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依据(音频)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依据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看血清学的检查,血清学的特异性抗体IgM和IgG阳性,如果能看到病毒的RNA也可以确诊,主要依据如下:\n一、流行的特点: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点是流行,所以要求是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如果病人出现了发烧,就应该考虑到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可能性。\n二、临床症状:病人先是发烧,发烧同时伴有三红、三痛,所谓的三红是脸红、颈红、上侧胸部发红,三痛是头痛、腰痛、眼眶痛,出现了应该高度怀疑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除此之外,还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可能会合并急性肾损伤,而表现为少尿或者无尿的情况,这个也应该考虑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可能性。\n三、检查:给病人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检查里面比较权威的是血清学的检查。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特异性抗体IgM滴度在1:20以上,或者是免疫球蛋白IgG的抗体滴度在1:40,这个都算是阳性,就可以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如果是在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比急性期升高四倍以上,也可以诊断。
  • 肌酐清除率偏高严重吗(音频)

    肌酐清除率偏高严重吗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肌酐清除率偏高一般不严重,但是也要重视,找到原因以后给病人相应的治疗。正常人的肾脏肌酐清除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如果出现肌酐清除率偏高,这个时候主要从两个方向寻找原因,常见情况如下:\n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肌酐清除率会升高,甚至升高的幅度可以达到20%-30%。这个时候如果肌酐清除率偏高,又有血清肌酐水平的降低,就要看看是不是因为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肌酐清除率偏高,要观察病人的血糖水平。另外,对于血糖要严格控制,对于血脂、血压、尿酸的水平都要控制在理想水平。\n2、怀孕时肾脏负担加重:肌酐清除率会偏高,升高幅度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所以,如果发现孕妇的血肌酐水平偏低,尿肌酐水平偏高,这个时候应该考虑怀孕本身这个过程对于肌酐清除率的影响。\n3、其他原因:发热,或者是大量喝水等等,也有可能导致肌酐清除率偏高,但这个一般问题不大。
  • 老人肾功能下降怎么办(音频)

    老人肾功能下降怎么办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老人肾功能下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n一、找到老人肾功能下降的原因,做相应的对因治疗。看看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果为急性肾损伤,主要是找原因,看看这个病人是肾前性、肾性还是肾后性的急性肾损伤。找到原因后给予相应的治疗,病人的肾功能就有可能恢复或者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n二、评判肾功能到了什么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要找到并发症,因为往往老人血肌酐的升高没有那么快,这时肾功能可能已经不行了,就要找到并发症,看看有没有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等情况,根据相应的并发症来给予相应的治疗。\n三、如果病人已经到了肾衰竭期,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治疗通常分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部分,这时除了考虑病人原发病以外,还要考虑总体的状况怎么样,但是一般病人只要年龄不是太大,都可以做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
  • IgA肾病移植为什么复发(音频)

    IgA肾病移植为什么复发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IgA肾病移植以后容易复发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考虑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n一、可能和免疫制剂的不规律应用,以及IgA再次沉积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对于肾移植的病人,一般就代表尿毒症已经治好了。但是发现原发病是IgA肾病的病人,20%-60%可能会出现IgA肾病的复发。复发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太清楚,考虑可能还是和免疫抑制剂不规律应用有关系,在临床上也曾经观察到,免疫制剂不规律应用以后有导致复发的可能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提倡规律的应用免疫制剂。\n二、IgA肾病的病人虽然移植了一个新的肾脏,但是血液中的异常IgA还会在肾脏沉积,从而导致IgA肾病复发。对于这种复发的预防,通常要求病人尽量避免感染,特别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平时也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愉快,这样可以减少复发。除此之外,还要求病人尽量保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食盐的摄入,控制水的摄入,这些都有助于IgA肾病的预防和复发。
  • 球蛋白正常范围是多少(音频)

    球蛋白正常范围是多少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球蛋白正常范围是20-30g/L,做血生化检查的时候,有一项就是血清的球蛋白。球蛋白检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乙醛酸比色法,正常值范围是在20-30g/L。如果出现了球蛋白水平的升高,通常要从以下的几个角度来看看病人的问题:\n1、感染:感染以后可以引起病人机体免疫反应的增强,而出现球蛋白水平的增高。\n2、慢性病:病毒性肝炎或者活动性结核病,或者像血吸虫病、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等,可能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升高。\n3、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出现机体的免疫功能亢进,也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临床上常见的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n4、肿瘤:会引起球蛋白水平的升高,像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还有一部分的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的病人、过敏反应的病人、肺炎的病人也会引起球蛋白水平的增高。\n5、生理性原因:如果血液浓缩,也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但这个算是生理性的原因。\n球蛋白水平的降低,首先就是鉴于合成减少,合成减少最常见的是库欣综合征,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也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降低。γ-球蛋白缺乏症也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降低,放疗以后或者是氮芥中毒的病人也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降低。生理性主要是婴儿从出生后到三岁的时间段里,也会出现球蛋白水平的降低。
  • 女性突然少尿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女性突然少尿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女性突然少尿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n1、体液不足:体液不足的原因就是喝水少,喝水少的时候体液自然就不足,还有出汗多,以及有腹泻、呕吐等等,这个时候会导致体内的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就会导致肾脏的灌注降低,进而出现少尿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要让病人多喝水,也可以用输液来补充液体,这样尿量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n2、肾功能不好:特别是急性肾损伤的病人,这个时候容易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体液就不能够正常排出去,自然也就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通常24小时尿量<400mL,一般称为少尿,如果24小时尿量<100mL,一般就称为无尿,所以这时要找到肾脏的原因来进行相应的治疗。\n3、尿路梗阻:特别是双侧的尿路结石或者是尿路的肿瘤,以及腹膜后的病变,都会导致尿液不能够从膀胱排出,尿液会存在在肾脏里面,形成肾积水等情况。但是这个时候病人除了尿量减少以外,往往会有腰痛、腹痛的情况。一般做泌尿系超声,看看有没有肾积水的情况,以及有没有输尿管的扩张就可以大致判断。
  • 左肾囊肿钙化要不要紧(音频)

