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吴函

  •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怎么回事(视频)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怎么回事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血常规中的检验指标,主要检测红细胞大小,当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时,临床上通常伴有红细胞数目以及血红蛋白降低,称为小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的常见原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多见于年轻女性,由于月经偏多,或者长期不进食肉类食物,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细胞较小,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正常值,确诊之后给予补充铁剂,红细胞恢复正常大小,贫血也随之改善。 另一类小细胞贫血最常见的是慢性病贫血,当发生某种感染、慢性感染、肿瘤导致红细胞发生铁利用障碍,红细胞缺乏铁,也会出现小细胞贫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肿瘤或者炎症,随着原发病治疗的好转,小细胞贫血慢慢改善。其它小细胞贫血,如地中海贫血。
    2023-08-01
  • 血小板数目增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血小板数目增高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正常数目是(100-300)×10^9/L,当血小板的数目超过3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原因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可以引起血小板数目明显增多,随着铁剂补充,血小板数目会逐渐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2、创伤、手术或者严重感染:患者也会出现血小板一过性增多,随着出血改善或者感染控制,血小板数目会逐渐恢复正常,无需给患者特殊处理; 3、肿瘤性因素:可导致血小板增多,像血液科疾病,原发性血小板综合征由于某些基因突变,导致骨髓巨核细胞大量增殖,最终导致血小板数目明显增多。患者血小板增多之后会有血栓风险,血栓风险要高于常人,所以要积极控制血小板数目,而且同时要给予患者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2023-08-01
  • 血小板低有什么症状(视频)

    血小板低有什么症状
    血小板是人体内负责止血的细胞,当血小板数目减低时,会出现出血症状,具体如下: 1、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可能有鼻出血、牙出血,而且出血很难通过压迫的办法止住; 2、可能出现口腔血泡,出现双下肢皮肤散在的出血点和瘀斑、淤青等; 3、严重时有可能还会出现球结膜出血以及眼底出血、视物模糊等症状; 4、血小板重度减低时,还有重要脏器出血的风险,包括脑出血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提示可能出现脑出血,可以进行CT检查; 5、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 6、还可能出现泌尿系的尿血等症状。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视频)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原因有很多,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具体如下: 1、若是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积极控制感染,可以纠正血小板减少; 2、若是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通过调整药物可以改善血小板数目; 3、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红斑狼疮或者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血小板减少,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通过原发病缓解,血小板数目随时可以升高; 4、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因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所以,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血小板数目明显恢复,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有严重出血,如重要脏器出血,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出血比较广泛时,可以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丙种球蛋白通过封闭脾脏当中的吞噬细胞,也可以减少吞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明显快速提升血小板数目。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血液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的衰竭,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骨髓当中有大量的异常的病态造血的细胞,但是外周血却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目前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有可能和一些染色体的异常和基因突变相关,另外也跟年龄有关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贫血,感染和血小板减少相关,患者可以出现乏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也可以出现出血的症状,包括鼻衄,牙龈出血,口腔黏膜的血泡,皮肤的出血点,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视物不清等眼底出血的症状。患者还可以出现发热,伴有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症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可以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当病情一旦进展到急性白血病阶段,患者还会出现急性白血病的相关临床表现。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什么危害(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威胁患者生命,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几个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由于造血干细胞的病变,导致骨髓当中血细胞异常的增生,造成患者骨髓当中血细胞无效造血,最后出现外周血造血的衰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危害有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具体如下: 1、患者会发生严重的感染,例如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包括真菌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的症状、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消化道、泌尿系感染的相关症状,这些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2、患者可能还会有严重的贫血的症状,会有头晕、乏力、心慌、短等症状; 3、患者有可能还会出现出血症状,包括皮肤黏膜的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严重者可出现重要脏器的出血,包括呕血、黑便,消化道出血以及脑出血。这些严重的重要脏器出血都会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肿瘤吗(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肿瘤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严重的问题,导致骨髓当中的血细胞增生异常,无效造血,导致外周血血细胞的衰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向急性白血病转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的症状。具体表现为: 1、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患者还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2、感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腹痛、腹泻等相关的感染症状; 3、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出血的症状,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口腔血疱;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脑出血危及生命。 所以总体来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它是一种恶性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平均寿命只有几个月。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治愈吗(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治愈吗
    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可以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治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病变,导致骨髓异常造血、无效造血,最终导致骨髓造血衰竭,有部分患者可以向急性白血病转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包括刺激造血治疗和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治疗只能是改善骨髓造血,促进造血细胞的恢复,使外周血的血细胞得到提升、贫血获得改善、中性粒细胞获得提高、血小板获得改善。但是并不能彻底治愈这类疾病。 要想这类疾病获得治愈,只能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是将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回输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从而替代骨髓当中不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恢复患者的正常造血,从而使患者得到治愈。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病变导致的骨髓造血异常、无效造血,最终导致外周血血细胞的衰竭。其治疗方案为,根据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还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相关指标,可以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预后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1、对于低危组的患者,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的衰竭,主要是给予细胞因子刺激造血治疗,可以给予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给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患者的造血恢复; 2、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和高危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会存在着原始细胞的增多,有极高的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这一类的患者目前首选的治疗是给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以上这些治疗方法只能暂时改善患者骨髓的造血,提升外周血的血细胞,但是并不能根治患者; 3、如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想获得根治,必须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可以治愈这类疾病的唯一方法。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有哪些(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衰竭性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的衰竭,全血细胞的减少。病因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电离子辐射,化学试剂苯、氯等,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增高。另外,某些病毒感染也可以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这些病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衰竭。骨髓造血微环境也出现异常,导致微环境当中的一些因素对造血干细胞进行攻击。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也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攻击,导致造血干细胞的衰竭,最后导致疾病的发生,患者会出现全血细胞的减少,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