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

  • 小孩受惊吓的症状(视频)

    小孩受惊吓的症状
    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惊吓,有时是小惊吓、大惊吓。年龄阶段不同,创伤内容也不同。无论何种的创伤,其实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反应,有的是急性惊吓反应,有的是延迟发生,但是无论是何种的反应,通常能让家长关注到这些孩子的种种异常情绪和行为表现。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持续的恐惧体验,其会不断重复创伤性的受到惊吓事件的体验,包括打骂,被动物伤害或者交通事故伤害、摔倒,均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其会不断的回忆受伤害的画面,尽管并非有意如此。这种创伤的回忆是无意识的,有时其会做噩梦,在梦里不断体验这种创伤感觉,甚至受到惊吓;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紧张、恐惧,担心再次受到伤害,失眠、离不开家长,离开之后就会哭闹,没有安全感。所有的这些反应都是一种本能的惊吓反应,进而这些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会回避创伤性场景,不愿意提及,甚至不愿意回到受到伤害的地方。比如有的被霸凌的学生不愿意再回到学校,不愿意看到同学、老师,提到同学、老师时就会有惊吓反应。所以这些孩子在这种创伤事件之后,往往会有其它继发的情绪体验,如抑郁、愤怒,甚至有冲动行为。如果孩子的惊吓反应持久而不能较好的缓解,家长应及时带孩子看心理医生,进行医学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早期干预效果更为理想。否则所有的经历,尤其是创伤性的经历,一定会影响其以后的心理发展,使其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也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所以对于受到惊吓的孩子,需要及时、尽早干预,尽可能减少对其后续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2023-08-03
  •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效果(视频)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效果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预后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部分症状比较轻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无法得到治疗,因为患者不承认患病,也不会意识到是精神、心理、性格等问题,该部分患者只能自我疗愈; 2、对于症状比较偏重的患者,比如有自残或者其它冲动行为,给患者自己或者别人带来更多的麻烦,该部分患者通常能够得到治疗。无论是轻症或者重症患者,如果能够进行治疗,预后通常较为理想。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尤其是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完成心理成长。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智力正常,而且精神状态活跃,有非常好的想法和创造力,如果调理得当,患者都能够有很好的预后。随时间推移、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越来越趋于稳定、成熟。患者关于自己的好与不好的两极化、人际关系忽好忽坏的变化以及冲动行为等,都会逐渐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好。 如果进行干预治疗,比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则进程更快。因此,建议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患者,只要确诊存在边缘人格的特点和问题,均需要积极的进行干预治疗,预后均较为理想。
    2023-08-03
  • 癔症表现有哪些(视频)

    癔症表现有哪些
    癔症在精神心理科称为分离转换障碍,有时被俗称为歇斯底里发作。在症状上表现复杂,严重时可类似癫痫大发作,如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全身抽动,为癔症大发作,其它症状包括腿疼、胳膊麻木、失明、不会说话、听不见声音或者不会写字,均为癔症的症状表现。 所有的癔症患者出现躯体症状,到医院进行各种躯体检查时,功能上出现问题,但是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所以属于一种心理疾病。所有症状发生之前往往存在明显的诱发因素,即往往存在不愉快的体验经历,和人吵架压抑、生闷气,或压力较大、工作不愉快等症状,上述诱发因素之间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出现癔症表现之后,首先需要进行器质性检查,判断有无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再结合诱发因素,从而进行诊断。
    2023-08-03
  •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有哪些?(音频)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有哪些?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自闭症孩子的典型特征有三个,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首先,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的孩子往往缺少和其他孩子一块玩的时候,往往独自一个人玩自己的,到了幼儿园的时候越发的明显,他们不参加集体的活动,不听老师的指令,显得尤其的特别。第二个,是语言的交流障碍,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这些孩子说话比较晚,在两三岁的时候,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言语简单,甚至不说话,有的孩子表现为曾经会说一句话、两句话,但是慢慢的变得倒退,不会说了,他们缺乏目光的交流,不能够有效地给我们互动,缺乏表情,一些非语言交流也会出现明显的障碍。我们和他互动的时候,这些孩子没有点头,不会摇头,不会用手去指某个东西,好像对我们爱答不理,这是交流方面的障碍。第三个,就是兴趣狭窄,刻板重复的行为,这些孩子可以长时间地沉溺于一个物品,比如他会沉溺于自己的一个破被子,不让家长去洗;出差旅游或者到亲戚家去住的时候都要带着这个被子,不带他就会哭闹。而对于普通孩子所喜欢的游戏、动画片、玩具却失去兴趣,他们有一些非常刻板的动作行为,比如重复的走一条路线,反复的开门关门。当然他们的感觉也会出现异常,要么很迟钝,有的孩子身上起个包或者摔伤了、摔破了,都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哭泣,或者对一些声音、光线过于敏感,他们会有惊恐的反应,在其他的孩子都能够正常走路的这个过程当中,而他们显得比较笨拙,四肢的协调性非常差,我们称为共济失调。所有这些孩子的表现明显的落后于其他的孩子,或者已经发展出来的语言、社交能力出现恶化,都提示我们孩子存在自闭症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寻求医生的帮助,尽早的确定诊断,尽早的进行综合干预。
  • 情绪障碍是抑郁症吗(音频)

