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胆管扩张有什么症状(视频)

    胆管扩张有什么症状
    胆管扩张如果是急性结石或异物出现导致胆道堵塞而继发出现的胆管扩张,通常会疼痛剧烈,这种疼痛通常不能自行缓解,需要使用止痛药物。胆管扩张同时还有可能会合并有发烧、黄疸、胆管炎等表现。如果胆管扩张是由于结石或炎症引起,称之为良性胆道梗阻,如果是此外其他病因引起胆管扩张就属于恶性胆道梗阻,如某些肿瘤引起胆道堵塞,此时胆管扩张是无痛性胆管扩张,同时伴随有进行性黄疸加重,此类胆管扩张可以非常明显,但是并没有明显疼痛表现,患者会出现黄疸逐渐加重,伴有食欲下降和消瘦。所以胆管扩张,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定导致胆道堵塞原因。
    2023-08-02
  • 胆汁淤积如何治疗(视频)

    胆汁淤积如何治疗
    胆汁淤积指肝脏里合成和分泌的胆汁无法正常经由胆道进入到肠道而引起胆汁淤积在胆道,胆汁淤积包括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不同类型胆汁淤积引起原因不同,其治疗亦不同,具体如下: 1、肝内胆汁淤积通常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肝炎甚至是肝硬化而导致,肝内胆汁淤积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保肝和利胆治疗; 2、肝外胆汁淤积通常是由于结石、炎症、肿瘤、寄生虫等原因引起胆道阻塞而出现胆汁堵塞,此类情况需通过外科手术来进行结石取出或肿瘤切除才能解除胆道堵塞。对于部分老年患者或身体情况较差、不能够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还可以通过介入手段,如穿刺或内镜下进行胆汁引流来解除胆汁淤积。
    2023-08-02
  • 胆管堵塞症状(视频)

    胆管堵塞症状
    胆道是人体排泄胆汁管道系统。胆道包括肝内胆道、肝外胆道,通常肝外胆道,还包括胆囊。胆道是连接肝脏和肠道之间的管道系统,具有运输胆汁的作用,一旦管道系统出现了堵塞,就会出现胆汁反流现象。一般情况之下,胆道堵塞通常是指肝外胆道堵塞,这种堵塞会导致黄疸出现。导致胆道阻塞原因可以有结石、炎症、寄生虫等,老年患者更多见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胆道堵塞,产生黄疸表现,同时可伴有疼痛、发烧症状,也可以有很严重的胆管炎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因此胆道堵塞症状不是单一症状,而是要根据病因来判断具体导致胆道堵塞的疾病。
    2023-08-02
  • 取石保胆手术可靠吗(视频)

    取石保胆手术可靠吗
    保胆取石手术并不可靠,按照国家目前胆结石诊疗规范,不建议进行保胆取石手术。虽然保胆取石可保留胆囊,但存在较多弊端,并没有解决胆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取石后患者仍面临结石再次形成的可能,且保胆取石患者结石复发率高于正常人群。结石复发后,患者会出现疼痛、胆囊炎,胆囊功能会受到影响。部分患者取石后胆囊丧失功能,导致胆囊萎缩,此时保留没有功能的胆囊,没有明显临床意义。同时保胆取石手术有适应证,无症状结石、胆囊功能正常的结石、静止性结石均没有必要手术,可以定期观察。此时手术反而会增加相关风险,部分人勉强进行保胆取石手术,其慢性胆囊炎进展为癌变的风险升高。
    2023-08-02
  • 肝细胞癌能活多久(视频)

    肝细胞癌能活多久
    肝癌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肝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是否采取了合适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有无血管侵犯以及患者的肝功能、体力状况可以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具体如下:1、早期肝癌:早期肝癌如果通过及时的外科手术切除或消融、肝脏移植,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治愈;2、中期、晚期肝癌:预后较差,通常晚期肝癌平均生存时间只有半年左右,而中期肝癌通过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可以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到2年以上,甚至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以手术,可以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2023-08-02
  • B超肝脏回声增粗是什么意思(视频)

