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辉

  • 宝宝手舞足蹈是脑瘫吗(视频)

    宝宝手舞足蹈是脑瘫吗
    宝宝手舞足蹈有可能是脑瘫的早期表现,除手舞足蹈以外,还要同时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哺乳困难、异常哭闹和不安,好打挺或角弓反张等现象,同时再结合宝宝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低体重、低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低血糖、多胎妊娠等。如存在以上病史和临床表现,要及时带宝宝到儿童康复科、神经外科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一旦确诊,及早考虑手术治疗。手舞足蹈和手足徐动是一类脑瘫类型,这种一般情况下脑瘫当中比较重,手术一般采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其效果明显。
    2023-08-02
  • 孩子痉挛型脑瘫症状(视频)

    孩子痉挛型脑瘫症状
    痉挛型脑瘫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下肢缺少活动,尤其是交替性动作; 2、在加强牵张反射中,使肌肉突然被动活动时感到明显阻力,随后到某一程度时肌肉松弛,当牵伸肌肉时痉挛状态的增加,将引起肌肉的过度收缩痉挛,肌肉的腱反射亢进,可出现肌阵挛,提示对牵张反射反应加强; 3、从姿势方面看,无论仰卧位还是俯卧位,双下肢都有内收、内旋;足呈尖足、内翻或外翻,为此婴儿期的俯卧欠稳定,坐位时因腿的内收内旋,不能分开、屈曲,自由活动伸展难以做到下肢伸展和充分屈曲,关节,故向前方伸腿、坐位困难; 4、为双下肢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上肢也多呈反射亢进痉挛型的症状。下肢足尖呈尖足畸形,一般有内翻倾向,在抗重力肌力,如大腿股四头肌肌力减弱时,立体位可外翻,出现扁平足;膝一般为屈曲,当对抗阻力肌力强时,立位可出现过伸、反张、等畸形。
    2023-08-02
  •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痉挛型脑瘫(视频)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痉挛型脑瘫
    首先痉挛型脑瘫小儿在俯卧仰卧时会存在一些异常现象。俯卧时正常婴儿能用双手臂撑起上身并抬起头;痉挛型脑瘫患儿则不会。家长用手抬起小孩的头部,正常婴儿没有抵抗,痉挛型脑瘫的患儿则有抵抗。正常婴儿能展开四肢仰卧于床上;痉挛型脑瘫婴儿则头部转向一侧,这一侧的手脚伸展,另一侧的手脚屈曲。家长用双手去逗仰卧的小孩,正常婴儿能用双手来玩家长的手,但能可保持平卧;痉挛型脑瘫婴儿则是抓紧家长的手不放,甚至悬起上身。 还可以使小孩端坐看他们的姿势来进行判断,家长用手按压,在端坐小孩的背后,正常婴儿较稳定能可坐稳;痉挛型脑瘫患儿则不稳定,很容易低下头向前倾,伸开双手上下摆动。家长双手握着小孩两腋下,让其双足着地,正常婴儿呈现足底着地的正常站立姿势;痉挛型脑瘫婴儿则出现足尖着地、足跟悬空、两腿交叉独特姿势,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活动其肢体时,会感到肌肉比正常孩子要僵硬。
    2023-08-02
  • 如何区别惊跳反射与脑瘫(视频)

    如何区别惊跳反射与脑瘫
    脑瘫患者具有三种反射异常,惊跳反射是其中一种,又称拥抱反射,这是一种全身性动作,表现为当患者大脑受到某种突然刺激时,出现双臂的伸直、手指会张开、背部呈伸展或者弯曲、头向后仰、双腿挺直、双臂拥抱的情况。惊跳反射在出生时就可出现,通常在3个月左右会消失,最迟可以在6个月内消失。如果一直持续惊跳反射,一般考虑脑瘫可能性,这个是脑功能发育迟缓所导致的,所以是鉴别脑瘫和正常儿的常见方法。惊跳反射还要配合着其他生理病理反射,对脑瘫的诊断更加明确。
    2023-08-02
  • 宝宝脑瘫早期的症状(视频)

