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 婴儿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婴儿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婴儿手足口病的早期初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吞咽困难、不爱喝水、不爱吃饭,在吞咽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比较痛苦的表情。另外有些婴儿可能会出现早期低热的现象,可能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通常手足口病的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如果进入手足口病的症状出现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同时伴有咽喉部的疱疹、手部和足部的疱疹。另外也有些婴儿可能会在臀部,或者下肢部出现疱疹的存在,这是比较典型的手足口症状。如果病合并脑炎、严重的心肌炎、肺炎等,除了发热、疱疹等症状以外,还可能会伴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咳喘等表现。如果是比较轻症的手足口病,皮疹可能单纯是疱疹的表现,可以不出现发热等症状。所以婴儿的手足口病相对而言症状有时并不典型,需要医生及时观察之后进行确诊。
    2023-08-02
  • 冬天会手足口病吗(视频)

    冬天会手足口病吗
    宝宝在冬天时也可能患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病本身为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全年都可能发生,通常在夏、秋季相对较多见。冬也可能患手足口病,此时可能未出现大规模流行,但有散发病例。因此无论为何季节,都需注意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本身可经过呼吸道传播,如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手不卫生、食物沾染手足口病毒或直接接触,此类情况都可能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本身有20多种肠道病毒,可能引起全身发热,同时出现口腔疱疹,手、足部或臀部出现皮疹,部分孩子的下肢也可能出现皮疹。同时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可能出现咳嗽、咽部疼痛,也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状,可能出现腹泻或恶心等现象。重症的手足口病除上述症状外,可能会引发急性脑炎、心肌炎或肺炎,甚至引发休克。甚至引发孩子出现病死性病例出现。
    2023-08-02
  • 小孩口吃怎么治疗(视频)

    小孩口吃怎么治疗
    小孩口吃实际上表现为重复出现某些字节或节律延长。通常与小孩紧张,语言发育中枢不完善有关。应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不要模仿或过度强调,因为有时越强调越紧张,口吃的情况会越重。如果能够进行生活干预,有的孩子可能会缓解。但也有的孩子口吃非常严重,需要到医院进行药物干预,使口吃的症状减轻。口吃对于小孩来说有些是刻意模仿,此时家长要尽量让孩子放松,不要给过多暗示,症状逐渐就会缓解。
    2023-08-02
  • 佝偻病症状(视频)

    佝偻病症状
    佝偻病是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而引发的疾病状态。早期新生儿可能出现睡觉时烦躁、盗汗,易惊,即稍微有一点声音,孩子就会有惊吓的表现,睡眠不安稳,这是早期的佝偻病表现。随着佝偻病的发展,后期可能出现骨骼问题,如头颅的外形改变,方颅或前囟门关闭不好,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四肢可以出现手脚镯,即手上和脚上像戴着镯子一样,骨骼有变形,胸廓可能会出现肋缘外翻,肋缘串珠状改变,这些属于后期可能出现的佝偻病表现。佝偻病早期发现最重要,如果能够及时治疗,应该能够缓解。
    2023-08-02
  • 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视频)

    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
    先天性佝偻病临床较罕见,是由于孕妇光照严重不足,同时在饮食中缺乏营养的摄入,或者孕妇有肝肾功能障碍,影响维生素羟化,导致维生素D和钙、磷极度缺乏,甚至发生骨软化。表现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出生时伴有四肢弯曲等畸形症状,易发生低钙惊厥。 轻症患儿在生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者仅出现颅骨软化,若未经治疗,可逐渐出现症状,在出生后1-2个月,在枕骨和顶骨后部触及呈乒乓球感,前囟增大、侧囟和后囟未闭、颅缝加宽,可和后囟相连。由于颅骨变软,头颅容易发生变形,体重和日龄较大的新生儿可有典型的骨样组织堆积、增生,如肋骨串珠、手脚镯等。低血钙可导致手足搐搦症、惊厥或喉痉挛。大部分孕妇在妊娠期有腓肠肌的痉挛及腰部疼痛史。
    2023-08-02
  • 佝偻病缺少什么元素(视频)