    B超肝脏回声增粗是什么意思
    B超检查肝脏回声增粗,提示肝脏有损伤或慢性的肝病,但是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导致肝脏损伤的原因很多,包括有慢性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导致了酒精性肝病或脂肪肝,尤其是中到重度脂肪肝。另外还有自身免疫性的肝病,原因不明的肝损伤,导致肝纤维化以及药物导致的肝损伤等。所谓的回声增粗或密度不均匀,都指在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的超声,腹部CT提示肝脏实质不如正常的肝脏那样均一,有可能会出现回声的异常增强,肝脏颗粒增大,回声会出现不均匀。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包括抽血查肝功能,筛查肝炎病毒指标,询问既往是否有过药物、长期饮酒以及有无家族性肝病。如果肝功能有异常,排除了病毒、饮酒、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因素,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才能确诊。
    2023-08-02
  • 胆腺肌症这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腺肌症这是什么意思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胆囊慢性炎症性疾病,胆囊腺肌症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病理学以及影像学胆囊腺肌症可以有典型的表现。胆囊黏膜的部分腺体折叠,进入到胆囊浆肌层,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临床上可以将胆囊腺肌症分为局限性胆囊腺肌症、阶段性胆囊腺肌症,以及弥漫性胆囊腺肌症,通常在影像学、B超,可以发现胆囊壁局限性的增厚或者是弥漫性增厚,而阶段性胆囊腺肌症可以表现为分割胆囊。胆囊腺肌症可以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而局限性胆囊腺肌症病灶通常是位于胆囊底部,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查即可。阶段性胆囊腺肌症以及弥漫性胆囊腺肌症,由于胆囊功能受损合并有胆囊结石,有胆囊炎的表现,或者由于存在一定癌变风险,所以对于这两种情况的胆囊腺肌症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底部腺肌症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底部腺肌症是什么意思
    胆囊可以分为胆囊颈、胆囊体和胆囊底,胆囊底部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常是腺肌症的表现。胆囊腺肌症是比较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其具体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确,生长在胆囊底部就可以称为胆囊底部的腺肌症。大多数的生长在胆囊底部的腺肌症具有局限性,范围通常不会很大,生长非常缓慢,通常不会发生癌变,建议定期检查,观察其生长速度。还有部分特殊的胆囊腺肌症,比如节段型胆囊腺肌症,就是把胆囊分隔成为两个空间,胆囊中间的胆囊壁贴在一起形成分隔担当,或者是生长在胆囊颈部的腺肌症,影响了胆囊的正常收缩和排空胆汁。弥漫型的胆囊腺肌症是指胆囊整体都会出现胆囊壁的增厚,这两种腺肌症都有发生胆囊癌变的风险,还可能发生胆囊功能严重受损,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腺肌症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胆囊腺肌症的症状有哪些
    多数胆囊腺肌症患者在发现疾病时没有症状,少部分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疼痛等症状。胆囊腺肌症指胆囊壁增厚性、炎症性疾病,多数属于局限性,患者症状与疾病分型有关,常见情况如下:1、局限型:指在胆囊底部出现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对于胆囊功能不产生明显影响,患者通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2、节段型:主要指胆囊分隔,即胆囊底部可能合并胆囊结石,此部分胆囊与其他胆囊完全分隔,不具有胆囊功能。患者可能合并存在慢性炎症,而导致腹胀、腹痛等症状,胆囊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3、弥漫型:指胆囊壁广泛增厚,胆囊不存在收缩、储存胆汁功能,此时容易出现进食后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节段型与弥漫性胆囊腺肌症,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局限型胆囊腺肌症患者定期检查即可。
    2023-08-02
  • 胆囊肿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胆囊肿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囊肿瘤形成的原因较多,但并不明确。目前研究发现,多数胆囊癌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基础上形成,考虑是由于结石反复刺激而诱发胆囊炎。胆囊黏膜由于炎症的改变,逐渐出现异型增生,直至发展成为胆囊癌。所以胆囊癌的预防,主要应针对胆囊的良性疾病,特别是胆囊结石的患者,需及时治疗并定期检查。胆囊的恶性肿瘤可能继发于胆囊的息肉样病变,尤其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此外,胆囊肿瘤与外源性的致癌因素,如某些化学性的致癌物,或者内源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胆管炎症,或者家族遗传均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若明确诊断为胆囊肿瘤,在可以进行手术的情况下,建议尽量争取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