    左肾囊肿钙化要不要紧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左肾囊肿钙化一般不要紧,肾囊肿是由膨大的肾小管憩室构成,肾小管憩室有自分泌功能,会不断分泌囊液,肾囊肿会逐渐增大,在肾囊肿的增大过程中,如果继发了出血或者感染,钙盐就会沉积上去,从而使囊壁出现钙化斑、钙化灶,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从这方面看就不要紧,而且这时在临床上通常没有明确的自觉症状,也不会出现腰酸、腰痛,甚至是尿频、尿急、尿痛等,所以不需要治疗。\n如果肾囊肿继续增大,超过了五厘米,可能对肾实质造成压迫,需要对肾囊肿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主要是给病人去顶减压,或者穿刺后抽囊液,并打硬化剂,甚至需要对肾囊肿进行手术切除。对于肾囊肿伴有钙化,一般情况不严重,但还是要注意肾囊肿中的囊液是否混浊、囊内有没有新生物,除此之外,还要看囊肿有没有分隔等来帮助判断,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要警惕囊性肾癌的可能性。
  • 双肾的囊性病变能治好吗(音频)

    双肾的囊性病变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双肾的囊性病变,如果仅仅是多发性的肾囊肿,或者是双侧的肾囊肿,可以治好。如果病人出现了多囊肾,治疗不是很容易,大多数病人不能够完全治愈,对于是否能治好,常见判断如下:\n1、能治好:双肾的囊性病变通常包括双侧的肾囊肿、双侧的多发性肾囊肿、多囊肾这几个大致的类型,如果病人仅仅是双肾囊肿,这种情况下根据囊肿的大小来决定治疗,当囊肿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外科干预,方法主要包括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还可以根据囊肿的大小进行去顶减压术,甚至可以考虑囊肿的切除,通过这些治疗后,病人的囊性病变基本好了。如果是多发性的肾囊肿,囊肿数目比较多,这时主要是针对比较大的囊肿进行治疗,大的囊肿进行治疗后,小的囊肿就可以临床观察,从这个角度看,也算能够治好。\n2、不能治好:还有一种疾病是双侧多囊肾,多囊肾是一个遗传性疾病,特点是病人的肾囊肿数目不断增多,形状不断增大,最终会导致肾脏的正常形态消失,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这种多囊肾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有的报道认为托伐普坦对于多囊肾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药物的作用并不确实,另外药物的价格也相当昂贵,所以没有办法进行治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双侧多囊肾一般没有办法治愈。
  • 五十岁眼部总是浮肿是怎么回事(音频)

    五十岁眼部总是浮肿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50岁眼部总是浮肿,应该警惕有没有肾脏、心脏等方面的问题,常见原因如下:\n1、肾炎性水肿:50岁眼部总是浮肿要考虑是不是全身性水肿导致,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肾炎性水肿。肾炎性水肿的主要特点是白天眼部浮肿不明显,只有睡了一晚上,起来以后第二天早上看,眼部浮肿比较明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肾炎患者会有肾小球滤过率的轻度降低,从而导致水排出障碍。另外,肾炎患者往往会有蛋白尿,从而导致轻度低蛋白血症,导致血管内的水分从血管内到血管外。正常会到人体的下垂部位,就是腿脚部位,但因为水的量太少,看不出来,只有躺了一晚上以后,体内多余的水分会克服重力作用,到达人体疏松组织,眼部才会有水肿出现。此时要让患者去查尿常规,看有没有血尿、蛋白尿,也要抽血查肾功能,看看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的情况,帮助判断眼部的水肿是不是肾脏原因导致。\n2、夜间喝水多:也可能会导致眼部浮肿,通常见于心功能不好或肾功能不好,夜间喝水多了以后,水的排出受到一定障碍,这时也会出现水从血管内到达血管外,之后到达人体疏松组织。所以,要看心功能的情况,还要询问病史,看喝水的情况。如果夜间喝水多,晚上喝水就少一点,看眼部浮肿的变化。
  • 肾小管酸化功能试验怎么做(音频)

    肾小管酸化功能试验怎么做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肾小管酸化功能试验主要是给病人口服氯化铵,应用以后到第三天留取尿标本检测pH值。肾小管的酸化功能试验又称为酸负荷试验,也称为氯化铵的负荷试验,是判断肾小管酸化功能的指标,有助于检测肾小管的酸中毒。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可以排泄氢离子,排泄部位主要是位于远端的肾小管。如果远端肾小管功能受到损伤,尿液就不能有效酸化,故为了做此检查,一般先让病人停用碱性药物,两天以后口服氯化铵,通常是口服三天,第三天以后留取尿液的标本检测pH值。\n此外,还要查病人的随机尿,随机尿通常是任意时间留取尿液的标本,一般是门诊急诊最常见的留取方式。另外,晨尿,可以留取早上起床收集的第二次尿,第一次尿往往没有办法收集到,故第二次尿有时也算。口服氯化铵一般要求试验之前晨尿的pH值要小于5.5,口服氯化铵两个小时以后,尿的pH值一般小于5.3。如果尿pH值升高,提示肾小管酸化功能减弱,可以诊断远端肾小管的酸中毒。在临床上进行酸负荷试验时,通常会联合检查血钾、钠、氯、钙等水电解质,对肾小管酸中毒进行分型,从而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