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怀清

  • 新生儿吸入胎粪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吸入胎粪怎么办
    只要诊断为胎粪吸入性肺炎,即需要住院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病情轻重进行相应处理。因为本身胎粪刺激性比较大,所以容易导致胎粪吸入性肺炎,即物理刺激导致的肺炎,需要应用抗菌药物。若胎粪吸入性肺炎比较严重,可能需要人工辅助通气,应用的时间将会很长。另外各种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服用的时间有可能很长,这时反而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或继发合并症出现,此时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包括营养方面、撤机以后的后续护理,都需要引起注意。 而长时间机械通气以后,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的肺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引起抗菌药物的腹泻等。
    2023-08-02
  • 新生儿有痰什么原因(视频)

    新生儿有痰什么原因
    新生儿实际上是咽喉部有痰,因为新生儿本身吞咽功能并不十分协调,比较常见的是躺着吃奶,吃的时间比较长睡着了,吃的最后一口并没有完全咽下,有乳汁残留,因此容易生成痰。往往碰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可以在孩子每次吃完奶后可以喂1-2勺、2-3勺白开水,冲洗干净残留的乳汁,使痰能明显减少,从而没有痰鸣。 比较少见的情况是新生儿也可以患有感冒,呼吸道有感染时,可以有分泌物,觉得有痰存在。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在新生儿期,特别是新生儿晚期,可以有呼噜声,喉部有痰鸣。存在这些情况时需要去医院就诊,由正规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2023-08-02
  • 新生儿总喜欢打嗝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总喜欢打嗝怎么回事
    打嗝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症状,因为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良,特别是刚刚进完食、刚刚吃完奶或受凉或进食过快,如果是人工喂养、奶瓶喂养,吃进去空气,奶瓶没有倾斜到把整个奶嘴封住,这时容易吃进去空气,因此容易打嗝,但并无较大影响,甚至可以吐出。绝大部分打嗝仅为气体,不会导致呕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喂婴儿喝水,例如拿小勺喂温开水,这样可能会使其得到缓解。还可用小暖水袋或将手掌搓热后热敷其上腹部,可能能够缓解孩子的打嗝。所以遇到新生儿打嗝,应尽量寻找原因,是否吃进去空气,或者是否受凉,进行正确的简单处理后,往往能够明显缓解。
    2023-08-02
  • 新生儿吸入羊水会有什么后果(视频)

    新生儿吸入羊水会有什么后果
    新生儿吸入羊水临床上能够见到,吸入羊水和羊水咽下不同,吸入羊水是羊水在分娩过程中误吸到胎儿的肺组织里,往往诊断为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此时需明确羊水有无胎粪污染,吸入量的多少能够决定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一般少量、轻微,而且羊水清亮,这种孩子的羊水吸入性肺炎并不是十分严重,短疗程抗菌药物能够使患儿很快恢复。 如果吸入的羊水量比较大,而且羊水比较浑浊,此时需要注意,往往引起新生儿羊水吸入性的肺炎比较重,可能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此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尽快控制炎症。总而言之,羊水吸入性肺炎治疗起来比较容易。
    2023-08-02
  • 新生儿总是哭闹不睡觉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总是哭闹不睡觉怎么回事
    导致新生儿哭闹的原因比较多,包括生理性原因以及病理性原因。若为病理性原因,主要首先考虑低钙,婴儿兴奋性比较高,容易激惹。如果舒适感比较差,稍微有不舒适就可以导致哭闹。而其它原因较多,如想要排便、排尿,存在膀胱憋胀感,由于不会表达因此只能哭闹,或者有时快排便时也要哭闹。如果觉得不舒适,因为已经小便,处于比较湿的环境里,肯定存在异样的感觉,所以也要哭闹。 因此排了大小便以后会哭闹,饥饿、对其不理睬也要哭闹,而且对于这种哭闹比较专业的新生儿科医生都能听出来,所以实际上哭闹是新生儿能够表达自己感情的主要方式。 因此当新生儿哭闹时,需要辨别原因,如果有不舒适,例如由于排便、饥饿等引起,解除这些因素时婴儿就会安静下来,但假如剧烈哭闹,抱、哄都不行,这时一定要注意,可能存在病理因素,如低钙,甚至有时存在肠痉挛、肠绞痛,此时需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2023-08-02
  • 新生儿额头上有红点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额头上有红点怎么回事
    额头红点往往由于充血性皮疹或者出血点导致。鉴别方法为按压后观察能否消失,假如按压后颜色不变,仍表现为红色,则是出血点。假如颜色发生改变、消失,则为皮疹。 一般在夏天时,由于环境温度过高、额头出汗,所以可以出痱子。有可能是因为吃的母乳或人工喂养导致发生湿疹,轻重程度不同,额头可以出现,面部也可以出现,甚至身体其它部位都可以出现。如果是出血点,按压后仍存在红色,这时要考虑孩子是否剧烈哭闹、上腔静脉压力高或大便干结、用力大便等,同样可以在眼眶周围和额头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所以无需过分紧张。
    2023-08-02
  • 新生儿腿抖动什么原因(视频)

    新生儿腿抖动什么原因
    新生儿的四肢或下肢抖动实际上比较常见,可见于以下情况: 1、在睡眠中双下肢甚至四肢抖动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2、在清醒状态下,吃奶或活动时,或安静清醒状态下,不时有下肢的抖动,称为兴奋状态,多见于低钙、低镁,因为人体钙离子、镁离子被称为麻痹离子,而上述离子水平低以后容易发生抖动,较为常见。如果抖动比较明显,清醒状态下有时出现抖动,则可以补钙; 3、当新生儿需要排尿、排便,或接受比较大的明显的刺激时,如别人说话声音大,有声音的刺激时,幼儿也可以发生抖动。 所以家长需要识别是正常的生理性抖动,还是病理状态下的抖动。如果清醒状态下也出现比较频繁的下肢甚至四肢抖动,考虑有可能是低钙或低镁,需要带患儿去正规医院就诊。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