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耿

  •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有多少(视频)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有多少
    临床上并没有发现结肠息肉后,则息肉有具体癌变几率的概念。评估息肉是否有癌变风险,主要根据息肉在内镜下评估的大小,以及在内镜下通过NBI,或电子放大内镜,观察息肉表面有无特殊异常的腺管改变,或局部微血管改变、息肉的病理组织类型等综合性指标,不能一概而论。息肉的病理组织类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其中,绒毛腺瘤的癌变几率较管状腺瘤高。对于发现的结肠息肉患者,应综合以上因素,如在内镜下发现息肉直径>2cm,则癌变概率比小的息肉癌变概率高。但息肉大小不是判断息肉癌变几率的唯一标准,部分特殊患者长出的小息肉,如0.5cm左右,起初即为癌,此时有经验的医生,可在内镜下看到息肉表面的微腺管改变,或微血管改变,与其他息肉不同。若息肉符合微结构的改变,即早癌的改变,则癌变的概率比大息肉更大。
    2023-08-01
  • 一般多长时间形成肠息肉(视频)

    一般多长时间形成肠息肉
    一般结肠息肉的发生,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从小的息肉变成一个较大的腺瘤,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不同人群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包括排便习惯的差异,形成息肉的时间也不同。慢性便秘的个体,常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形成结肠息肉的时间可能更短。所以不同的病种,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形成的结肠息肉或者结肠腺瘤的时间,无法一概而论。所以病人来医院就诊后,需关注其身高、体重、饮食生活习惯、家族其他人有无类似疾病、既往发生的结肠息肉属于何种组织类型。需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病人以后进行复查的时间,多久进行干预结肠息肉。
    2023-08-01
  • 肠息肉0.6cm需要做手术吗(视频)

    肠息肉0.6cm需要做手术吗
    肠道息肉如果直径超过0.6cm,需要行内镜下的切除手术。如果在内镜下发现肠息肉,一般建议行内镜下切除术,但不同大小的肠道息肉,切除的紧迫性不一样的。具体如下:一、息肉直径大于2cm:如果息肉直径超过2cm,建议患者尽量在早期行内镜下切除术。二、息肉直径小于2cm:1、如果息肉直径在2cm以下,要结合肠息肉在内镜下的特殊表现。特别扁平的息肉,或者息肉表面形成的纹理,称为Pit分型。如果Pit分型欠佳的患者,或者息肉呈扁平状,即使它的大小不是很大,如0.8cm或者1cm,还是建议尽早行内镜下的切除;2、若Pit分型较好,且直径在2cm以下的患者,如果短期内有其他的紧迫手术治疗,或者合并有其他科疾病需要口服抗血管药物,可以定期每年做1次肠镜复诊。如果息肉情况较稳定,可积极治疗原来的基础疾病。如果基础疾病已治疗稳定,则可以让消化科医生将此结肠息肉切除。
    2023-08-01
  • 肠息肉手术从哪里开刀(视频)

    肠息肉手术从哪里开刀
    对于肠息肉采取的手术方式,取决于内镜下肠息肉的大小、形态,可能在肛门进镜,或做腹部切口。在切息肉前,还会针对息肉在内镜下的NBI染色、超声内镜检查结果,评估息肉性质,再决定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主要情况如下:1、内镜下切除:大部分肠息肉是经过肛门用肠镜做内镜下切除,通过息肉黏膜下抬起,经高频电将息肉进行全套吸引切除。对于直径在2cm以下的扁平息肉,还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即ESD,将肠息肉切除;2、腹腔镜切除:部分肠息肉较扁平,累及范围较广,甚至做超声内镜时会发现病变累及到黏膜下层。此时做内镜下切除,不容易切进,且容易切穿孔。此时建议外科行腹腔镜切除,在腹腔镜下将病变所在肠管切除。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