纤维化表现,也就是回升增强的表现。这时通常提示是普遍慢性的病变,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的硬化、肾小管的萎缩、肾间质的纤维化等,另外肾血管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一旦出现弥漫性病变,则病变通常会不断向前进展,血肌酐水平会逐渐升高,直至发展到尿毒症期。临床上需要明确双肾弥漫性病变的原因,检查病人是否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尿毒症等,检查血脂的水平和尿酸的水平。明确原因后,需要进行对因的治疗,延缓肾脏病进展的速度。另外还要检查并发症的情况,如水肿、高血压、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可以减慢肾脏的恶化速度。
    2023-08-02
  • 腰痛是肾病吗(视频)

    腰痛是肾病吗
    腰痛不一定是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较多,常见原因如下:一、局部原因:多数腰痛由局部肌肉关节或者筋膜的疾病所致,可以使病人检查腰椎,比如腰椎CT或者核磁,大致判断腰痛性质。二、肾脏病原因,肾脏是内脏器官,只有肾脏包膜受到牵拉或者肾盂受到累及时,病人才会有腰痛,具体如下:1、肾囊肿:肾囊肿长大后会牵扯到肾包膜或者压迫肾盂,而导致局部疼痛;2、肾脏肿瘤:肿瘤长大后会造成同肾囊肿的类似后果;3、肾结核:随着结核病不断复发,目前时有发生,病人除腰痛外,还有血尿的症状;4、急性肾盂肾炎:可出现发热,部分病人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2023-08-03
  • 吃豆制品会尿酸高吗(音频)

    吃豆制品会尿酸高吗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吃豆制品可以导致病人出现尿酸升高,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一般要求尽可能的避免高嘌呤饮食,常见的高嘌呤饮食主要是看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一般每100g食物中超过150mg的嘌呤,就算是高嘌呤食物,黄豆的嘌呤含量在218mg,所以黄豆算是高嘌呤食物。\n黄豆加工过以后,成为豆腐或者是豆浆以后,这个时候嘌呤嘌呤含量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尽管已经降低了,但是嘌呤含量也不是太低,因为我们中国人吃豆腐、豆制品的时候,往往吃得比较多,就会导致嘌呤的摄入增多,嘌呤摄入增多就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