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频发性室性早搏有哪些危害(视频)

    频发性室性早搏有哪些危害
    长期出现频发性的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还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甚至诱发猝死。一般频发性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早搏次数>5次,长期频发室早会损害心肌结构,因为每一次过早搏动,心肌的搏出量及射血量不足。提前搏动也会打乱心脏正常的活动秩序,可能引起心肌肥厚或心脏结构改变,进一步诱发其他心律失常。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危及生命。一般频发室性早搏为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因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原发病后,室性早搏可能数量就会减少。若无基础心脏病,也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或比索洛尔等药物,控制室性早搏数量。
    2023-07-31
  • 如何确定早搏是颈椎病引起的(视频)

    如何确定早搏是颈椎病引起的
    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其中部分类型颈椎病可能引起早搏。通过判断颈椎病急性发作时是否伴有早搏数量增多,可以推测二者的关联。对于颈椎病,尤其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可压迫椎间神经和血管,其中包括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可引起兴奋,可能导致心脏出现早搏、心动过速等。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所以颈椎病可能引起早搏。出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时,应及时找骨科医生进行治疗,缓解颈椎病后,心脏早搏也可能随之减少或消失,也能够进一步判断颈椎病和早搏的关系。
    2023-07-31
  • 室上性早搏多少算正常(视频)

    室上性早搏多少算正常
    室上性早搏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不应存在,但偶发以及频发的室上性早搏存在差异,具体如下:1、偶发:偶尔出现室上性早搏,如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时发现24小时内发作次数<100次,仅属于偶发的室上性早搏,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危害,正常人也可能会出现。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熬夜劳累或嗜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均可缓解;2、频发:若属于频发的室上性早搏或已经引起不良症状则需排查器质性心脏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从而监测室上性早搏的次数、频率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的表现。若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改变,则心电图上ST段可能会有所表现。在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室上性早搏通常不会引起过大的危害。
    2023-07-3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好发人群(视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好发人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内膜上类似粥样脂质类物质沉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症状。首先常见的人群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把糖尿病提升到最高的冠心病发作的风险类别。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冠心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因为随着衰老的进程,人体血管也会发生老化。另外,在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人群中,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沉积到血管壁,形成斑块,也是易发人群。所以血脂比较高的患者,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血管,是不是出现了斑块沉积或者狭窄。 在早发性的冠心病家族史,假如父亲或者兄长在55岁之前就发作过心脏方面的疾病,或者母亲、姐妹在65岁之前发生过心脏疾病,或者死于心脏病,有类似家族史也是冠心病的好发人群。另外,在长期吸烟的病人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也非常高,肥胖、缺少运动都是冠心病的好发人群。根据危险因素,大家要在生活方式上给予调节,避免高危因素在自己身上发生。
    2023-07-3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与治疗(视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与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进一步发展,狭窄的程度超过50%,可以诊断为冠心病。如果血管狭窄进一步发展,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胸闷、心悸、活动耐力下降、心绞疼,严重的甚至出现血管闭塞,引起心肌梗死。 如果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进行适当的运动、低脂饮食。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者接近于正常的可接受范围。另外要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避免熬夜。对原发病,尤其是糖尿病的控制一定要加以重视;如果是血脂高的病人,一定要定期监测血脂,或者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肥胖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减重,减少心脏的负荷。
    2023-07-31
  •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视频)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
    窦性心律不齐分为生理性原因及病理性原因,具体如下:1、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婴幼儿或儿童时期,此类窦性心律不齐有时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可能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这类规则的窦性心律不齐的节律出现变化。长大后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会消失, 无需额外干预。部分老年人也会出现窦性心律不齐,若无器质性心脏病,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2、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部分人原本为窦性节律整齐的心律,突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为并发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突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应去医院监测心电图变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的心脏检查,排查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根据原发病不同,给予不同治疗。
    2023-07-31
  • 肺主动脉硬化是什么意思(视频)

    肺主动脉硬化是什么意思
    肺主动脉硬化指的是主动脉弹性下降、僵硬程度增加,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甚至累及身体内其他大动脉,尤其冠状动脉、肾动脉、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肺主动脉硬化是在临床上做特殊检查时,发现报告上有这样的提示,如做胸部的胸片、X光检查或胸部CT,提示发现肺主动脉硬化,可随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状硬化改变,实际上在儿童时期,动脉粥样硬化就已经开始。随年龄增长,如果再合并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可能加速肺主动脉硬化。肺主动脉硬化指主动脉弹性下降,僵硬程度增加,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甚至累及到身体内其他的大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肾动脉、外周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如果提示有肺主动脉硬化,还应该积极查找引起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可逆的危险因素应该及早干预,如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改善,可以延缓肺主动脉硬化的发展。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吗(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吗
    窦性心动过缓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在60-100次/分,<60次/分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属于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心脏起搏点正常,称为窦性心动过缓,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1、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不会造成不良后果,通常不需要干预和治疗;2、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部分老年人或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白天清醒状态下<40次/分,并且伴有严重头晕、黑蒙、乏力甚至晕厥的症状。这时应该引起重视,排查是否由于窦房结功能退化,或者心肌缺血等其他相关心脏疾病导致。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窦性心动过缓的程度。如果出现长间歇>3秒,甚至出现晕厥,还是应该及时给予治疗。
    2023-08-01
  • 注意力集中不了记忆力减退什么原因(视频)

    注意力集中不了记忆力减退什么原因
    注意力集中不了指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并且集中的时间不能保持一定的长度。见于抑郁、焦虑功能性的精神障碍患者。也可能因脑炎、痴呆、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压力比较大,精神过度紧张或者过度疲劳,都会出现短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的表现。但是通过休息调整或者心理疏导能够得到及时缓解,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失。如果经过休息或者调整后仍然不能缓解,可以及时到专科就诊。 还有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注意力下降,这时候也可以到专科就诊,鉴别是不是痴呆的早期表现,如果经过量表测量,确诊是痴呆的早期表现,要及时进行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
    2023-08-01
  • 下壁心肌梗死有多严重(视频)

    下壁心肌梗死有多严重
    下壁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中重要的类型,下壁心肌梗死一般指心电图上V2、V3、AVF导联所对应的心肌坏死,下壁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并发症,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下壁是由右冠状动脉或者回旋支供血,一旦血管出现问题,有可能诱发窦房结缺血,窦房结缺血之后,有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甚至引起房室结的问题,出现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有出现猝死的情况。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下壁心肌梗死除了心肌坏死诱发常见并发症之外,还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出现右心衰的情况,右心衰竭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左心排血量降低,引起身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所以也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