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

  • 左侧后背一阵阵疼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左侧后背一阵阵疼痛是怎么回事
    患者左侧后背一阵阵的疼痛,常见以下几种原因:1、软组织损伤:患者对劳累、重体力劳动,或者局部外伤所造成的局部软组织损伤,常见的竖脊肌肌肉拉伤、背阔肌的损伤,以及肌肉筋膜的损伤,都会出现局部一种阵发性的疼痛,严重时患者卧床,不能起来活动;2、慢性无菌性炎症:长期慢性劳损、局部受凉、受潮引起的局部慢性无菌性的炎症,如局部的静脉炎等。此时患者也会出现局部的放射疼痛,而且在劳累和受凉的情况下,明显诱发一阵一阵的阵发性疼痛;3、肋间神经的炎症性改变:由于脊椎旁边就是肋骨,肋骨中间都有肋间神经,起到感觉的功能。如果肋间神经有病毒感染,或者其他因素造成一种无菌炎症反应,患者就会出现肋骨间隙放射状的疼痛,疼痛呈阵发性,伴有局部的皮肤异常,有的是皮肤发红、皮肤瘙痒等症状;4、胸椎病变:如胸椎出现肿瘤性病变、骨质疏松,或者是外伤引起的胸部压缩性骨折,此时也会出现椎体相对应的区域,如后背部位出现疼痛。
    2023-08-03
  • 脊椎下部分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脊椎下部分疼痛是什么原因
    脊椎下部分疼痛的原因常见以下几个方面:1、外伤:外伤导致的脊椎下部分发生骨折,或软组织损伤、韧带断裂、椎间小关节损伤,甚至造成的神经损伤,都可以造成脊椎下方较严重的疼痛,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通过拍片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2、劳损或慢性疲劳损伤:局部肌肉可能出现筋膜炎、慢性无菌性炎症、充血、水肿,都会导致大量炎症介质释放,从而诱发疼痛,尤其在劳累、受凉时症状会加重;3、感染性病变:如脊椎结核、布氏杆菌病感染,或其他化脓菌感染,会诱发局部骨质破坏、脓肿形成,也会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同时伴有发烧或营养代谢不良的症状;4、肿瘤性病变:由于脊椎以及脊椎下部的肿瘤较多,如腰椎、骶椎原发、继发转移性肿瘤,都可以造成骨质破坏,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组织,诱发较严重的症状,应到医院及时就诊,必要时需拍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5、自体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在受凉、劳累、免疫力下降时症状明显加重,且出现夜间疼痛,尤其是后半夜疼痛较明显;6、其他原因:部分患者腰椎本身的病变,如腰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腰椎不稳、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卡压等,也会造成局部较明显的疼痛,可以向肢体远端放射,出现腿部神经疼痛、麻木、无力、活动受限,严重时压迫重要神经,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偏瘫。
    2023-08-03
  • 后脚脖子疼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后脚脖子疼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后脚脖子在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患者后脚脖子疼,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1、运动原因:常见踝关节损伤后导致慢性不稳定,运动损伤中40%是由踝关节扭伤造成,如果患者在打篮球运动中,比例可以达到52%。严重的韧带损伤,其后果比骨折还要严重,关节的活动靠韧带维持,如果出现踝关节旁韧带的断裂,关节活动便会不稳定,会遗留踝关节的肿胀、疼痛以及继发性损伤,尤其是关节面表面的软骨会发生磨损,由于软骨不能再生,损伤后的后遗症便不可逆转。软骨损坏后,患者便会出现后脚脖子疼痛,从而导致关节炎,甚至关节畸形;2、距骨骨软骨损伤:如果发生距骨骨折等,容易遗留残疾的骨折,疼痛可以造成局部关节面在外力挤压或摩擦作用下,反复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后脚脖子疼痛、肿胀不能站立行走等情况;3、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体免疫疾病,可以破坏关节腔及组织、滑膜、软骨以及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滑膜组织进行提供,便会加快关节退变,导致后脚脖子疼痛;4、骨性关节炎:属于中老年患者较为见的疾病,由于关节软骨和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踝关节出现软骨的无菌炎症,从而诱发后脚脖子疼痛、肿胀等不适。
    2023-08-03
  • 膝盖酸能跑步吗(视频)

