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中暑的症状和处理方法(视频)

    中暑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中暑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是一类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的综合征,其症状和处理方法具体如下:一、症状:1、先兆表现:包括头晕、头疼、出汗较多、口渴、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这时不能及时补充水分、降温,患者就会中暑;2、主要症状:包括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肉,比如小腿腓肠肌或胸背部的肌肉痉挛,患者还会肠痉挛,会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热衰竭、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会出现高热、无汗、昏迷、多脏器的功能衰竭和损害。二、处理方法:1、一旦发生中暑,先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给予物理降温,除去衣服,用凉水或冰袋擦拭皮肤表面,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可以口服冰盐水或使用异丙嗪、氯丙嗪进行降温;2、注意补液,神志清楚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含盐的饮料进行补充液体,如已发生热衰竭、热射病等意识障碍的情况,要通过静脉给予补液,补充由于中暑导致的液体丢失;3、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如要防止皮肤的褥疮、防止感染,维持脑功能、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等。
    2023-08-03
  •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视频)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
    如果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口渴、大汗等临床表现,称之为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未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可能会出现真正意义的中暑,表现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具体如下:1、热痉挛:患者会出现四肢骨骼肌抽搐、疼痛,还会出现肠道痉挛,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2、热衰竭:相当于一种休克状态,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3、热射病:属于中暑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40℃甚至42℃的高热状态,患者昏迷但无汗。患者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后用凉毛巾或者冰袋,帮助患者进行皮肤物理降温。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如果已经出现意识障碍,无法经口进食、进水,应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补液,补充丢失的体液。降温是救治中暑患者的重要措施,可采取物理降温、留置胃管鼻饲冰盐水等方法,帮助降低核心温度,还可通过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进行药物性降温。
    2023-08-03
  • 肝硬化输血浆指征(视频)

    肝硬化输血浆指征
    肝硬化需要输血浆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显著降低,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以及凝血因子不足,会导致患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及颅内出血。通过输入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可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2、大量腹水: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大量腹水时,输注血浆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利于腹水的消除。肝硬化是指各种肝病发展到终末阶段,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还包括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性肝损害、脂肪性肝病等。发生肝硬化后,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大症候群。肝功能减退时患者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还有营养不良、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而门脉高压患者可出现腹水、门腔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脾大等脾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胰腺炎初期怎么治疗(视频)

    胰腺炎初期怎么治疗
    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禁食、禁水:胰腺炎早期的治疗主要是禁食、禁水,通过避免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减轻胰腺炎的症状;2、补液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需要给予患者补液治疗,因为患者禁食、禁水后营养摄入受限,需要通过静脉给予患者输注营养物质,同时输入人体所必需的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维持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大多数轻型胰腺炎患者通过禁食、禁水后,症状都可有明显减轻;3、药物治疗:如果为重型胰腺炎,除上述治疗外,还要给予患者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酶的分泌。同时还要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药物,给予胃黏膜的保护;4、胃肠减压:部分患者如果合并麻痹性肠阻,还可以给予患者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治疗;5、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为胆道疾病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通常还要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要采取介入手段或者外科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才能有效的缓解胰腺炎的相关症状。发生胰腺炎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腹痛。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偏左的位置,可以向腰背部放射,同时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泄和排便、发热甚至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可以通过血、尿淀粉酶、脂肪酶、腹部的B超及CT检查进行诊断。
    2023-07-31
  • 急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视频)

    急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急性胆囊炎,一般建议患者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如油炸类、高脂肪类食物,同时每餐避免食用过饱,一般5-7分饱即可。若急性胆囊炎较严重,出现化脓性休克或者化脓性胆管炎等,一般需要患者暂时停止经口进食、进水,给予患者积极止疼、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发作时,体格检查墨菲氏征氏阳性,对急性胆囊炎诊断有重要意义,通常将右手拇指置于右侧肋弓下,患者吸气时,整个膈肌会下降,胆囊也会下降,就可能碰触到置于肋弓下的右手拇指,患者会出现明显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一般要给予患者完善腹部B超、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胆囊炎、胆囊结石,甚至胆囊结石梗阻等疾病。
    2023-07-31
  • 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已减少的指征是什么(视频)

