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肾功能衰竭肌酐高能吃中药吗(视频)

    肾功能衰竭肌酐高能吃中药吗
    对于肾功能衰竭肌酐升高的患者,吃中药是可以的。虽然有些西医观点认为肾功能衰竭肌酐升高不可逆转,但是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吃中药是可以的。首先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发展,防止进一步恶化,而且在有些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肌酐,改善肾功能。 建议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找中医大夫进行诊断、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就诊过程中,最好找经验丰富的医生给予有效、合理的药物调配,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2023-08-01
  • 中医治肾衰竭的方法(视频)

    中医治肾衰竭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主要讲究辨证论治,根据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不同,在中医里可以分出不同的证。主要的证有脾虚、肾虚、气虚、血虚等,相对应的可以采取健脾、益肾、补气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 另外,除了内服药物治疗以外,中医还有很多外用方法,比如针刺、按摩、艾灸、药浴等方法对肾衰竭治疗也有一定作用。如果能把内服和外用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治疗,相信效果会更好。
    2023-08-01
  • 风湿吃中药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视频)

    风湿吃中药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风湿病的产生,外因主要是由于感受了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属于感受到湿邪或者热邪引起病变,在治疗过程中用药有可能有点寒凉。寒凉东西容易伤肠胃,比如平常吃到冷冻食品等,也容易引起腹泻。药物也分寒、热、温、凉,如果用寒凉药物,有可能引起腹泻。 出现这种情况下可以告诉看病中医大夫,可在治疗过程中适当调整药物配伍,同时还可以加一部分健脾、养胃药物,通常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
    2023-08-01
  • 中医有风湿和类风湿之分吗(视频)

    中医有风湿和类风湿之分吗
    风湿和类风湿也叫做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两个词是西医病名,在中医里面没有这两个词。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都归属到痹证的范畴,也叫做痹病。虽然都归到一个病种中,但是根据临床表现不一样,在中医里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是在证的区别,根据其表现不一样,而分为不同证型,根据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 总之,不要把西医的病和中医的病相混谈。中医的病和证是不一样的,中医以证为主,西医以病为主。中医对病的概念看的相对比较轻、比较淡。
    2023-08-01
  • 中医怎么治疗风湿病(视频)

    中医怎么治疗风湿病
    风湿病在中医里属于痹病范畴,发生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一般是由于阴阳失调、肝肾亏虚,而外因是由于感受到风、寒、湿、热等病邪,侵入人体以后留滞于肌肉、关节、骨骼等而产生症状。 相对应的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采取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手段,治疗风湿病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更有效的祛除病邪,恢复健康。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手段比较多,除了用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采取针刺、按摩、艾灸、药浴等方法治疗。内用法和外用法结合起来,会更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2023-08-01
  • 风湿病能用什么中药泡脚(视频)

    风湿病能用什么中药泡脚
    风湿病在中医里面叫做痹证,治疗风湿病的方法很多,中医除了常用的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口服以外,也可以采用外用的方法,泡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泡脚也属于中医药浴的一种方式,在泡脚过程中常用药物有艾叶、红花、当归、干姜、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透骨草等。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用其中几种,把药物煎煮一定时间以后,一般需要30-40分钟,连药带药汤一块倒入泡脚盆中,可以进行泡脚治疗。另外,在泡脚的过程中,可以用毛巾浸湿药液以后擦洗相应关节和肌肉,效果更好。
    2023-08-01
  • 治疗风湿的中药有哪些(视频)

    治疗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风湿病在中医里叫做痹证,产生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阴阳失调、肝肾亏虚。外因是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人体后,留滞于肌肉、骨骼、关节等而产生临床症状。治疗风湿的药物非常多,针对病因可以采取祛风散寒、祛湿清热、滋补肝肾、补肾养血等方法。具体来说,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祛风散寒的药物:比如蛇类,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还有木瓜、川乌、草乌、独活、羌活; 2、化湿清热的药物:常用的有豨莶草、秦艽、络石藤、防己、雷公藤、藿香、泽泻、茯苓等; 3、舒筋活血的药物:常用药物有细辛、川芎、红花、片姜黄等; 4、滋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常用的有五加皮、枸杞、续断、槲寄生等。
    2023-08-01
  • 为什么会得胆囊腺肌症(视频)

    为什么会得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目前在临床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诱发的胆囊腺肌症的原因在医学上尚未明确,可能与炎症、胆囊收缩功能失调、远端胆管梗阻、先天发育不良等有关,具体如下:1、炎症:有的患者可能患有结石,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患结石,各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胆囊炎症,如果炎症反复发作,会刺激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增厚,尤其是局部某一个区域明显增厚时,可能会形成胆囊腺肌症表现;2、胆囊收缩功能失调:通常称之为神经源性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由于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将胆汁挤压出去需要更大的收缩力,由于压力较高,胆囊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黏膜和肌层也会逐渐增厚;3、远端胆管梗阻:如果出现梗阻,胆汁排出不通畅,需要更大的压力将胆汁挤压出去,长期疾病胆囊壁也会明显增厚;4、先天异常:如果出现胆囊腺肌症,还可能与胆囊先天发育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胆囊腺肌症可能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症状,但仍需要及时就医。
    2023-08-02
  • 丹毒的病因(视频)

    丹毒的病因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其致病菌明确,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即在人体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受风、受寒等免疫力下降时,致病菌可通过皮肤破损部位侵入机体,进而导致感染。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皲裂、溃疡等,可为致病菌侵入提供途径。此外,皮肤表面轻度擦伤、慢性小腿溃疡、阴茎以及趾间处裂隙等,均可能导致此病,在感染后致病菌也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因而一旦诊断为丹毒,应积极配合治疗,防止疾病迁延复发。
    2023-08-02
  • 丹毒的检查(视频)

    丹毒的检查
    丹毒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细菌培养、真菌学检查,还有放射性检查等,在诊断时应注意与接触性皮炎、急性蜂窝织炎以及带状疱疹相鉴别。其具体检查如下: 1、血常规:在感染丹毒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数常升高,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2、细菌培养:可在伤口以及破损处取局部组织,进行革兰氏染色以及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有利于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3、真菌以及放射性检查:下肢丹毒应进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而面部丹毒由于多发生于鼻部,可进行鼻旁窦放射性检查。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