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彻底治愈吗(视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彻底治愈吗
    带状疱疹是否发生后遗神经痛,或者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1、发生带状疱疹急性期时,是否得到早期干预和足量抗病毒治疗; 2、带状疱疹患者群中,本身以老年人为主,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50%以上,年龄越大免疫力越低下,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可能就越大; 3、发病面积,在急性期发生皮疹面积越大、越严重、越广泛,后面发生神经痛的可能性和持续时间越长; 4、是否合并器质性疾病,比如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力、全身情况较差,一旦发生带状疱疹往往会并发后遗神经痛,而且很难治愈; 5、发作的时候是否伴有全身发热,后面发生神经痛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当带状疱疹并发了遗神经痛时,治疗起来比较棘手,而且病程比较长,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当发生后遗神经痛,没有办法停药时,需要调整良好心态,在疼痛科医生治疗之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慢性痛,本身是一种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比如复合镇痛药物,一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与弱阿片类或者强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带状疱疹神经痛一般要辅助神经调节药物,钙离子调节剂,像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另外疼痛科除药物之外还有一些其它治疗手段,比如神经阻滞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介入方式减轻患者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完全达到停药治愈,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需要在药物支持下长期配合治疗。
    2023-08-02
  •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视频)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多动症的治疗非常具有挑战性,其实对于这些儿童的治疗在全世界都是难题,不管是多动症还是其它治疗,都具有挑战性,具体如下: 1、儿童的使用药物,家长或医生也会担心这些药物潜在影响生长发育或智商发育; 2、因为儿童研究本身比较困难,家长很难答应让自己的患儿去参加临床试验,尤其是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某些药物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很多家长也接受不了,其实在国内临床上看到也是如此; 3、目前所能看到的针对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这些药物,实际上世界上多动症的药物只有几种。 这些药物常常家长包括医生通常不建议使用,如在临床上,在门诊中通常多动症的儿童4岁以上才考虑使用药物,如高考、中考的患儿,会推荐使用药物,因为这时考试对于这些患儿来讲比较重要。 同时15岁以上患儿的大脑发育更加成熟,药物侵害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临床上的多动症治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困境,所以治疗的手段也非常的局限。 目前必要的情况下是用药物,这些药物常常都是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以及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可用来治疗这些疾病,这是不得已的时候。 此外还要训练,多动症的治疗实际上从家庭动力学角度来看,或从心理发育、心理治疗角度来看,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如父母亲关系,父母亲和患儿的关系,患儿平常是由谁来抚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也能够影响患儿的注意力、动作多少。 患儿动作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想来吸引周边大人或自己亲人对其的关注。所以对于患儿的多动或注意力缺陷,不能仅仅只关注外在行为,还要关注患儿的内心发展。
    2023-08-02
  • 什么是多动症(视频)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标准叫做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是该病的两个主题词,即注意缺陷以及多动障碍,中间包括三种亚型,即注意缺陷、多动、注意缺陷和多动都有,在临床上,可见这三种类型的儿童。多动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动的比较多,具体表现是儿童在自己座位上坐不住老想动,坐一会就动开。手脚动作多,若手不停拿笔要画或者撕、碰别人,以多动表现为主。 多动和注意缺陷这种类型不完全一样,注意缺陷是儿童能坐的住,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讲的课或周围人讲的话,不能够抓住讲课的或讲话的关键点。注意缺陷和多动,这两种情况在同一个患儿身上会同时出现,既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缺损,同时又有动作增多,在治疗上比单一的多动症相对要困难。
    2023-08-02
  • 多动症看什么科室(视频)

    多动症看什么科室
    在目前来看多动症是一种小儿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属于脑科学,属于神经病学的范畴。在临床实践中间,多动症可看的科室包括神经内科,如询问神经内科或儿童神经内科、儿童神经病学,这是儿童的主要疾病。 此外,还有在儿童医院中的神经内科,还有在精神科领域中的儿童精神病学,也涉及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其实在临床上无论就诊哪个科室或哪个神经科、精神科,其实不重要,关注的是结果,在哪里能够帮助到患儿,能够让患儿健康恢复过来,这最重要。所以,在临床上能够看到大量的具有神经发育障碍的患儿,血管医院、神经内科首当其冲提供这样的服务。
    2023-08-02
  • 多动症孩子教育的方法(视频)

