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

  • 如何判定是否肥胖(音频)

    如何判定是否肥胖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判定肥胖的统一诊断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判定肥胖:\n第一、体质指数法,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体质指数在18-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27.9之间为超重,BMI≥28即可判定为肥胖。\n第二、标准体重法,标准体重=身高-105。实际体重超出标准体重的20%以上即可判定为肥胖。\n第三、腰围测定法,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提示中心型肥胖。
  • 肥胖症的标准是什么(音频)

    肥胖症的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肥胖诊断标准,常用的诊断指标包括体质指数法、标准体重法和腰围测量。体质指数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质指数在18-23.9之间属于正常,24-27.9之间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即可判定为肥胖。\n标准体重为身高减105,如果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即可诊断为肥胖。此外,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也是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 女人内分泌失调是怎么回事(音频)

    女人内分泌失调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女性内分泌失调多是因外界环境、自身情绪、营养和生理原因引起的,女性因体内雌激素分泌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调,易引起皮肤暗黄、脸上长斑、月经不调、易怒、肥胖、乳腺增生甚至还会出现不孕等:\n第一、现代女性多因工作压力大、睡眠时间不足、长期熬夜或是周围环境污染,空气中的化学成分进入人体后引起一系列反应,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n第二、因饮食不规律、摄入的营养不均衡、长期营养不良使脑垂体分泌激素下降、卵巢功能紊乱引起内分泌失调;\n第三、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如更年期女性因体内雌激素分泌下降,加上更年期突然出现变化,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
  • 1型糖尿病是什么(音频)

    1型糖尿病是什么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以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水平绝对不足为主要特征,其发病大多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针对胰岛β细胞或胰岛素的自身抗体,对胰岛β细胞造成破坏。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轻,部分患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因为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因此其治疗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为主。1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应用外源胰岛素并终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是对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
  • 1型糖尿病是怎么得的(音频)

    1型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胰岛素合成分泌严重缺乏,即所谓绝对缺乏为主要特征,发病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直接的致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相关。\n人体内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持续攻击、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β细胞进行性凋亡。随着胰岛β细胞破坏和凋亡,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量日益减少,最终造成胰岛素绝对缺乏。因此针对1型糖尿病的治疗,应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为主要治疗手段,且需终身用药。
  • 2型糖尿病如何治疗(音频)

    2型糖尿病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目前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始发因素,造成胰岛素不能被充分利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葡萄糖不能迅速被利用、吸收,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应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为主要目的。其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如果口服降糖药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应考虑应用胰岛素。
  • 酮症酸中毒的病因有哪些(音频)

    酮症酸中毒的病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致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缺乏导致高血糖,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氧化增多,从而产生过多的酮体。当酮体聚集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即发生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此外,还包括胰岛素剂量不足、初发糖尿病、各种应激,比如心梗、中风、创伤、外伤手术等情况,还包括胃肠道功能紊乱、进食过量、妊娠、精神刺激、大量饮酒、使用激素等多种情况。
  • 肥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音频)

    肥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现阶段针对肥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标准体重法,男性为身高减105,女性为身高减100,如果实际体重超出标准体重20%可定义为肥胖。还可应用体质指数法,即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如果体质指数大于28即可诊断为肥胖,大于30则诊断为重度肥胖。除此之外,腰围也可以作为诊断肥胖的指标,尤其是诊断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大于85cm或女性大于80cm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 高脂血症吃什么药(音频)

    高脂血症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高脂血症包括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等不同的亚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应对患者的心血管病史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合适的达标值和治疗方案。\n高脂血症的治疗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前提,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密切监测血脂的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的药物首选为他汀类,以降低胆固醇水平为主,同时也可以轻度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此外,还包括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为主的贝特类药物,还有抑制血脂在肠道吸收的依折麦布,以及同时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烟酸类药物,最终的药物选择应考虑前面所说的几个原则进行综合的评估,以确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 高脂血症怎么治疗(音频)

    高脂血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侯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高脂血症的治疗需要依据三个治疗原则:一、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决定干预策略,根据病人的危险因素来确定是否符合高危人群的条件,然后对病人进行分层干预。二、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的干预靶点,同样依据病人高、中、低危进行分层的达标值。三、调脂首选他汀类药物,因为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体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饮食控制、增加运动。此外是不同种类的药物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普罗布考、贝特类药物、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以及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