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 如何判断婴儿湿疹和过敏(视频)

    如何判断婴儿湿疹和过敏
    在婴儿时期出现湿疹与过敏的反应有所区别,可通过发病部位、外形等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好发部位不同:湿疹好发于颜面部、头部、四肢,特别是手脚。过敏性皮疹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特别是在躯干部更明显;2、外形不同:湿疹是多形性皮疹,可出现红色皮疹、丘疹、水疱、渗出、糜烂或者结痂。过敏性皮疹是红色皮疹、斑丘疹,部分是水疱性皮疹,皮损种类没有多形性。二者发病机制相近,婴儿湿疹是过敏性皮疹,属于特殊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是比较快速的反应,有直接过敏原刺激。
    2023-08-02
  • 2个月的宝宝长湿疹怎么办(视频)

    2个月的宝宝长湿疹怎么办
    2个月宝宝长湿疹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皮肤护理:宝宝长湿疹时容易进行抓挠,注意保护宝宝皮肤不要被抓破;2、注意清洁:宝宝在抓挠时可能会造成部分损伤,如果清洁不当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或继发感染;3、使用药物:宝宝出现湿疹属于过敏性皮疹,可以根据湿疹轻重程度以及不同部位使用不同药物。较为轻症可使用祛湿霜或肤乐霜,对皮肤过敏的湿疹有缓解作用。若重症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涂抹部分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艾洛松(糠酸莫米松乳膏),对宝宝湿疹会有一定帮助;4、其他措施:使用外用药物仍不能缓解的情况下,需要注意湿疹的病因可能由过敏造成,如果是特别严重的湿疹考虑与奶粉有关,可以适当调整奶粉来减轻湿疹状态。
    2023-08-02
  • 小孩荨麻疹痒起来怎么缓解(视频)

    小孩荨麻疹痒起来怎么缓解
    小孩患有荨麻疹出现瘙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外用药涂抹:可以给孩子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以缓解瘙痒症状;2、降低皮温:适当降低皮肤温度,可以用凉水进行冷敷,以减缓瘙痒症状;3、抗过敏治疗:适当进行抗过敏治疗,例如服用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对于荨麻疹引起的瘙痒会有缓解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可以增加细胞稳定性,对于过敏引起的荨麻疹会有抑制作用,从而减缓瘙痒。小孩出现荨麻疹应明确可疑过敏原,如果可以明确过敏原,应该及时进行回避,瘙痒的症状也会缓解。小孩荨麻疹产生的原因通常与过敏有关,应该回避过敏原或对症进行抗过敏治疗。
    2023-08-02
  • 3个月宝宝身上像有癣一样的是怎么回事(视频)

    3个月宝宝身上像有癣一样的是怎么回事
    3个月患儿体表出现类癣样皮肤改变原因,具体如下:1、湿疹:局部出现皮肤干性湿疹可表现为类癣样皮肤改变以及瘙痒感,护肤品无法改善情况下可应用祛湿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软膏进行涂抹观察是否可缓解;2、真菌感染: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疹有关,如白色糠疹或花斑癣均可出现类癣样皮肤改变。可涂抹维生素E乳或抗真菌类软膏,对于癣样皮疹有一定帮助。3个月患儿年龄较小,皮疹持续存在应在医生明确诊断后进行对症处理,避免长时间使用药物造成损伤,或长时间不干预造成疾病进一步加重。由于患儿本身皮肤屏蔽能力相对较差,皮疹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加重引起其他较严重并发症。
    2023-08-02
  • 口轮疫苗有必要使用吗(视频)

    口轮疫苗有必要使用吗
    口轮疫苗一般是指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否有必要使用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如下:1、要使用: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相对容易感染轮状病毒,有些肠道相对比较脆弱的孩子,又有可能接触到轮状病毒,可以适当考虑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进行预防。对孩子避免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以及一系列的疾病状态有很好的预防作用;2、不使用:年龄特别小的或者超过3岁的孩子,相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机会比较少,这类孩子可以考虑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特别是特别小的孩子,外界接触轮状病毒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大孩子肠道抵抗力比较强,也有一些孩子虽然3岁以下,但是相对胃肠功能比较好,也可以选择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因为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每年需要使用1次,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预防作用。如果今年不使用,明年孩子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仍然可能感染轮状病毒。如果孩子肠道相对比较弱,需要每年使用才能达到预防作用。
    2023-08-02
  • 小孩打预防针可以吃早餐吗(视频)