    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已减少的指征是什么
    对于上消化出血,出血已经减少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症状消失:患者没有再次出现反复呕血或者柏油样便,并且在补液、输血充足的情况下,周围循环衰竭和低血流量休克的表现,得到完全纠正,没有出现反复,则提示活动性出血减少; 2、检查正常: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没有出现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没有出现进行性升高,并且在尿量充足、补液充足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水平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进行性升高,也提示活动性出血减少。在活动性出血减少48个小时后,可以考虑逐渐开放饮食。通常会首先叮嘱患者饮用少量的温开水,观察上述指标是否稳定,然后逐渐向米粥、米汤、面条、疙瘩汤等过渡,之后可以加用蔬菜等植物性食物,而主食及含有油脂类的食物,通常在最后添加。患者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建议每餐不要进食过饱,每日增加的食物种类也不宜过多,从而避免和预防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消化道出血出现复发。
    2023-07-31
  • 正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视频)

    正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患者应该绝对经口禁食、禁水,其饮食护理根据时间段分析,具体如下:1、第1日:一般建议患者饮用300-400mL温水,分次饮用,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呕血、血便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提示患者消化道出血没有完全停止,或者消化道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应该暂时停止进一步的饮食改善;2、第2日:可以嘱患者饮用少量米汤或者是稀米粥;3、第3日:患者可以食用比较稠的米粥、疙瘩汤、烂面条等;4、第4-5日:患者可以加用少量青菜,不放油,水煮,或者直接放到粥或面条里煮熟即可;5、1周之后:患者可以加用少量软的主食,再增加油脂类食物,比如肉食或者油炒青菜等;患者在消化道出血停止之后,饮食在添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患者每日、每餐不建议食用过饱,5-7分饱即可。无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少食多餐。同时每日增加1-2个品种的饮食,直到恢复正常饮食。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特征和表现为呕血或者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出血、胃出血及十二指肠出血。如果患者患有食管的肿瘤、胃体的肿瘤,就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其他还包括胃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肝病的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贲门撕裂,这些都为常见的上消化出血的原因,少见的原因包括胆道出血等。少数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血友病或者肝硬化的患者,因为患者的凝血因子活动度下降,或者血液病的患者血小板数量较低,而导致自发性的消化道出血,也是一大类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具体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如下:1、呕血: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呕鲜血或者暗红色的血块,或者咖啡样的物质,这些都是呕血的临床表现;2、黑便:如果出血量较大,患者会出现血液跟胃内容物及胃酸相结合,导致患者大便发黑。最典型的表现为柏油样便,大便呈黑色沥青一般;3、鲜血便:如果为下消化道出血,或者出血量较快、较凶猛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会直接便暗红色的血便,甚至鲜血便。
    2023-07-31
  • 哮喘用什么喷雾剂(视频)

    哮喘用什么喷雾剂
    哮喘常用的喷雾剂包括如下几种:1、糖皮质激素类: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哮喘发作或重症哮喘发作,此时建议全身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2、β2受体激动剂:根据起效快慢和作用时间长短,分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通常在哮喘急性发作缓解期需要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则包括沙丁胺醇,推荐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使用;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4、其他药物:治疗哮喘还可能会用到抗组胺药物、白三烯调节剂以及茶碱类药物,这些药物均可控制哮喘的发作、缓解哮喘症状。
    2023-07-31
  • 哮喘喷雾有哪些(视频)

    哮喘喷雾有哪些
    哮喘喷雾剂有以下几类:1、激素类喷雾剂:临床常用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但在哮喘急性发作或者重症哮喘时,推荐使用静脉激素,能起到快速控制哮喘患者症状的目的;2、β2受体激动剂:根据作用时效长短,又分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常用的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这类药物联合使用吸入类糖皮激素,可用于长期的哮喘控制。如果患者是哮喘急性发作,在短时期内建议使用短效或速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3、抗胆碱能药物:常用的是异丙托溴铵。哮喘的治疗除了吸入给药之外,还有口服和静脉药物,比如口服茶碱以及静脉茶碱,还有抗组胺药物、白三烯调节剂等,都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当患者出现明显喘憋、言语不成句,甚至出现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心率增快、脉搏增快,这时考虑患者发生急性重症哮喘,要尽快就医,给予高流量吸氧,同时予以全身静脉激素治疗,吸入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静脉输注茶碱。如果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是由于感染引起,还要积极使用抗生素,才能迅速控制重症哮喘的患者症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