    情绪障碍是抑郁症吗
    讲解医师:黄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精神科
    抑郁症是情绪障碍中的一种。情绪障碍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情绪障碍除了有抑郁障碍之外,还有焦虑障碍、恐惧障碍等类型。情绪障碍常指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常常是混合型,多种类型的情绪障碍混合出现,例如焦虑伴有抑郁、恐惧伴有焦虑、恐惧伴抑郁等。
  • 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曲张靠谱吗(视频)

    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曲张靠谱吗
    根据临床经验和文献来看,微创治疗以热消融为代表的方法技术是可靠、安全和可行的。
    2023-09-06
  • 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是哪些(视频)

    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是哪些
    静脉曲张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比如老师、护士、营业员、外科医生;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可能跟激素、怀孕妊娠有关;肥胖。
    2023-09-06
  • KTS如何治疗(视频)

    KTS如何治疗
    KTS的治疗是联合治疗,皮肤可以用激光治疗、皮肤的护理来治疗;静脉畸形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腔内热消融等方法治疗;肢体过度生长可以穿高跟鞋垫起来纠正;淋巴水肿可以使
    2023-09-06
  • 儿童多动症怎么治疗(视频)

    儿童多动症怎么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心理和家庭治疗。首先,多动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有一些代谢和功能的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所以一些改善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比如说哌甲酯长效和短效制剂。还有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通过这些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脑内的神经递质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能够在症状上缓解他们的专注或者多动的程度,有时需要配合其它的抗精神病药。当然,孩子6岁、7岁之前,我们用药通常还是非常慎重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心理治疗。这些孩子由于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业往往受影响,人际关系往往很糟糕。这个时候老师、家长会给他们太多的批评和否定,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帮助他们去发展出人际关系的一些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处理冲动行为的一些技巧。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动力性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等,多种的流派和理论都可以去帮助到孩子和家长。最后,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理解和帮助。这里要避免两个极端,第一、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习惯或性格的问题,比如认为他们孩子跑来跑去,多动和冲动觉得是调皮,认为他们的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当我们家长有这样的认为的时候,可能给予孩子的不是理解,而是指责、否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我们切不可太过悲观,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这么小,就得了这种精神心理的疾病,而且还要用药,同时他们的学业也不太好,往往会过度的悲观失望,这个时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综合多种策略,我们从多个方面对多动症的孩子的治疗和培养,才能帮助他们逐渐的减少症状,同时发展出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
    2023-07-30
  • 什么是强迫症(视频)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类疾病。强迫思维是指大脑中反复出现的强迫想法、表象和冲动;强迫行为是指反复出现的行为。强迫症的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患者往往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强迫症状,也渴望摆脱,但是无法做到,因此异常痛苦。强迫症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社会功能。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