    膝盖酸能跑步吗
    膝盖出现酸痛不适,建议不跑步,不要做高强度或者剧烈活动。因为跑步有一个基本的比较重要原则,是绝对不要带着伤痛来跑步,哪怕是疑似伤痛。所以膝盖发酸可能是关节软骨、滑膜组织、韧带或者半月板出现了问题,建议不要跑步,要休息,减少活动量来缓解症状,避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可以花时间练习正确的跑步姿势,为下一步的体育锻炼做准备。虽然膝盖酸胀可以做运动,但是尽量做比较舒缓的、不容易造成损伤的运动。尤其是选择性地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或者游泳,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膝关节局部病情的恢复。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如跑步、爬山、蹦跳等活动,以免加重膝盖磨损,从而导致膝关节酸胀症状进一步加重。如果酸胀的症状比较严重,经过休息也没有缓解,建议到医院相关科室,尤其是骨科或者关节外科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根据情况来具体针对性治疗。
    2023-07-30
  • 脚踝骨折线模糊要多久消失(视频)

    脚踝骨折线模糊要多久消失
    脚踝骨折后骨折线模糊多久才能消失,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具体判断,一般3个月左右骨折线模糊,然后才会逐渐消失。因为正常的骨折线会在4-6周的时候,开始逐渐模糊,也就是这时候已经有骨痂生长,预示着骨折出现了愈合。在骨折后6-8周的时候,骨痂大量增生,骨折线进一步模糊,8-12周的时候,骨折线基本看不到,也就是骨折线由模糊变得完全愈合,骨折线就消失。但是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进程也是完全不一样,因为有些骨折比较严重,如粉碎性骨折或者开放性的骨折,甚至有些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因为局部损伤比较重,就不能按照正常的骨折线消失时间计算,时间可能会大大的延长,甚至可能骨折线会存在几个月,这样就不能明确骨折线模糊的时间。有些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就没有骨痂生长,这时也不能明确骨折线模糊消失的时间。所以骨折线模糊之后,多长时间能够消失要根据病情判断,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时间也是不完全确定的。
    2023-07-30
  • 黄韧带手术是大手术吗(视频)

    黄韧带手术是大手术吗
    黄韧带手术是其他手术的一部分,由于黄韧带是生长在脊柱硬膜外方的韧带结膜组织,用于保护脊髓结构。一般黄韧带手术,不仅仅是针对黄韧带所做的手术,还可能是切除黄韧带,是手术过程的一部分,因此这些手术一般都不算是小手术,即黄韧带手术是整个大手术的一部分。常做的手术如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重建内固定手术或者腰椎滑脱需要复位,内固定手术,有些是脊柱侧弯需要做的矫形手术,这些手术都不小,而且大部分都需要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另外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但要去除黄韧带,还要做截骨、矫形,暴露周围的骨质、韧带、肌肉,还要打钉子,用棒连接做内固定,手术范围可能比较广。手术后有可能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硬膜外血肿、脊髓损伤之后造成的水肿,甚至会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刀口愈合不良、裂开等。因此应注意术前要提高免疫力,营养支持,术后要抗感染,支持治疗。术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保证充足营养、充足睡眠的情况下,才有利于伤口恢复。
    2023-07-30
  • 膝盖消肿的办法(视频)

