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 阴虚火旺吃什么药?(音频)

    阴虚火旺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阴虚火旺,常规的说阴虚火旺主要是指的肾的阴虚火旺,肾阴虚火旺以后人就会出现一阵阵的潮热,骨蒸潮热,从骨头里边蒸出来的热,一阵阵的热。火旺的表现会出现心慌、心悸、手足心出汗、腰膝酸软,晚上睡眠以后出汗,睁着眼的出汗叫自汗,睡着了不知道,就像小偷一样把汗出来了,这叫盗汗。 这时候我们治疗有所偏重,偏于心阴不足的用天王补心丹,偏于肾阴不足的,用知柏地黄丸,还有大补阴丸,这都是临床中用的比较常见的药物,大家可以选用。
  •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音频)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调理脾胃吸收最强调的几个点:一个是从饮食上调理,脾胃虚弱的人,消化能力弱,要吃一些适宜消化的食物,来保证所吃的东西能被吸收;第二个脾胃虚弱要注意适当的运动。中医讲脾主肌肉四肢,活动四肢就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临床中看到通过运动,胃口的消化能力就增强。经常运动的人,脾胃的虚弱症状就相对来说要好的多;第三点,脾胃虚弱的人要有一个豁达的心胸,脾胃虚弱的人一般就是忧愁思虑,多思多虑的人。中医认为思则气结伤脾胃。所以说要豁达,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反复的纠结,这是伤脾胃的一个最主要原因;现在临床中还看到另一部分脾胃虚弱的人,就是因为过食,吃的东西饮食无节制,吃的太多了;再一个就是过寒,现在人贪凉饮冷导致的脾胃虚弱,这时候就饮食要适当,要适当的温度和适宜的温度来保证脾胃功能。
  • 胃火旺怎么调理?(音频)

    胃火旺怎么调理?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胃火旺主要是用药物调理来清泄胃火,用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这些清摄胃热的药物。再一个是胃火旺盛的人要少吃一些上火的食物,清淡饮食为主。胃火旺盛还要泻胃火,釜底抽薪,来通泄大便。牛黄清胃丸,还有一个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可以清泻胃热的,都是临床中用药,具体的用药物来调整,需要大家就诊。
  • 湿气是怎么回事?(音频)

    湿气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湿气主要是外界气候的湿气产生的病因,或者是由于体内脾胃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脾是化湿的,脾胃功能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了,导致了湿气内存。湿气内存就像中医有一个比喻就像如油入面,油跟面合到一起,这时候身体就会出现湿阻的状态,因为湿邪致病最典型一个湿邪为阴邪阻遏气机,阻遏阳气。阻遏气机的人就是特别懒散、胸闷、乏力、困倦,就像暑天中湿邪了以后,就是不想吃饭,呃逆,舌苔黄厚腻,恶心呕吐,甚至呕吐。如果说脾胃的功能自己化湿的功能弱了,湿气内存,湿气困阻脾胃、胃肠的气机也会导致厌食油腻,不愿意吃饭,甚至可以出现大便的稀溏、头晕。大便稀溏是因为浊气,浊气化解不开,清气升不上来,清气在下,浊气在上,这时候就还会出现头晕乏力这些表现。所以说临床中主要是针对两个外因,是外界的环境湿气所致,内因主要是脾胃的功能,治疗的时候要去除外湿,健运脾胃来解决这些问题。
  •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湿气主要是阻碍人体的气机,阻碍人体的气血运行,所以说人就会出现被湿气困住的表现。主要是周身的酸沉疼痛,酸沉为主,疼痛是也有气血壅滞了,主要是酸沉、乏力、困倦,湿浊主要是阻遏脾胃肠道功能,人就出现厌食,油腻,不想吃东西,舌苔白厚腻,一吃东西就恶心呕吐,这是它的临床表现。湿邪还表现人体分泌物大便粘腻,女性有白带,分泌物比较多,如果说体表有湿疹的话,水液,组织液分泌的也比较多,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脾虚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包括其他部分,一个是脾气虚,再一个脾阳虚,再一个就是中气下陷,第四个就是脾不统血。 脾气虚主要是吃完饭以后,身上、肚子有点胀,明显身体、胳膊、腿没有力量,精神特别困乏,说话没有力气,形体是特别瘦,都可以看到舌头的胖大、有齿痕,这是典型的脾气虚的表现,它的脾胃的整体的运化功能差。 脾虚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出现大便稀,怕冷,喜欢温暖,这时候就可以叫做脾阳虚。一般这样的患者以典型的怕冷,还有大便稀溏为表现。 如果说这时候患者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直肠的脱肛或者长期的腹泻或者是子宫的脱垂,中医认为叫中气下陷,也是脾气虚的另一部分表现。 如果说患者在脾气虚出现乏力、食少、身上没劲、少气懒言、舌体胖大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了一些出血的症状,就称为脾不统血,出血主要包括月经量过多,大便出血、小便渗血、皮下的出血,包括鼻子出血,这都是脾不同血的临床表现。
  • 什么是风寒?(音频)

