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脊柱肿瘤手术后复发率高吗(视频)

    脊柱肿瘤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脊柱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又分为原发于脊柱的恶性肿瘤和脊柱转移癌。良性的脊柱肿瘤术后复发率比较低,恶性肿瘤术后的复发率高。 术后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是脊柱解剖的特殊性,周围比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脊髓,肿瘤可能无法完成整块的切除,这时术后的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脊柱转移癌的患者,多数情况下无法完成转移癌的全部切除,术后根据原发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2023-08-03
  • 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如何鉴别(视频)

    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如何鉴别
    脊柱肿瘤分为原发性的肿瘤和转移性的肿瘤。原发性的肿瘤一般很少发生,常见的有骨巨细胞瘤、骨样骨瘤、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等。转移性的肿瘤即骨转移瘤,与脊柱结核常常有许多共同的症状,如疼痛、脊髓功能障碍、局部包块等等。 相比肿瘤患者,脊柱结核患者常常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如盗汗、低热、体重减轻等,而且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常可看见脊柱结核椎旁脓肿的形成以及椎间隙的破坏。 但是有时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很难鉴别,最终的诊断需要依赖病理学。总之,当发现脊柱肿瘤或者脊柱结核时,建议患者去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专科诊断,并进一步治疗。
    2023-08-03
  • 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的区别(视频)

    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的区别
    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毒是否引起肝细胞受损以及病毒的活跃、复制状态,两者的预后也存在差别,具体如下:1、慢性肝炎:不仅包括病毒性肝炎,还包括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我国有将近1亿人口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000万是慢性肝炎患者,7000多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主要是指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反复出现肝功能受损,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可能会逐渐进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发生肝癌;2、乙肝病毒携带者:通常是由于出生时即发生感染,由于免疫耐受,而使得乙肝病毒长期潜伏在体内不发病。乙肝病毒可以处于一种低复制状态,患者的肝功能可以完全正常,且长时间维持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无论是何种状态均建议定期体检,包括检查病毒复制量、腹部的超声、甲胎蛋白、肝功能等。
    2023-08-03
  • 食管静脉曲张是不是就是肝硬化(视频)

    食管静脉曲张是不是就是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是由门静脉高压症引起,可使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不是所有门静脉高压症均由肝硬化引起,所以食管静脉曲张不一定均是由肝硬化导致。但多数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硬化引起,所以在诊断慢性肝病、肝硬化同时,还需注意是否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及是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上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观察到门静脉增宽,食管下段、胃周围血管曲张,甚至在食管内和胃底黏膜下可见曲张的血管。此外,还可发现有脾大、腹水,直接诊断方法是通过胃镜直视下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导致门静脉高压症的疾病,除常见肝硬化外,还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另外,部分胰腺疾病如位于胰体尾肿瘤、较严重胰腺炎等,也会引起脾静脉回流障碍,继而出现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进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此时没有肝硬化。
    2023-08-03
  • 肝硬化脾大切脾的利弊(视频)

    肝硬化脾大切脾的利弊
    肝硬化脾大切脾的利和弊主要是在于切脾后能带来的好处和风险,常见内容如下:1、利:主要是解决由于脾大、脾亢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对于合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还可同时做断流手术降低后续消化道出血风险。部分脾大会引起明显腹胀,切脾后腹部异常感觉得到缓解;2、弊:现在越来越多肝硬化脾大患者不采取切脾治疗,原因在于切脾后可能会增加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风险。切脾后过多血小板也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而切脾手术本身还会导致手术区域出血,带来副损伤,特别是胰瘘及局部积液、腹腔感染等。虽然现在脾切除可通过腹腔镜进行,但想取出脾脏,仍需要在腹部做切口,切口也会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疝等。
    2023-08-03
  • 肝硬化晚期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肝硬化晚期的症状是什么
    肝硬化晚期症状主要是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包括明显乏力、厌油腻、面色晦暗、皮肤巩膜黄染、凝血功能障碍等,皮肤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或者小出血点,还会有明显腹胀、腹水、下肢水肿,甚至出现少尿、呼吸困难以及肝性脑病。首先是性格改变,随后是嗜睡,甚至直接进入肝昏迷阶段。所以肝硬化发展到晚期,临床症状较多且常难治疗。由于肝脏功能较多,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不可逆阶段而出现的情况,所以肝脏较多功能在肝硬化晚期已丧失,包括合成蛋白、凝血因子,以及解毒、代谢胆红素等。通常此类患者会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为典型表现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此外,部分患者由于严重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而导致脾大、脾功能亢进,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进而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2023-08-03
  • 治疗肝硬化的药物(视频)

    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治疗肝硬化主要是根据病因采取对症和对因治疗,药物亦是如此。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首选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有多种抗丙肝的药物可将丙肝病毒完全根治,但乙肝病毒只能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无法根治。 若患者已形成肝硬化,则无特殊药物可将其逆转,所以主要应针对导致肝硬化的病因进行治疗,防止肝硬化进一步加重。除病毒外,饮酒、部分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严重脂肪肝等均可能导致肝硬化。所以需严格戒酒,通过饮食控制体重改善脂肪肝。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使用调节免疫力及抗纤维化药物,包括中成药,对还没有发展为严重肝硬化的患者或早期肝硬化、纤维化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2023-08-03
  • 肝炎治愈后还会复发吗(视频)

    肝炎治愈后还会复发吗
    肝炎治愈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性,需根据导致肝炎的具体病因进行分析,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肝炎病毒感染:如急性病毒性肝炎,在甲肝、戊肝治愈后,肝脏通常可恢复正常而不存在明显后遗症,若不再次接触肝炎病毒,通常也不存在复发的可能。而慢性肝炎,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即使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如乙肝病毒仅处于低复制状态,若患者停药或出现诱发因素,可能会导致乙肝的复发;2、服用药物:若患者不再服用类似药物,通常不会出现肝炎复发;3、饮酒:若患者不再饮酒,通常不会出现肝炎复发;4、自身免疫性肝病:若患者长期服药,则肝脏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2023-08-03
  • 肝硬化能喝酒吗(视频)

    肝硬化能喝酒吗
    对于肝硬化病人,临床建议避免饮酒。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提示肝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而肝硬化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发生不可逆的病灶或者结节,最终出现肝脏的萎缩以及肝脏硬度明显增加,同时合并肝脏功能明显受损。饮酒对于肝脏而言有害无利,无论是何种含有酒精的饮料,比如白酒、红酒、啤酒、黄酒等,只要含有酒精,对肝脏均会带来伤害。尤其是对于慢性肝病的患者,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饮酒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脏受损,甚至有可能会诱发急性肝炎,甚至是肝功能衰竭。所以对于已经确诊为慢性肝病的人群,需严格戒酒。此外由于长期饮酒而导致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甚至是肝硬化,也只有戒酒才能最终改善肝脏疾病的进展。
    2023-08-03
  • 甲肝、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视频)

    甲肝、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同属于肝炎病毒,在我国都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这三种病毒的传播途径存在着一定差别:1、甲型肝炎病毒:通常表现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甲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如果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水,以及不洁的饮食习惯,就会出现经由消化道感染的急性甲肝;2、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性病毒,可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不洁的输血或者是密切接触会引起乙肝病毒的感染,患者可以出现急性或慢性肝炎的表现;3、丙型肝炎病毒:主要为慢性病毒感染,传播途径类似于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比如献血或输血之前没有经过正规的检测、共用注射器,或者某些特殊的人群如吸毒,有可能会由于共用注射器而导致丙型肝炎病毒传染。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