    宝宝脑瘫早期的症状
    宝宝脑瘫早期的症状主要包括: 1、新生儿期或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容易惊醒,啼哭不止,不爱吃东西,睡觉困难; 2、觉醒状态时不能注视物体,并且不能追随物体移动方向; 3、感觉阈值较低,对于噪声或体位改变容易惊醒,同时拥抱反射增强,伴有哭闹; 4、在四个月时有拇指内收,手不能张开; 5、在5-6个月时不能翻身、不能坐、不能抓握物体; 6、在八月时不会爬,活动迟钝; 7、在11-12个月时还不能独立行走、站立; 8、身体僵硬,大腿不能外展; 9、不会走路,比如脚尖着地,剪刀布态,跛行; 10、智力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 11、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或者强直等等。
    2023-08-02
  • 小儿脑瘫怎样治疗(视频)

    小儿脑瘫怎样治疗
    小儿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 1、功能康复:包括体能运动训练,针对各种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进行物理学手段治疗;技能训练重点训练上肢和手的精细动作,提高患儿独立生活的技能;语言训练包括听力、发音、语言、咀嚼、吞咽功能的协同矫正; 2、用矫形器:对小儿的畸形预防有重要作用; 3、手术方案:手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脊椎后根选择性切断术;第二种是周围神经缩窄术;第三种是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 4、其他治疗:包括高压氧、水疗、电疗等。
    2023-08-02
  • 新生儿脑出血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脑出血怎么治疗
    新生儿脑出血大部分是由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首先要补充维生素K1,通过补充维生K1,部分血肿会少量逐渐吸收。如果是大量的出血,补充维生素K1以后,也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清除血肿,达到治愈的效果。 新生儿脑出血要明确出血量的多少,如果分析病因是由外伤导致的脑出血,少量的可以保守,如果是大量出血,甚至中线移位,也要积极的早期进行开颅,将血肿清除,防止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2023-08-02
  • 婴儿后脑勺有凹陷原因(视频)

    婴儿后脑勺有凹陷原因
    婴儿后脑勺凹陷的原因一般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后囟门闭合延迟,可能与缺钙或缺乏维生素A、D有关。 第二个方面是与外伤有关,外伤有时候会引起后颅窝、后枕的凹陷,外伤导致的凹陷,一般通过头颅CT都可以排除。 还有一方面是病理性的颅内低压引起的凹陷,这种凹陷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来给予鉴别。 后囟门闭合延迟一般不需要处理,可补钙,一般后囟在半岁左右即可闭合。外伤引起的后脑勺凹陷需神经外科进行处理;大脑发育迟缓,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凹陷,需严密观察,根据情况做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2023-08-02
  • 婴儿脑室增宽的原因(视频)

    婴儿脑室增宽的原因
    婴儿脑室增宽的原因一般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一般经常表现为导水管狭窄,四脑室枕骨大孔之间出现循环受阻,根据受阻的部位不同,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两种。第二方面是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脑室增宽。第三方面是脑脊液分泌过多导致代偿性的脑室增宽,这三种比较常见。 如果脑室增宽达到一定程度,被诊断为脑积水,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否则会引起脑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影响婴儿的生活质量。
    2023-08-02
  • 宝宝脑出血有什么症状(视频)

    宝宝脑出血有什么症状
    宝宝脑出血的症状一般和出血量有关。如果是少量出血,症状一般不是很明显,宝宝有时候会出现哭闹、烦躁、不配合的表现。如果是大量出血,就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症状,造成意识障碍,有时候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抽搐、偏瘫、失语和喷射状呕吐的症状。 另外,宝宝脑出血还有局灶性和全身性的症状,局灶性症状为压迫具体部位引起一些脑功能障碍,如偏瘫和癫痫发作。全身性症状就是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加重,甚至会危及生命。宝宝脑出血有一定的风险,需通过CT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大小,以此来判断患儿的预后,引起足够的重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