    什么是风寒?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风寒就是感受外界的气候的异常。中医认为把疾病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外因就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被风冷空气吹着了,有风有寒,寒的话就是标准的气温比较低,风是空气的流动,两个加在一起就成了风和寒。 冬天的时候容易受风寒,身体的着衣不当,现在的环境在夏天,但是有冷气有空调,也可以导致风寒,不仅仅是冬天导致风寒,夏天更容易导致风寒,因为夏天毛孔皮肤更是容易暴露在冷空气下,容易感受风寒,所以夏天的时候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感冒的症状感冒的表现,就可以来选一些解决感冒的药,有一些祛风散寒的药,就是风寒感冒的这些问题。
  •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音频)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气血不足简单的来说就补气血。如何补呢?中医认为有几个方法: 第一个是通过食物,通过脾胃的功能,因为认为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可以用一些健脾养胃的药物,来增强脾胃的功能,来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使人体吸收气血的能力增强了,这是一个补法,补脾胃。 再一个补法就是直接补气血,用一些补气健脾的药把气血直接补起来。 另一个气血不足的调理还是要适当的运动。中医认为小量的运动可以强化气血的运行的状态,可以导致气血的运行旺盛,生化旺盛,所以说运动也是调补气血的很好的方法。 再一个就是补气血的时候还要注意要补肾,通过补肾经,因为肾为先天,把肾气补足了,脾胃的运化也会足,肾精足力和化生气血的能力也会足,通过这些方法来整体的调整。
  • 健脾的食物有哪些?(音频)

    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春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健脾的药物有很多,在生活里面我们知道味道偏甜的和味道偏平淡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健脾胃。一般在临床上在生活中把健脾药分为健脾补气、健脾养血、健脾养阴、健脾消食、健脾化湿、健脾醒胃。分别健脾补气,就是没力气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时候。饴糖、蜂蜜、山药、莲子、黄精都可以健脾补气。大枣、龙眼肉、小麦都可以健脾养血。玉竹、麦冬、沙参可以健脾养阴;陈皮、山楂可以健脾消食;薏仁、芡实和扁豆是可以健脾化湿的;砂仁和豆蔻是健脾醒胃的,消化不良的时候,不想吃饭的时候,可以用砂仁、豆蔻。健脾药非常多,生活里面可以根据体制的需求,是气虚、是血虚、是阴虚、是食积、还是湿滞、还是脾虚,选用不同的食物来调整。
  • 多喝热水能缓解痛经吗

    多喝热水能缓解痛经吗
    多喝热水能不能缓解痛经要看痛经的状态。如果是在寒冷环境待久了局部受寒导致的痛经,喝热水是有缓解作用的,热水的温度可以改善人的循环,疼痛、气血的通畅度的问题都会有所改善。但如果是长期的淤血疼痛,单纯喝热水效果不太好,因为热水除了温热之外,...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