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悦

  •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发病机制(视频)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发病机制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自身免疫性天疱疮,两者发病机制、病程特点及治疗方式均有显著区别。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是基因遗传病,由细胞内ATP酶出现突变引起功能缺乏,导致高尔基体内钙离子相对减少,细胞间粘附出现棘层松解现象,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天疱疮,在间擦位置出现少量潮湿糜烂面的松弛性水疱。另外,应进行对症治疗,需保持局部环境干燥,若出现感染或异味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软膏,甚至口服抗生素制剂,皮肤磨削术可将发病程度降至最低。
    2023-08-02
  • 什么是落叶型天疱疮(视频)

    什么是落叶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为天疱疮亚型之一。天疱疮患者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体内产生抗桥粒芯蛋白抗体,而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体内存在的抗桥粒芯蛋白3抗体,主要损害口腔黏膜。落叶型天疱疮则仅产生桥粒芯蛋白1抗体,所产生的水疱更为松弛易破,皮肤损害仅为红斑基础上的落叶样痂屑,如层层秋叶感,几乎受累于全身,属红斑型天疱疮的泛发型。落叶型天疱疮的特点为蛋白丢失较多及细菌定植,可合并细菌感染,治疗相对棘手。
    2023-08-02
  • 落叶型天疱疮的治疗原则(视频)

    落叶型天疱疮的治疗原则
    落叶型天疱疮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天疱疮无明显区别,主要包括: 1、首先控制疾病,根据皮疹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确定天疱疮的类型,然后给予相应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联合免疫抑制剂; 2、落叶型天疱疮皮肤表面鳞屑较多,细菌增殖可引起感染,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3、痂屑脱落后易引起低蛋白血症,除高蛋白饮食治疗外,输注白蛋白血浆可纠正低蛋白及电解质紊乱。
    2023-08-02
  • 什么是幼年型类天疱疮(视频)

    什么是幼年型类天疱疮
    幼年型类天疱疮又称为儿童型类天疱疮,类天疱疮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及幼儿。若儿童躯干及头面部,尤其四肢出现肿胀性红斑,并出现紧张且不易破损的紫红色水疱,患儿主诉瘙痒剧烈并不断搔抓时,高度怀疑为儿童型类天疱疮,应及时到医院行病理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线状IgA型大疱性皮肤病的表现类似于幼年型天疱疮,但治疗药物上略有不同,可检查BP180自身抗体协助诊断。
    2023-08-02