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治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视频)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小关节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因子高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见于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以及慢性炎症,如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正常人群中也可出现,尤其老年人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可达20%左右。类风湿因子高的患者建议进一步检查抗CCP抗体,如类风湿因子高、抗CCP抗体阳性、炎性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同时存在典型症状、病史,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较大。
    2023-07-30
  •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视频)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不具有特异性。也可作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区分标准,类风湿因子与其他蛋白、半抗原有交叉反应,病后半年才产生持续高效价类风湿因子。 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不出IgM类风湿因子,需进一步检查IgG类风湿因子和IgA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效价越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特异性越高。 但类风湿因子也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方面,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 另外,非感染性疾病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等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情况。
    2023-07-30
  • 尿毒症早期症状(视频)

    尿毒症早期症状
    尿毒症早期症状如下: 1、夜尿增多:表现为夜间小便频数、尿量多,伴口渴; 2、浮肿: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潴留。早期仅在踝部、眼睑发生浮肿,继而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性浮肿; 3、高血压:肾功能受损会发生水钠潴留,出现高血压症状; 4、疲倦乏力、食欲欠佳; 5、面色发黄,甚至贫血。 出现上述表现时,建议引起高度重视,到医院行相关肾脏病检查。肾功能不全早期如能得到及时的检查与救治,可以控制肾病的进展。
    2023-07-30
  •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管内溶血,以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受累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表现为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好发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是小儿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型,典型病例常伴胃肠道症状,需按急性肾衰竭处理,谨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早期行透析和血液滤过治疗。如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输浓缩红细胞,控制高血压。非典型病例多有家族史,极易复发。除控制高血压、早期透析外,可使用血浆置换疗法。
    2023-07-30
  • 银屑病关节炎诊断方法(视频)

    银屑病关节炎诊断方法
    银屑病患者具有炎性关节炎表现,即可诊断为银屑病关节炎,但应排除其他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如银屑病出现在关节炎前,易诊断,银屑病出现在关节炎后,患者诊断较困难,此类患者应注意临床症状,如有银屑病家族史,可寻找隐蔽部位的银屑病病变,明确有无脊椎关节病。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临床应用较广的标准包括Moll和Wright银屑病分类标准:至少有一处关节炎表现并持续三个月,至少有一处银屑病皮损,或一个指(趾)部位有20个以上顶针样改变。
    2023-07-30
  • 溶血性尿毒症预后如何(视频)

    溶血性尿毒症预后如何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管内溶血,以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受累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是小儿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型,典型病例常伴胃肠道症状,非典型病例多有家族史,极易复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肾脏肾损害程度,其中86%-100%患者表现为少尿,30%的患者表现为无尿,持续4天至数周,某些婴儿病例仅有一过性少尿及尿液异常。大多数患者肾功能衰竭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甚至复发,复发者预后差。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