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亦铭

  • 割包皮的注意事项(视频)

    割包皮的注意事项
    包皮环切是泌尿科或者男科的最常规手术,手术之前患者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比如术前不能患有泌尿系统的感染,局部也不能存在感染,包皮腔内如果有分泌物的增多,出现红肿、皮肤的一些缺损,一定要在手术前通过医生积极的治疗,让皮肤创面愈合之后,再进行手术处理。因为皮肤创面不能愈合,在切割之后,伤口恢复生长会比较缓慢,也会影响到整个恢复的过程,同时患者应该治疗原发的疾病。很多时候诊断包皮过长、包皮炎症的患者,其实是由于发现了其它的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会见到很多包皮炎的患者,包皮表面会裂开很多重型症状的小口,到医院检查尿常规以后,就会发现尿糖很高,其实是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发生包皮炎症,如果合并有包皮过长,相应炎症很难好转,如果不积极的控制血糖,伤口就没法愈合。 所以针对以上情况,在做包皮环切之前,一定要注意局部的卫生情况,注意局部的炎症情况,同时需要积极的控制原发疾病,包括糖尿病在内。在手术前1天应该进行沐浴,因为在做完手术之后,可能在5-7天之内不能洗澡,就会影响局部的卫生状况。所以在手术的当天或者在前天应该进行洗澡。做完以上准备之后,再进行手术,当然在术前不能感冒、不能咳嗽,不能还有其它的感染,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3-08-02
  • 做完包皮手术水肿怎么办(视频)

    做完包皮手术水肿怎么办
    包皮环切术以后最常见的中远期并发症是包皮水肿。因为包皮环切需要把皮肤切断,皮下的淋巴管、血管都要被切断,淋巴管和静脉是负责回流的主要通道,如果把管道切断一定就会造成术后不同程度的肿胀或者是水肿。水肿会随着恢复或者切口下方愈合的过程,淋巴管通道也会重新建立,然后水肿就会慢慢消失。但是对于包皮环切术后,如果切口相对比较窄,有狭窄环的患者回流就会出现受阻的情况,淋巴肿或者水肿也会明显。出现淋巴肿、水肿之后,患者不必紧张,医生会进行包扎,包扎的特点是把术区皮肤环切的圆周全部包扎,同时会使用一些弹力绷带,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的水肿,通常在包扎2-4周以后,随着切口的愈合,淋巴回流系统的重新建立,大部分的患者就会慢慢恢复,不会再有明显的水肿。 如果在术后1个月或者3个月之后还有明显的水肿,一定要到医院复诊,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包括外科处理,需要医生帮助患者判断。
    2023-08-02
  • 睾丸鞘膜积液怎么治疗(视频)

    睾丸鞘膜积液怎么治疗
    睾丸鞘膜是睾丸周围正常的结构,睾丸是在阴囊里边的器官,在阴囊里边的活动度非常大,可以在左,也可以在右,可以随着人体的体位变化出现位置上的变化。睾丸周围有一些液体叫鞘膜液,被鞘膜包裹在睾丸的周围,有润滑的功能,在睾丸受到挤压的时候,由于润滑性在往其它的方向进行偏移保护睾丸,鞘膜液增多就出现了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明显,病人会有局部的坠胀和不适,有些人鞘膜积液非常严重,可能会有两个拳头那么大,这个东西在阴囊里面,病人走路或者受到挤压的时候会出现明显不适。 睾丸鞘膜分为两层,壁层鞘膜、脏层鞘膜,壁层鞘膜和脏层鞘膜最后连在一起,脏层鞘膜覆盖在睾丸表面,壁层鞘膜在外围,壁层鞘膜负责分泌鞘膜液,脏层鞘膜负责吸收鞘膜液。如果分泌和吸收系统出现了功能上的失代偿,就会出现大量的鞘膜积液引起症状。治疗是把壁层鞘膜切掉,让它的分泌能力消失,没有了鞘膜积液,积液就消失了,疾病也就治好了。
    2023-08-02
  • 精子出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精子出血是什么原因
    精子出血是一种错误的称谓,其实是精液中出血或者是血精,就是排精时发现精液中带血,也是一种炎症的表现。临床经常会见到血精的患者,99%以上都是由于感染或者是炎症造成,只有极少部分的病例是由于肿瘤造成,需要医生通过相应的临床检查,帮助患者判断原因。同时血精也有很多诱因,比如劳累、烟酒过度、长期的久坐、生活习惯不良等,都是造成血精的诱因。如果治疗血精,一定要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增加休息,增加饮水,减少辛辣性食物的摄入。同时建议到专科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医生查看是否存在其它的问题,通过排除,就可以使用对症药物进行控制。 如果确实具有迁延不愈的长期血精,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主要有精囊镜手术,可以帮助治疗血精的情况。通过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血精也会慢慢消失。总之,血精具有多种的诱因,劳累、烟酒过度或者性生活过频都是造成血精的原因,而且血精容易复发。
    2023-08-02
  • 小儿阴茎阴囊型需要做手术吗(视频)

