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脸上过敏怎么办(音频)

    脸上过敏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
    面部过敏可以考虑口服抗组胺药物,比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者依巴斯汀都属于二代抗组胺药物,同时可以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但是寻找面部的过敏因素很重要,常见于日晒所伤,近期更换面霜、面膜、洁面乳等。面部的局部用药治疗作用不容忽视,如果面部出现刺痛、瘙痒、紧绷感,可以用冰块包纱布,轮换进行冰敷,每次冰敷至少半个小时。及时涂上非激素类的药膏,比如他克莫司软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或者喜疗妥药膏,避免应用激素类药物,其容易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可以用一些医用的修复贴,比如可复美或者创福康面膜一周两次进行修复,也需要保湿。因为皮肤屏障损伤以后皮肤特别敏感,要用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可以用医用的舒敏系列使其能够耐受正常的物理性刺激和化学性刺激物。物理性刺激主要是光和热的刺激,化学性刺激主要就是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花粉、动物毛、螨虫以及正常的护肤品。
  • 结膜炎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结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结膜虽然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当其防御能力降低且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可发生炎症反应。结膜炎为一种眼科常见疾病,根据其致病因素,可分为微生物类结膜炎和非微生物类结膜炎。微生物类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等;非微生物类结膜炎的致病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风沙、烟尘、紫外线等;化学因素,如有毒气体、酸碱等。此外,还有内源性因素,如抵抗力下降、甲亢、类风湿等。
    2023-07-30
  • 结膜炎有什么症状(视频)

    结膜炎有什么症状
    结膜由于与外界微生物接触,虽然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降低且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可发生炎症反应。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为眼睑痉挛、眼痛、畏光、流泪,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结膜炎患者应避免用手揉眼睛,由于手上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揉在眼睛内可导致结膜的病变,引起急性结膜炎。因此当出现结膜炎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3-07-30
  •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视频)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也称为非麻痹性斜视,是儿童斜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共同性斜视表现为斜视的偏斜角度在每一个方向上都是一致的。导致共同性斜视的原因包括眼球的发育、家族遗传、屈光调节等。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10岁以下的患儿可使用阿托品散瞳,持续3-5天,再行检查。部分患儿需要接受同视机检查。在治疗中,部分患者需要用配镜的方式进行矫正,具体治疗方案因患者病情而异。
    2023-07-30
  • 小儿斜视手术最佳年龄(视频)

    小儿斜视手术最佳年龄
    临床中,对于小儿斜视手术的最佳年龄的问题存在争议,目前的临床研究一般认为患儿2岁之前接受手术,能够使患儿融合功能更加完善,对于患儿的视力恢复较为有利。患儿应于术后3-6个月到医院接受检查,观察眼位是否矫正,视力提高情况等。如患儿出现走路不稳、看东西有改变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此外,如第一次手术效果不理想,也可通过配镜,或再次手术进行矫正。
    2023-07-30
  • 发呆的时候眼睛斜视是怎么回事(视频)

    发呆的时候眼睛斜视是怎么回事
    发呆时眼睛斜视多见于弱视或隐斜视患儿。弱视是眼睛检查没有器质性疾病,但无法将视力提高到0.8以上的疾病。 弱视患儿应及早接受治疗,最佳治疗年龄为6岁以前,家长应关注孩子看东西时的眼位,如出现异常,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验光,接受治疗。 隐斜视是一种调节性斜视,患者用心看东西时眼睛不会斜,仅在不经意间出现斜视,患儿出现此类情况也应到医院接受检查,防止弱视的出现。
    2023-07-30
  • 乙肝疫苗是小时候打的吗(视频)

    乙肝疫苗是小时候打的吗
    乙肝疫苗是在小时候注射,我国乙肝疫苗被划入免疫规划范围内,属于一类疫苗,即免费注射的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要尽快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在6月龄时可完成注射。部分新生儿出生后体质较虚弱,或伴有其他疾病,需推迟注射,可在体质恢复后尽快完成乙肝疫苗注射。在儿童期或新生儿时,如果没有注射乙肝疫苗,也可以进行补种。在我国乙肝疫苗应用的人群包括新生儿、婴幼儿,以及15岁内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以及乙肝病毒高危感染的成年人。乙肝疫苗注射为程序为3针,即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1针乙肝疫苗。注射完第三针乙肝疫苗后,需在之后的1-2个月化验表面抗体,如果表面抗体达到10mIU/ml以上,说明免疫成功。绝大部分人免疫成功后,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可以持续30年,不需再重新复查表面抗体,也不需要补种乙肝疫苗。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要求每1-2年化验表面抗体,如果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则需补种1针乙肝疫苗,即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
    2023-07-30
  • 乙肝表面抗体1000还会感染乙肝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体1000还会感染乙肝吗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1000mIU/mL,患者一般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因为该水平的表面抗体对人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如果水平在10mIU/mL以上,便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可杀灭进入人体的乙肝病毒。该水平的表面抗体,绝大部分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有相当多人规范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便会出现较高水平的表面抗体,且该抗体的保护作用会持续30年之久,便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
    2023-07-30
  •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单怎么看(视频)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单怎么看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是检测乙肝病毒复制情况的指标,又称为乙肝病毒DNA检测。化验单上给出的信息通常是DNA定量水平,同时给出正常对照值,不同医院、不同试剂检测出的乙肝病毒DNA正常值不同。乙肝病毒DNA检测正常值通常有<20cps/ml、<50cps/ml、<100cps/ml、<500cps/ml甚至<1000cps/ml的情况,数值越低,表明检测灵敏度越高。化验单上先要看DNA水平,如果给出的数值有10的几次方,一般提示DNA为阳性,超出正常值。如果检测的DNA水平在正常值以下,通常仅给出<20cps/ml、<50cps/ml、<100cps/ml、<500cps/ml的结果,表明在正常值以下,在血清中没有检测乙肝病毒DNA。对于乙肝患者,如果没有检测到乙肝病毒DNA,表明血清中DNA量较低,并不能认为体内没有乙肝病毒。尤其是对于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如果DNA水平在正常值以下,表明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并不能表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
    2023-07-30
  • 肝硬化B超表现(视频)

    肝硬化B超表现
    肝硬化在B超上表现为肝脏外形缩小、左右叶比例失调,如果右叶萎缩,左叶可代偿性增大,且出现尾状叶。左右叶间的肝裂会增宽,肝脏被膜凹凸不平,肝实质回声不均匀,且呈结节感。肝内门静脉增宽,同时有胆囊壁增厚,甚至有胆囊壁水肿,脾脏增大,且脾静脉迂曲、增粗,以上是肝硬化在B超上的典型表现。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时,B超上可显示在肝周和脾周会有液性暗区。B超对肝硬化的诊断较为灵敏,但对于早期肝硬化患者, B超显示可能不是特别清晰。此时应借助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可检测肝脏硬度,如果肝脏硬度值>17kPa,则说明肝纤维化达到4期,为肝硬化表现。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