    佝偻病缺少什么元素
    佝偻病因骨骼缺乏维生素D,在成骨过程中无法正常沉积钙盐导致骨软化,进而导致骨骼畸形。其病因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缺少日照; 2、维生素D先天储备不足,即生长过快,母亲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胎儿储备不足,所以冬春季节所生的小儿尤其是早产儿易患本病; 3、胃肠道疾病,比如长期腹泻,维生素D吸收不良,肝肾疾病导致维生素D代谢障碍; 4、药物影响,如治疗癫痫的药可以导致维生素D代谢加快,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D; 5、钙摄入不足,谷类食品含有较多的植酸,可与钙结合,而影响钙的吸收。乳类含钙量最丰富,通过摄入奶制品补充。
    2023-08-02
  • 佝偻病怎么治疗效果好(视频)

    佝偻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佝偻病的治疗与维生素D的服用方法和照射阳光的方式有关,根据临床经验,维生素D的补充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从出生后15天开始给予预防量,直到服用至两岁。期间如果为夏季,能够很好的照射阳光,可以停止口服维生素D,直到秋冬季节再继续服用。北方地区如太原,一般从十月份天气逐渐转凉,直至转年五月份,孩子的户外活动才会增加。在此期间要坚持服用维生素D。部分家长经常想忘记给患儿服用,所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建议在一天的固定时间服用,以养成良好习惯。且深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当维生素D和钙剂充足时,身体开始生长发育。 此外,提倡充足的日光照射,但需要避免过冷过热及风雨天气,利用好阳光。在夏季阳光充足时,可以在树荫下晒斑驳的太阳,利用散射光照。冬季时最好选择直射光,同时避免朝阳或者夕阳。
    2023-08-02
  •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根据症状和体征可以分为四期,具体如下: 1、初期:患儿有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等症状,多汗与室温及季节无关,患儿常因多汗及烦躁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及脱发圈,同时还可见囟门迟闭、牙齿迟出等; 2、急性期:患儿除早期症状加重外,还可见乒乓头、方颅、肋串珠、肋外翻、鸡胸、漏斗胸、龟背、下肢弯曲等骨骼改变; 3、恢复期:经治疗以后,患儿症状逐渐好转甚至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孩子,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逐渐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其它临床症状。
    2023-08-02
  • 预防佝偻病应该吃什么(视频)

    预防佝偻病应该吃什么
    佝偻病的预防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在出生后1个月开始补充,早产儿应该提前两周进行补充,同时可适当补充钙剂。需注意2岁以后的儿童生长发育缓慢,户外活动较多,一般不易发生佝偻病,无需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该阶段需坚持日光浴,坚持户外活动,以增加阳光照射时间。 此外,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蛋白质缺乏、膳食脂肪摄入不足时会出现较长时间的腹泻症状,维生素A缺乏可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缺锌样贫血等非特异性的症状。维生素A和D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如果维生素D缺乏,则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在给予维生素D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A。若佝偻病较重,需要加大剂量,单纯补充维生素D或二者交替补充均可。
    2023-08-02
  • 婴儿佝偻病怎么查(视频)

    婴儿佝偻病怎么查
    针对婴儿佝偻病,医生会根据病史、小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做出诊断。辅助检查通常包括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以及血清25-羟基-D3。此外还有影像学的改变,如骨骼X线改变。血液生化检查主要为血清25-羟基-D3进行性降低,其它生化指标改变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血清钙降低,可伴有低钙症状,如手足搐搦、抽风等,多无明显的佝偻病体征,常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大患儿较少见; 2、第二期:甲状旁腺激素代偿性升高,使1,25-二羟基-D3产生增加,导致血钙恢复正常,血磷降低,成骨细胞活跃,血清的碱性磷酸酶升高,如患儿蛋白质或锌缺乏严重,碱性磷酸酶可不升高,尿磷以及尿环一磷酰腺苷增多,氨基酸尿、尿钙减少,进而出现佝偻病的体征及骨骼改变; 3、第三期: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碱性磷酸酶进一步升高,血磷降低。因为维生素D的储备耗竭而出现失代偿,最终血清的1,25-二羟基-D3及钙也降低,佝偻病的体征和骨骼改变更加重。 同时X线片也能显示出佝偻病的表现。佝偻病早期无症状及体征改变,骨X线片正常。当维生素D严重缺乏,骨骼改变后X片上才会有显示。婴儿早期以腕骨改变最为明显,是由于其早期耻骨桡骨远端干骺端生长板肥大,软骨细胞堆积,骺板边缘的骨皮向外膨隆突出所导致,是佝偻病唯一的早期诊断指征。急性期时,由于尺桡骨远端干骺端膨大,进而出现毛刷样征,骺线增宽、皮质变薄、松质骨骨小梁数量减少。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