    小儿阴茎阴囊型需要做手术吗
    小儿阴茎阴囊型其实叫阴茎阴囊转位。正常男性的外生殖器阴茎位于阴囊上方,如果有些小孩出现某些疾病时,阴茎会出现在阴囊下方或者在阴囊中间,这时就称为阴茎阴囊型或者阴茎阴囊转位。轻度阴茎阴囊转位,比如在阴囊顶端,位置并不是特别低,可以进一步观察,如果阴茎整个都是从阴囊下方出来,或者在中后、中下段出来,这时要进行手术处理。该病患儿大部分合并尿道发育异常,比如尿道下裂或上裂,这时家长没有办法在家进行判断,一定要带着小孩去医院找泌尿外科或者小儿外科医生进行专业判断,进行外科处理。
    2023-08-02
  • 小儿阴茎阴囊型严重吗(视频)

    小儿阴茎阴囊型严重吗
    小儿阴茎阴囊型其实是阴茎阴囊转位。这种疾病经常会合并有尿道发育异常或者尿道下裂,有时还会有合并有睾丸发育异常,家长一定要带着患儿去医院找泌尿外科医生或者小儿外科医生进行专科判断,排除影响患儿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出现尿道下裂或者性腺发育不良,应该早期处理。有时好多患儿还合并隐睾,建议在1岁或者1岁半前进行积极处理,如果隐睾处理较晚,后期在成长期、青春期会影响第二性征发育,包括后续生理问题。所以家长和儿童一定要重视阴茎阴囊转位,要及时带着患儿去医院找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治疗。
    2023-08-02
  • 小儿阴茎短小严重吗(视频)

    小儿阴茎短小严重吗
    小儿阴茎短小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过程,但并不是结果。确认小儿阴茎短小首先要排除阴茎先天性发育异常,比如尿道下裂、隐睾等。隐睾会引起性腺功能不良,造成阴茎发育延迟,出现阴茎短小。如果排除上述情况,1-10岁之间的小儿阴茎短小不需要治疗。如果男孩超过14岁,外生殖器还是没有变化,阴茎外观、阴毛没有发育、色素没有进一步加深,这时要带着小孩到医院去看,确定是不是有异常。 小儿在1-10岁之间,尽管阴茎短小或者外观短小,也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该注意影响阴茎外露的因素,比如肥胖。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营养现在都非常好,很多时候会出现营养过剩,引起小儿肥胖,造成耻骨前脂肪偏多,这种脂肪增多会使包皮向远端移位,使阴茎显得更加短小。所以1-10岁之间要注意儿童体重不能过重,要积极引导儿童锻炼。很多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如果不是特别肥胖,外观的短小一般会逐步缓解。
    2023-08-02
  • 小儿阴茎短小症的鉴别(视频)

    小儿阴茎短小症的鉴别
    小儿阴茎短小要与很多先天发育异常鉴别,比如尿道下裂、隐睾、小孩包皮发育异常等,很多时候小儿还会出现隐匿阴茎或者蹼状阴茎,也会影响阴茎外观显露。所以在判别阴茎是否短小时,一定要完全暴露阴茎体部,将阴茎根部皮肤往耻骨上按压,使阴茎外观完全显露。如果出现包茎、包皮外口狭窄,幼儿拒绝或者在按压时哭闹,会影响对外生殖器的观察,这时建议带着小孩到医院找泌尿外科医生或者儿童外科医生进行医学判断。阴茎短小需要排除尿道下裂或者性腺发育不良,其它情况其实都是正常外观,但显露程度不一样。
    2023-08-02
  • 小儿先天性阴茎发育不良是什么病(视频)

    小儿先天性阴茎发育不良是什么病
    小儿先天性阴茎发育不良,其实大部分家长观察到的是阴茎过小。阴茎过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发育过程中,包皮过多覆盖在阴茎上,同时由于小孩比较胖,包皮被前移,龟头不能够很好的进入包皮腔内,所以从外观上看比较小。但是小孩在测量阴茎大小时,如果把阴茎根部包皮往耻骨按压时,就会看到阴茎长度跟其他小孩一样,属于正常现象,没有问题; 2、外生殖器病态状况,需要医生进行处理,比如尿道下裂儿童,尿道外口并不是开口在龟头顶端,而是开口在龟头下方,容易引起阴茎海绵体发育不良,会导致阴茎外观过小,随着小孩年龄的增加,并没有跟其他小孩一样出现阴茎发育,这时一定要让医生排除是不是有尿道下裂。 大多数小孩是由于包茎,让家长观察到阴茎过小,其实医生检查后大部分都没有问题,所以只要尿道外口是开口在龟头顶端,只要排尿正常,一般没有问题。
    2023-08-02
  • 勃起功能障碍用什么药(视频)

    勃起功能障碍用什么药
    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一线治疗的第一种方式就是药物治疗,在指南里面提到的有效药物治疗就是PDE5抑制剂,PDE5是在阴茎海绵体里边经常会存在的一个物质,叫磷酸二酯酶五型,在阴茎里面相对含量比较高。PDE5抑制剂,相当于抑制酶的作用,酶会降解阴茎海绵体里边促进勃起物质的代谢,这种物质得到抑制之后就可以提高勃起功能,是主要的一种治疗。辅助治疗,比如雄激素或者睾酮分泌功能低,可以补充睾酮,有血管扩张方面的疾病,还会辅助其它药物治疗。PDE5抑制剂,作为主要的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药物。 勃起功能障碍出现的时候,可能还会合并原发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疾病都应该得到有效的治疗,是基础治疗。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控制不好,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效果非常差。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不光包括勃起功能的治疗,还应该包括原发疾病或者合并疾病的治疗,有些人从医学的角度或者中医的角度可能有肾虚,应该得到全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不是单一的治疗,应该多种情况综合治疗,多种药物同时干预,才能使治疗效果更快更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