    膝盖消肿的办法
    膝关节肿胀在临床中非常常见,膝关节消肿的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膝盖肿胀是运动性损伤造成,如长跑、爬山,或者重的体力劳动过程中,出现了膝关节损伤,从而诱发的肿胀时。首先要注意停止运动,也就是制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要局部做冷敷,可以毛巾包裹冰块或者冷冻的矿泉水,对局部进行冰敷,这样有利于降温、消肿、止痛,但要注意冰敷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每间隔3-4小时做一次冰敷。另外局部可以做加压包扎,但要根据膝关节肿胀的程度与损伤的程度来决定,如果肿胀不是特别明显,或者损伤不重,而且周围的软组织、韧带没有明确的损伤,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不需要加压包扎。另外注意晚上休息睡觉的时候,可以把肢体抬高,一定要高于心脏的位置,并且在受伤48小时以后开始进行热敷,可以口服一些消炎止痛类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这样能缓解疼痛。如果局部肿胀特别明显,也可以去医院做检查,主要是做磁共振检查,排除是否有半月板损伤,或者交叉韧带撕裂的情况;2、如果是骨性关节炎造成的膝盖肿胀,或者其他的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肿胀,那么也是要以制动和保暖为主要目标,同时用一些抗风湿或者消炎止痛的药物,必要时可以进行关节腔的穿刺检查,把穿刺液体送化验,了解一下病因,关节腔内可以注射激素或者玻璃酸钠等药物,来消除肿胀,缓解症状。
    2023-07-30
  • 结节性筋膜炎是什么病(视频)

    结节性筋膜炎是什么病
    结节性筋膜炎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软组织疾病,还被称为假肉瘤性筋膜炎,就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肿瘤性病变,但实际上不是肿瘤病变,表现为坚实、单发的结节。这个病属于前筋膜的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异常增生,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是具有自限性和反应性的急性病症。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患病区域的皮下软组织肿块,具备有疼痛、麻木和异物感,偶尔可以触及疼痛的感觉,并且肿块的增长速度相对比较快。结节性筋膜炎的好发人群一般是20-40岁的成年人,性别上没有差异,男女发病率基本上相等。结节性筋膜炎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前臂和头颈部常见。首选的治疗措施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其完整、彻底切除。因为结节性筋膜炎不是肿瘤性病变,所以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非常不错,而且复发率非常低。日常生活中患者出现这种情况,要多加注意,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误诊。
    2023-07-30
  • 伤科和骨科的区别(视频)

    伤科和骨科的区别
    伤科就是骨伤科或者创伤骨科,属于骨科的范围之内,是骨科的一个专业分支。骨伤科主要针对的是各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者运动损伤,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疾病比较多,如骨折,骨折包括四肢的骨折、脊柱的骨折、骨盆的骨折,也包括各个部位的关节脱位,如肩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都属于骨伤科。另外,还有各种韧带肌腱的损伤,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韧带损伤,如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一些运动损伤,如膝关节100%的损伤、100%的撕裂碎裂等,这也属于骨伤科。另外一部分,全身慢性劳损性的疾病,如肩周炎以及顽固性疼痛、腰背部的软组织劳损,这些也属于骨伤科的范畴。整个骨科一般来说,根据他诊疗的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其他许多专业和相关的科室。除了上述的骨伤科之外,可以分出脊柱外科,主要看各类脊柱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脊柱侧弯,还有骨关节外科,如股骨头坏死、关节炎、膝关节骨质增生、骨性关节,这是骨关节外科的范畴。还有一些骨肿瘤外科,是诊治骨和软组织来源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另外还有比较流行的微创运动医学外科等,这都属于骨科的范围。每个医院根据级别不同,分设科室的可能性不太一样,有些医院分得特别详细。
    2023-07-30
  • 喝酒后手指肿胀疼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喝酒后手指肿胀疼痛是怎么回事
    喝酒之后出现了手指头的肿胀和疼痛,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微循环障碍:患者可能本身具有微循环的障碍,或者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像年老的患者,或者有糖尿病的患者,这种情况与外周的微循环有一定的障碍,或者由于代谢异常造成了毛细血管的硬度增加、弹性下降,这些都造成了肢体末端的供血不足。而酒精中的乙醇会在肝脏经过转氨酶的代谢,转化为乙醛。乙醛物质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渗透性也就提高了,可以刺激血管壁,造成血管壁的损伤,或者导致末梢循环障碍,从而引起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这样患者饮酒过度之后,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引发局部渗透增多,从而引起手肿;2、过敏:某些患者可能对酒精比较过敏,过敏后产生过敏反应,造成局部的红肿、渗出增多、疼痛对症状的反应,有些就表现为手肿这种情况;3、痛风:对于某些既往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如果大量饮酒之后可能诱发尿酸增高,从而引起局部疼痛症状的产生。同时伴有尿酸结晶沉积、局部炎症反应,也会出现手肿的情况。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