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发俊

  • 腹型癫痫怎么治疗(音频)

    腹型癫痫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腹型癫痫的治疗,与其他类型的癫痫治疗方案类似,常选用药物是卡马西平和地西泮。腹型癫痫是癫痫的特殊表现类型,主要表现为两种发作形式。第一种发作形式是以周期性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典型发作表现为每次呕吐持续20秒至40秒钟,每日可发作多次,或者数日发作一次。发作时行脑电图检查,可见一侧大脑半球近中线处出现高幅度的θ波节律;头颅CT表现为同侧颞叶内侧及下丘脑低密度影,多数病例经手术证实为星形细胞瘤。第二种发作形式以周期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腹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本发作仅表现为周期性腹痛,也可以演变为全身性发作。因此,有学者认为腹痛是全身性发作的先兆。腹型癫痫在明确诊断后,即可按照癫痫的治疗原则对症治疗、规律服药。
  • 癫痫患者的平均寿命是多少(音频)

    癫痫患者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一般来说,癫痫对患者的寿命影响较小,大部分患者的生存年限都能够接近正常人的寿命;有一部分癫痫患者可能会死于癫痫发作时的意外,如摔倒、溺水、窒息等等。某些类型的癫痫,预后比较差,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这些特殊类型的癫痫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这一类癫痫起病于儿童期,如果没有脑损伤,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的缓解率可以达到85%-90%;如果患者有器质性脑损伤的证据,并且发病越早、发作越频繁,患者的预后越差。第二种类型是失神发作,约3/4的患者,在30岁以前就可以停止发作。如果发病年龄偏大,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第四种类型是婴儿痉挛症,预后比较差,约90%的患儿伴有严重的智能和精神障碍,死亡率高达18%-20%。第五种类型是Lennox综合征,预后非常差,仅次于婴儿痉挛症。约30%的病人,对药物产生抵抗,吃药无效。另外30%的患者虽然治疗有效,但难以完全控制,缓解率为30%左右,50%-80%的患者有严重的精神发育不全。
  • 脑神经衰弱吃什么药(音频)

    脑神经衰弱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神经衰弱的治疗,主要还是通过药物来治疗。药物可以消除神经衰弱的症状,增强患者的信心。常用的药物有抗焦虑药物,比如安定、氯硝安定、舒乐安定等等,这一类药物可以起到松弛情绪、镇定、安神、镇静的作用。当然,只用药物治疗还是不行的,同时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其疑虑或者紧张的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另外,配合一定的娱乐和体疗治疗也是非常必要的。本病的预后,一般可维持数年或数十年,病程常因情绪波动而变化。消除顾虑或适当的休息、及时治疗,可以缓解本病,甚至治愈,预后一般良好。
  • 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有那些(音频)

    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有那些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神经衰弱的症状繁杂多样,主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五点内容:第一类是兴奋症状,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内容大多数是不愉快的经历和烦恼,对噪声、强光等刺激特别敏感,常伴有躯体不适等症状。第二类是衰弱症状,表现为用脑困难,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脑力劳动效率下降,工作和学习不能持久。这种脑部疲劳症状与患者的不愉快情绪和心情密切相关,一般是由长期的心情紧张、烦躁和压抑的情绪所引起。第三类是情绪症状,表现为容易烦躁,易激惹、生气,自觉难以承受压力,易于伤感、流泪,遇到事情爱发脾气,易于冲动,自制力明显减弱。第四类是睡眠障碍,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难以熟睡,早醒,醒后不解乏,常因多梦而感到苦恼。第五类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频繁的心慌、心悸、气短、多汗,因过分关注这些症状而出现疑病。
  • 脑神经衰弱的症状(音频)

    脑神经衰弱的症状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神经衰弱症状繁杂多样,主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兴奋症状,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内容大多数是不愉快的经历和烦恼,对噪声、强光等刺激特别敏感,常伴有躯体不适的症状。第二、衰弱症状,表现为用脑困难,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脑力劳动效率下降,工作和学习不能持久,这种脑部疲劳症状与患者的不愉快情绪和心情等密切相关,一般是由长期的心情紧张、烦躁和压抑的情绪所引起。第三、情绪症状,表现为容易烦躁,容易激惹、生气,自觉难以承受压力,易于伤感、流泪,遇到事情爱发脾气,易于冲动,自制力明显减弱。第四、睡眠障碍,这也是神经衰弱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表现为入睡困难,难以熟睡,早醒,醒后不解乏,常因梦多而感到苦恼,次日觉得身体疲惫,没有精神。第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频繁的心慌、气短、多汗,因为过分关注不适出现疑病、疑神疑鬼等症状。
  • 神经衰弱的根治方法(音频)

