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 佝偻病会遗传吗(视频)

    佝偻病会遗传吗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多见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包括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 临床上常见的家族性骨骼改变是由于体质(营养吸收能力、代谢能力、消化能力等)遗传,与佝偻病无直接关系。所以佝偻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遗传。 预防佝偻病,应从孕期开始。从孕期开始,就应多做户外运动,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孕妇饮食应含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婴幼儿应多去户外,多接受日光照射;6月龄以后的婴幼儿必须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2023-07-30
  • 小儿腹泻常见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小儿腹泻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类。 1.内在因素:婴幼儿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和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2.感染性因素 肠道感染: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 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 3.非感染因素:过多过早给孩子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小儿腹泻;气候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
    2023-07-30
  • 小孩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小孩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治疗方法包括: 1.对症治疗 止泻:可用蒙脱石散剂止泻; 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以应用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2.液体治疗 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轻度脱水:可给予口服补液盐(ORS),用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 中重度脱水:需要住院给予静脉补液。头24小时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量三部分; 3.控制感染 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 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特别提示:以上药物的使用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3-07-30
  • 小儿腹泻吃什么药(视频)

    小儿腹泻吃什么药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小儿腹泻药物治疗方法包括: 1、控制感染: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液体疗法后多数会自愈,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应选用抗生素治疗。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2、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3、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散。 特别提示:以上药物的使用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3-07-30
  • 小儿腹泻怎么护理(视频)

    小儿腹泻怎么护理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的护理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腹泻患儿原则上不主张禁食,应继续喂养。但是呕吐频繁的患儿,暂不宜进食,而采用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一旦病情好转,病儿有食欲,可及早恢复喂养; 2.腹泻期间饮食需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可参考病儿食欲及腹泻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可给予患儿流食和半流食,补充丢失的水分,有利于消化吸收。禁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3.如腹泻超过5天,建议换成无乳糖奶粉,同时补充锌制剂,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 4.腹泻期间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受凉。小儿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
    2023-07-30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 4.对代谢的影响: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黏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心脏功能变化: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血红蛋白下降至5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诱发心力衰竭。 6.易发生感染。
    2023-07-30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患儿消化能力减弱; 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患儿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4.贫血使患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5.影响智力。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6.影响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患儿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7.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患儿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2023-07-30
  •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视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分为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尽可能找到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安排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及时添加辅食,注意添加铁剂强化食品;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应予及时治疗; 2.药物治疗: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以有机铁剂为主,包括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铁、氨基酸螯合铁等。服用铁剂时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建议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如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的储备。
    2023-07-30
  • 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造成佝偻病的原因包括: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孕期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新生儿的维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产、双胎更易于贮存不足; 2.日照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没有充足时间的室外活动;或者室外活动时皮肤暴露少;不论是气候、季节、大气云量、纬度、肤色、皮肤暴露都可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3.生长速度快:如低体重、早产、双胎、疾病等因素,婴儿恢复后,生长发育相对更快,需要维生素D多,但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易发生佝偻病;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因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纯母乳喂养,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如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罹患危险增加。
    2023-07-30
  • 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与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因素有关。 佝偻病的症状包括有以下三个方面: 1.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2.骨髂表现:颅骨软化、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十字头)、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肋骨患珠、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手镯征、下肢畸形(O形腿、X形腿);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 3.其它表现: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