    小孩打预防针可以吃早餐吗
    小孩打预防针可以吃早餐,因为打预防针,只是把减毒或者灭活的病原微生物经过处理以后打入人体,让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与吃饭、不吃饭没有关系,所以正常给孩子进食早餐,然后去打预防针没有问题。一般在打预防针之前,主要是注意孩子有没有出现疾病状态,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如恶心、呕吐、咳嗽、食欲不振、发热、严重过敏,或者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严重疾病,需要在预防接种之前与医生进行沟通。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应该延期进行预防接种,因为预防接种本身会让孩子产生免疫反应,所以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或者疾病状态的时候,容易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在打预防针之前可以正常吃早餐,但是要注意孩子的身体状态,如果确实存在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当疾病改善以后,再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可能接种效果比较好,也不至于引起疾病。
    2023-08-02
  • 新生儿37.3度正常吗(视频)

    新生儿37.3度正常吗
    新生儿体温37.3℃属于临界状态,正常新生儿体温通常处于36.3℃-37.3℃,部分新生儿体温相对较高,可以达到37.5℃以上,均属于正常体温范围。通常体温处于波动状态,如新生儿在晨起或上午时体温偏低,下午或晚上时体温偏高。吃完奶后以及活动时、存在肢体运动时或被子盖得较多时,均会出现体温增高。可适当降温,如喂食适量温水,将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通常在36.5℃左右相对较合理。部分新生儿体温较长时间处于37.3℃或持续升温,则属于发热早期状态。此时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状态,可给多测量几次体温,避免存在某些早期疾病而被漏诊。因此37.3℃为临界状态,如体温波动且存在诱因时,可去除诱因后再测量体温,体温若恢复到36.5℃,则属于正常范围。若体温处于37.3℃长时间未下降,且出现上升趋势,则属于早期发热表现。
    2023-08-02
  • 婴儿肠胀气到几个月(视频)

    婴儿肠胀气到几个月
    婴儿肠胀气,一般是3-6个月左右会消失。婴儿出现肠胀气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婴儿本身肠道的菌群形成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时婴儿肠腔的蠕动,相对并不是很规律,所以容易出现肠胀气;2、婴儿的腹壁相对比较薄,外界的环境温度变化时,特别容易造成腹腔肠道内的蠕动,发生不规律性,也容易出现肠胀气;3、婴儿在吃奶时,容易吞咽气体,气体进入肠道内,也会造成婴儿出现肠胀气的现象。所以婴儿肠胀气,一般在早期3-6个月之内比较多见,随着年龄增大,会逐渐好转。比如婴儿的腹壁会逐渐增厚,肠道菌群也逐渐建立,婴儿的肠胀气会随着年龄增大逐渐缓解。有些婴儿在年龄大一些的时候,比如发生肠炎、对奶类过敏,或者食物不耐受等,也可能会出现肠胀气,需要对症进行处理。
    2023-08-02
  • 什么叫疫苗(视频)

    什么叫疫苗
    疫苗是将可能引起严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经过处理以后,即经过灭活或者减毒,注射进入人体,让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当遇到真正病原微生物的时候,会对病毒和细菌有免疫、防御的作用,可以避免人体感染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疾病。在孩子出生之后,第一针疫苗是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是把结核杆菌进行处理以后打入人体,让人体产生抗体,以后遇到真正结核杆菌的时候,会有预防作用,避免得结核病。所以,小孩出生之后,应该按照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对一些疾病会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有一些疫苗在后期才进行接种,如被狗或猫抓伤以后,可能要打狂犬病疫苗,是在接触可能致病的病原体之后再进行接种。所以,小孩多数情况下要进行免疫计划接种,对于特殊情况可以临时进行接种。
    2023-08-02
  • 小孩灌肠的好处和坏处(视频)

    小孩灌肠的好处和坏处
    小孩灌肠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避免服药困难:药物直接通过肛门给药,不需要经过口腔服用,可以避免因为吃药困难造成的问题。很多小孩可能会抗拒吃药,另外在疾病比较严重时进入嗜睡状态,也无法主动口服药物,通过灌肠给药,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出现的困难;2、药物吸收较快:灌肠给药相对而言药物吸收比较快,肛周的血管比较丰富,可以直接吸收;3、减少药物刺激:经过肛肠给药不经过肝脏代谢,不经过胃肠道消化,对于胃的刺激,对于肝脏的损伤比较小。但是灌肠给药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破坏肛周环境:小孩的肛周、肛门部有正常的菌群和生态,经常反复灌肠给药,可能会对肛周的环境状态造成破坏,引起肠道出现异常;2、造成肛周损伤:经肛门进行灌肠给药,可能会对肛周皮肤或者肛周造成不必要的外伤性损伤,有些小孩可能会出现肛裂、脱肛等情况。小孩的灌肠一般不作为首选的给药方式,通常在特殊情况下给予使用。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