    神经衰弱的根治方法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症状,一般不提“根治疗法”这个说法,因为这个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方法一般包括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娱乐和体疗相结合等等,一般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第一个,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需要专门的心理医生做辅导,通过治疗,可以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疑虑的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二个,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可消除症状、增强患者的信心。通常选用的有抗焦虑药,如安定、氯硝安定、舒乐安定等等,这类药物可以起到松弛情绪、镇静安定的作用。第三个,娱乐和体疗。可以使患者放松情绪、舒畅情志。一般来说,这类疾病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由于该病情与情绪的波动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也可以继发于躯体和脑实质的病变,因此治疗比较棘手,容易迁延不愈。
  • 少儿脑炎的早期症状(音频)

    少儿脑炎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儿童脑炎也分为很多种,仅举几种常见的脑炎来进行介绍:第一种,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脑炎。脑炎是在胎儿孕育的过程中或者生产过程中,由母体传染而来,一般是在分娩后的4-21天开始出现。表现为幼儿的难以喂养、易激惹、容易哭闹或者嗜睡、囟门隆起。严重者可以出现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抽搐,也就是癫痫或者是角弓反张、昏迷等。如果胎儿在早期感染,可以造成胎儿的畸形发育,譬如小头畸形、小眼、颅内钙化等。第二个,柯萨奇病毒性脑炎,大多数儿童感染都属于隐匿性感染,表现非常轻微,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或者胃肠道症状,有的病例有肌肉酸痛,容易与感冒相混淆,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严重的病例会急性起病,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或者是昏迷、精神障碍、脑膜刺激征等全身中毒的表现。部分病例还伴有咽炎、呼吸道感染、腹泻或者皮疹等。第三种,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儿童腮腺炎发病后的3-10天。腮腺炎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大嘴巴”。这时体温开始下降,肿大的腮腺也开始变小,脑炎也可以发生在腮腺肿大前或者肿大后的12天左右,时间不固定。患儿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头痛、呕吐,严重的可出现嗜睡、供给失调、走路不稳,甚至昏迷、抽搐、瘫痪等,也有少数患儿表现为头晕、耳鸣、耳聋、幻觉等。因此不同的脑炎,在早期的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 急性脑炎怎么治疗(音频)

    急性脑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不同的脑炎,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首选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还需要配合免疫治疗,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等。如果炎症反应和脑水肿明显,可以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要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需要对症支持治疗,如维持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合并惊厥、癫痫的病例,需要抗惊厥、抗癫痫治疗。高热的患者,需要物理降温。颅内压高的患者,需要脱水降颅压。如果是结核性脑膜炎,需要抗结核治疗。如果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需要抗真菌治疗。有脑积水的,则需要侧脑室分流减压治疗。总之,如果不幸罹患脑炎,一定要抓紧时间去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
  • 脑供血不足眩晕怎么办(音频)

    脑供血不足眩晕怎么办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供血不足,会导致头晕目眩、行走不稳。长期脑供血不足,有可能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可能。因此,在遵守医嘱、规范服药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自我调理。一、维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体质。二、注意保护颈椎,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避免突然起身和转动颈椎,后脑勺和颈肩部注意防寒保暖。三、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禁忌暴饮暴食和肥甘厚味之品,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和腌制食物、烧烤等,多吃绿叶蔬菜和各种瓜果,这样可以缓解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的病情。四、可以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如红花、当归、黄芪、丹参、川芎、三七、赤芍等等,每日50g-80g,用开水浸泡当茶喝。长期喝中药茶,可以改善血液的质量,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供血,防止血栓形成。五、也可以用以上药物泡脚,用开水浸泡后,每晚泡脚30分钟左右,水温以不觉得烫脚为度。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调理方法,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式。
  • 心脑血管病人吃什么好?(音频)

    心脑血管病人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梁发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当然现在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多食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可以提高身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经常食用豆制品可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第二、香菇和黑木耳。因为香菇和黑木耳是自古以来的素食的佳品,香菇的主要有效成分在菌帽,黑木耳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经常食用香菇和黑木耳,可以有效的清理血管垃圾,抗动脉硬化。第三、洋葱和大蒜。每天食入一枚中等大小的洋葱,可以使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转化为有益心脏的胆固醇。大蒜也可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抗真菌、抗感染的作用。第四、海鱼类。海鱼含有大量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第五、脱脂的牛奶、酸奶。人可以长期饮用脱脂牛奶和酸奶,它可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50%左右。第六、茶叶。现在试验证明,茶叶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可以举个例子,牧民长期服用大量的肉类,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不高,考虑和他们长期服用茶叶及运动有关。第七、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饮食被称为现代人的“第七营养素”,可以有效阻止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比如燕麦、粗杂粮、干豆类、海带,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等,都属于高纤维饮食。它们可以使总胆固醇降低5%左右,使患心脏病的危险下降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