    多动症孩子教育的方法
    多动症患儿如何去教育,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相处,在临床经验中,多动症的患儿家长越管,患儿越叛逆,父母亲会觉得患儿也管,也管的很严,为什么效果会差。 多动症的治疗中或多动症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看,与父母还有周围亲密的人对其培养的亲密程度和沟通方式密切有关系。 所以与患儿相处的时候: 1、尊重:患儿虽然小,实际上很懂事,能够听懂大人的话,家长经常忽略或没有理解,总认为患儿听不懂家长说的话,其实不然,患儿其实可以完全听懂家长们的谈话; 2、理解:尊重、理解,需要和患儿多沟通,应减少责备、批评,不要认为患儿做的不对就否定,而且去批评; 3、表扬:表扬的力量、鼓励的力量远远比批评的力量和否定的力量要高。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能认为很好,很勇敢,实际上鼓励的话,可用不同方式来表达; 4、讲原则:不是尊重、理解、鼓励患儿就没有原则。讲原则时也要相信患儿能听懂,要告诉患儿做某件事情,或对事情的很小看法,要告诉儿童正确与否,底线在哪里。因此,如果儿童周围亲密的家人能够做到这些方面,便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2023-08-02
  • 排卵正常是否说明输卵管没问题(视频)

    排卵正常是否说明输卵管没问题
    了解排卵与输卵管通畅的关系,则需要看看排卵的卵子来源。卵子来源为卵巢,卵子的发育亦位于卵巢,卵子存在于卵巢表面的一层生化上皮内,不受输卵管的影响,卵巢会自发的排卵。卵子排出来以后,如果输卵管伞端正常,输卵管伞端会有节律的去除死卵。如果输卵管功能受损或者出现缺陷,不影响排卵。举例如下,如果女性做了输卵管的结扎手术,则输卵管一定不通,结果不能说明女性不排卵。即使做了结扎的女性,其卵巢仍旧会规律排卵、有效排卵,排卵与否、排卵是否正常均与输卵管的通畅度无关。另外,如果输卵管与卵巢有粘连,有可能改变卵巢表面的解剖结构,可能会影响卵子的顺利排出,但是二者不等同于一个概念。
    2023-08-02
  • 月经规律是否说明有排卵(视频)

    月经规律是否说明有排卵
    80%月经规律的女性可能有排卵,因为毕竟月经规律的女性具有自己的生物钟,有月经周期的节律性变化。大部分人还是考虑有排卵,但是仍有10%-20%的人群可能没有排卵。尽管月经规律,个别人可能捕捉不到大的卵泡。排卵与月经周期有关系,但是并不等同,排卵需要具备的条件更多,不仅仅是月经规律这一环节,排卵还要求性腺轴的周期性波动,要求正负反馈的协调进行。另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即排卵要求有效排卵,要求卵子在激素水平的作用下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才能完成有效排卵。
    2023-08-02
  • 黄体功能不足的判断方法(视频)

    黄体功能不足的判断方法
    黄体为女性排卵以后,卵泡中间的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组成的一种结构组织。黄体功能可以从临床上与化验的生化指标等两方面进行鉴定,主要如下: 1、女性排卵之后出现黄体,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反应在基础体温的升高。比如女性排卵前的基础体温为36.4℃,排卵之后且有黄体生成,其基础体温就会升高0.3℃-0.5℃,此体温一直持续约14天。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此体温的持续时间一般会短于12天; 2、可以借助于临床上的血液学指标来评估黄体功能。生成黄体以后,血液中可以检测到孕激素的变化,孕激素的浓度可明显升高。如果连续测定孕激两次以上,孕激素水平均>15ng/ml,基本上就可排除黄体功能不全。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女性血液中的孕酮值一般会<15ng/ml。通过以上两个指标可以来监测是否出现黄体功能不全。
    2023-08-02
  • 子宫小到什么程度可能会影响怀孕(视频)

    子宫小到什么程度可能会影响怀孕
    临床上主要根据子宫的功能判断是否可以怀孕。如果一个女性能正常来月经,基本上可以肯定其子宫不会很小,基本满足种受孕的条件。并不是有排卵,就会来月经。因子宫小导致长期不孕的患者可以口服药物,来鉴别其子宫的解剖结构,明确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是否发育完善。如果子宫内膜没发育好,这种情况会导致不孕。临床上可以选择雌激素、孕激素等药物进行撤退试验,以明确子宫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原则上而言,子宫体积小不等于幼稚子宫。幼稚子宫指发育异常的子宫、不健全的子宫、无子宫内膜的子宫,这种子宫无法怀孕。单纯子宫体积小,但是可正常来月经的女性,基本上可以满足怀孕条件。
    2023-08-02
  • 强迫症有哪些症状(视频)

    强迫症有哪些症状
    强迫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好发于年轻人中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或脑疾病,常常表现为强迫想法和强迫动作。而强迫的想法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当脑海里想动的时候,同时另一个想法就会出现,所以当想好的事情时,脑海里就出现坏的事情,当想上的时候就想向下,总是有对立想法。因此个体会感到非常不能自我控制,想控制而又不能控制,所以强迫有两大特征,即明明知道没有必要这么去想或明明知道没有必要这么去做,但是自己又不能控制,因此带来了很多紧张、焦虑,以及其它附属症状的出现。 出现强迫动作时,通常认为能够缓解强迫想法所带来的附属症状,如焦虑、不高兴或其它症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当出现强迫动作,意味强迫症发展到下一阶段,已超越强迫想法,因此是先有强迫想法,才有强迫动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